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4048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的创新,是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观念,来自学习,来自实践。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抓住了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实施素质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作为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以为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创造信心和勇气 要使工作,学习获得成功,首要的是树立信心和勇气,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一些学生提出的一些怪想法、不要训斥

2、,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实现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如 0.28 和 0.3 谁大,我教学生从高位起一位一位比下去的方法,十分位上的 3 比 2 大,取么这个小数就大,但也有的同学立刻就想到 0.3 可以化为 0.30 元,那么 0.30 就比 0.08 大,虽然我觉得加 0 的方法可能麻烦一点,但想到加 0 后学生看起来比较直观、容易理解,所以,也支持他们可用其他的方法。并适当加以表扬这位爱动脑筋的同学,这样,当学生小有成绩时,辅以表扬,是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保护发挥。2学生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创

3、新,这本身就是创造发明的良好开端。 二、创设创新的气氛和环境 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 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易于知识的新创,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中,提出问题,分小组进行解答,让他们讨论中得出结果,这是其中一种做法,又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先放手让他们根据已学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推想,把要学的先解答出来,然后各自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发表,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具体方面又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极力避免引起学生害怕的心理压力。制造和谐宽松的气氛,自由的环境,

4、害怕会阻碍学生通向新的思维,不利于发现和创新。 其次,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平行、民主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相长,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若教师的创设意识淡薄,制造出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则无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跨世纪的学生,应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知困然后能自强,如果学生从小就不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则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开展多种创造性的活动杨振宁博3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后,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向美国吸取一些好的方法,

5、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宽思维,并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正确认识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应用题时教学生,尽量让学生能一题多解,又或者把原题改题,编题,变题等于灵活变通,从而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个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事物认识的独创性和跳跃性思维品质。除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如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并经常表扬学生的劳动成果,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发明欲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所以,为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走出当今教育的困境,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就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