浅谈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4270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对古诗词的标准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这两个目标体现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更突出“欣赏” 、 “体验”,强调了“积累”和“运用” 。因此,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必须以新课标作为标准进行改进,摆脱以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探求更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并坚持以积

2、极向上的人生观、理想、信念和爱的教育,来引导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 然而,在当前的诗歌教学中却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重咬文嚼字,轻整体感悟;重分析,轻诵读;重应试能力,轻综合素养。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味同嚼蜡。我认为在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中,应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让学生去品,让学生去悟,让学生去写。在此谈谈我不成熟的做法。 一、诵读中品味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我国最早的诗歌不就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喊出来色吗?我们为什么就2不能低声吟诵,动情之处引吭高歌呢?在读中,体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寞之情, “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凄凉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净之意。在读中,体会李白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但在朗读中,教师要做适当的指导点拨:语调的低沉,语速的缓慢可以读出低落、沉闷;语调的略高,语速的略快可以读出激愤、急迫;语调由低到高,语速由慢到快,可以读出情感的变化。同时,学生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容易体会作者的感情和作品丰富的内涵。 二、想象中悟意 许多诗本身侧重于虚写,读诗就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借助联想和想象,找出他背后的深层意蕴。 例如顾城的一代人只有两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诗中的“黑夜”和“黑色的眼睛”在这

4、里具有双层寓意:一是这双眼睛曾被黑夜所欺骗、所熏染;一是这双眼睛在被欺骗之后发生了深刻的怀疑,他在黑暗中,渐渐培养起一种觉悟,一种适应力和穿透力,它具有全新品质,最终成为“黑夜”的叛逆,成为“寻找光明”生命意志的象征。短短的一首诗,概括了从“文革”漫漫长夜中挣扎过来的一代人所拥有的精神特质;历经黑夜后对光明的顽强的渴望与执著的追求。 三、写作中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 ”我们可开展诗歌朗3诵比赛,发动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歌。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可以“照猫画虎” ,也可“不拘一格”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适当指导,让学生学习锤炼语言,推敲构思技巧。 请看下面几个实例: 某学生活学活用,改写张籍的秋思:“高中学府见秋风,欲捎书信意难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叫停。 ”该诗的构思与表达从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写出了学生对家人的思念。 还有一生以“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革履者,不是种田人。 ”表现了“不学知识,没有文化是贫穷的根源”的宗旨。这不正是素质教育下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生动体现吗? 总之,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创作精神,使学生的诗歌学习能力在生动活波中得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