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问题式教学”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4203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问题式教学”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问题式教学”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问题式教学”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问题式教学”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问题式教学”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问题式教学”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问题式教学”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教学得到了广泛地普及和认可。而其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法,更是成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常用法宝。问题式教学就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模式。它通过设计合理、巧妙的提问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和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好的问题往往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因此如何设计出好的问题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广大教师应该思考的。 一、问题设计的真实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问题,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

2、注重问题的真实性。真实性的问题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身感受的熟悉案例和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拉近课程与学生、理论与生活的距离。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去参与探究,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二、问题设计的启发性 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进行的一个过程。设计恰到好处的教学问题可以诱发学生深思,使学生很快进入思维状态中。教学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并真正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教师要善于从各种2教学资源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直观教具、文字图片、歌谣、故事、实验、多媒体等均是教师提炼问题的良好素材。

3、三、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问题”需要,根据问题的层次,可以把问题分为激励性问题、提高性问题和再生性问题。激励性问题可以打开基础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孩子的心灵之门,激励性问题主要是立足于教材或者需要简单加工的较浅的问题;提高性问题是主要针对层次中上的同学设置的需要对课本的重要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后才能获取知识的问题,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再生性问题往往是从课本衍生出来的问题,需要学生有广泛的课外知识和扎实的学习基础,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问题的开放性、探究性 开放性问题的一个特点是探究性。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探索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根据所学的

4、知识或模仿教师传授的某种现成的方法立刻给予回答。开放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自己去想、去查、去做。 这就需要多提出一些充分开放的没有“天然正确”的答案的问题。它们有多种研究和讨论的路线,能够揭示而不是掩盖学科的争论,疑难或前沿。它们的目的在于引发讨论,提出新的问题,而不是诱导学生得出预期的答案。五、问题的可迁移性 3问题设计还应考虑问题的可迁移性。一个具有可迁移性的问题能够孕育其他重要问题。问题教学中一个问题的提出,不只局限于教材单一的知识面,应就有关知识的探讨旁征博引,能涉及日常生活、最新信息动态及其他学科领域知识。尤其要善于将日常生活中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内容加以提炼,设计成有趣的具

5、有可迁移性的问题,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以及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启发他们的创新热情。甚至把他们引入其他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使探究学习延续下去。 此外,问题式教学要注意克服的几个问题: 1、一问一答不是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离不开问题,但一问一答不等于启发引导。首先从问题质量角度看,高质量的问题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 ,面低质量的问题则在浪费时间。如“这样做对不对?” “大家说是不是?”等等,如此的问题纯粹是一种语言浪费。高明的教师往往能在关键处巧妙设疑,廖廖数问,而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 2、问题不一定要都由教师提出 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

6、学生自己来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自己提出问题很有参与的热情。虽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是十分琐粹、凌乱的,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往往提不出来,但是如果施教者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有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巧妙引导和组织,学生还是愿意探究并提出很好4的问题的。 3、不要把所有问题都教给学生 问题教学不是教师的提问加上学生的回答,而是师生双方围绕问题的情境进行多元化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探索、学习、发现。它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达到发展学生独立思考与创造思维的目的。 总之,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高度重视“问题”在探究活动中的意义,力求掌握课堂设问的技巧,发挥问题的导火线作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促成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