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616934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186 大小:9.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86页
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86页
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86页
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86页
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研究(1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研究 姓名:郭战涛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导教师:陈思和 20080401 中文摘要 本文以民国初年的骈体小说为研究对象,意图突破此前学界偏重于个别作家 作品的个案分析,尤其是偏重于社会伦理意义分析的局限,注重民国初年骈体小 说作为文言小说一个子类的文体特征的整体阐释,界定并论述了骈体小说的概 念、语言体式和美学品格,针对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的状况进行了细密的文体分析, 以凸现其语言魅力和美学风格。同时,本文还论述了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的题材类 型、叙事模式以及创作和接受环境,意图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对民国 初年的骈体小说做系统

2、的研究。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骈体小说的概念、美学品格及类型。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分析学界对骈体小说的含混态度,指出这些态度产生的原因。其次,界 定并阐释骈体小说的概念,提出“所谓骈体小说,是指相对于散体文言小说中的 零星骈文而言,大量使用骈文并形成独特美学品格的文言小说的观念,并指出 概念界定的理由和困难。第三,论述骈体小说的美学风格。第四,骈体小说的类 型,以作品中骈文的功用为标准,将骈体小说分为“应用文类和“综合类“ 两 种。 第二章,考察民国以前的骈体小说。就所看到的有代表性的小说文本进行个 案考察,意图为民国初年的骈体小说研究提供小说史背景。选择汉魏六朝“小说、 唐传奇、宋

3、代笔记小说、明代 中否认自己 属于鸳鸯蝴蝶派,而断定“至于鸳鸯蝴蝶派和写四六句的骈俪文章的,那是以玉 梨魂出名的徐枕亚一派,礼拜六派倒是写不来的。弦中国大陆在“十七年“ 和“文革”时期对“鸳鸯蝴蝶派”持否定批判态度,进而否定批评骈体小说。1 9 8 0 年代中后期,逐渐有研究者对鸳鸯蝴蝶派作正面研究,肯定鸳鸯蝴蝶派在表现市 民社会方面的意义,但是对于骈体小说则并无多少好感,比如对于玉梨魂, 就一方面肯定它在批判封建婚姻制度上的进步性,肯定它宣扬人性的合理性,另 一方面则几乎无一例外地否定它的语言表述方式,否定它的做作与柔靡文风杨 义在论述民初小说时将包天笑、周瘦鹃与徐枕亚、李定夷的小说文体分别

4、命名为 。魏绍昌编: 新论 认定玉梨魂是中国“感伤一 抒情“ 传统的最终发展,并指出:“徐枕亚的艺术本能,导使他把这故事写成中 国的歌德式阴森小说,以烘托出过度讲究礼仪道德的社会所呈现的病态面。“ 显 示了一位优秀学者的学术眼光;关于玉梨魂中的骈文,夏志清认为:“他的 骈文风格,与庾信相较,似嫌俚俗;就连陈球的燕山外史( 一八一O ) 民国前唯一以骈文写成的长篇小说风格亦似比徐枕亚纯正然而,陈球 只是运用骈四俪六句子的各种组合,而徐枕亚在风格上较具弹性,采用骈文与古 文的穿插交替法,也就是说,把规格严谨而侧重描写及抒情的骈文段落,与较松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 第一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5、社1 9 8 6 年9 月北京第1 版,第4 9 页 o 范伯群:礼拜六的蝴蝶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9 年6 月北京第1 版,第1 1 4 页 袁进:鸳鸯蝴蝶派,上海:上海书店1 9 9 4 年8 月第1 版,分别见第4 5 页、第4 4 页 o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 I 匕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9 月第1 舨,引 语分别见第1 9 0 页、1 9 1 页、1 9 2 页、1 8 9 页 o 台湾联合文学,1 9 8 5 年第1 2 期,两段引文分别见第2 1 页、第1 1 页 5 弛而可用古文表达的对白、叙述段落,交替穿插出现。“ 判定燕

6、山外史“只是 运用骈四俪六句子的各种组合“ 并不符合燕山外史的语言体式实际,而将玉 梨魂在使用骈文语言时的创造性仅仅确定为“采用骈文与古文的穿插交替法“ 也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赵孝萱的“鸳鸯蝴蝶派”新论国认为清末民初文言小 说的骈俪化( 赵孝萱用“骈丽化) 成因有二,一是“清代中叶骈文的盛行以及 魏晋文风的大炽,二是“与清末民初文人骋才的风气有关,追溯其产生的文学 史背景,论述有一定深度,不过赵孝萱是在骈俪化现象的层面而非在骈体小说作 为一种特定小说体式的文体层面讨论这一问题,所以对骈体小说的文体特征言之 不详。 总的来说,对民初骈体小说的研究大多将之置于“鸳鸯蝴蝶派背景中作社 会、文化意义的

7、分析,少数学者的论述中涉及骈体小说的文体问题,不过并不是 针对语言体式的专题性研究。 同样,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骈文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骈体小说的研 究基本局限于对单一作品的版本考证和主题、人物形象分析,缺乏在小说文体的 层面上对骈体小说语言体式的系统论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研究民国初年的骈体小说,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于民国初年,只有在整个中 国小说史的背景下作贯通式的考察,考察骈体小说古今演变的轨迹,在此基础上 才能对民国初年的骈体小说作出合理的解释。同时,研究民国初年的骈体小说, 如果仅只局限于对作家作品的社会伦理学分析,恐难显现骈体小说自身的特征, 因此也无法真正理解这一独特的文

8、学现象。只有在对骈体小说作出“内部“ 研究 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民国初年的骈体小说现象作出有说服力的论述。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学、文本发生学的研究方法。对于中国古代骈体小说的 “经典文本,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行分析,考察其中的骈文功能、比例及其 承担的功能,对于民国初年的骈体小说,则主要以鸳鸯蝴蝶派的代表性报刊为资 料来源,力争全面搜集其时骈体小说的文本和作家创作有关状况的资料,兼及单 行本个案,在尽可能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论述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的文体特征与创 。赵孝萱:r 鸳鸯蝴蝶派”新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1 月第l 舨 6 作、接受环境。 我们可以在汉魏六朝的笔记小说这种

9、“前小说“ ( 或称中国小说的萌芽状态) 中找到骈体小说的远祖。比如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三淮南与方士俱去: “又说:淮南王好术士,方士皆以术见,遂有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岩,嘘吸为 寒暑,喷嗽为云雾。王亦卒与诸方士俱去。”全文4 5 字,骈句2 0 字,骈文占全 文的4 4 4 ,且承担着叙事功能,同书卷三的樊哙问瑞应由樊哙问、陆贾答 两段对话组成,骈文均在陆贾的话中,共四组8 句,占全文的4 2 左右。虽然 这两篇文章只是属于“前小说”,故虽骈文比例较大仍不可视为骈体小说,但骈 文在叙事性文本中承担不同功能的做法毫无疑问与后来的骈体小说创作具有文 学传统上的一致性。 骈体小说的成熟期至少可以追

10、溯到唐传奇。作为中国小说成熟形态的唐传 奇,在骈文的运用上更加灵活生动,出现了被后世誉为骈体小说开山之作的游 仙窟;而在裴铡的传奇中,骈文承担的功能也非常多样化:形貌描写、神 情刻画、人物心理描写、景物描写、人物行为叙述、介绍场面、写事物等等。宋 元明清对唐代骈体小说有继承也有变异。 经过历代小说作者的努力,中国骈体小说创作成为文言小说属下的一个子 类,在语言体式和美学品格方面,与同属文言小说系统的散体小说( 包括融合零 星骈文的小说) 相比,其独特性是显而易见的。 民国初年的骈体小说明显继承了中国古代的骈体小说传统,在骈体小说的类 型上并无创新,比如对于陈球燕山外史的模仿,对于晚清骈体小说类

11、型中的 髻应用文对话型“ 、“综合型”的继承等。 但是,由于处于小说文体剧烈变动的年代,受社会文化和文学观念诸种因素 的影响,民国初年的骈体小说也呈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面貌,与民国之前的骈体小 说相比,在骈体小说的类型选择上有所侧重:“综合类“ 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地位。 在叙事方式上有所创新,在骈文操作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地方。 本论文重视骈体小说语言体式的分析,以中国小说史中的骈体小说为背景, 首先界定骈体小说的概念和美学风格,之后从骈体小说描写、抒情、议论、叙事、 用典及骈散关系诸方面论述骈体小说的文体特征,力图呈现骈体小说的语言体式 o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王根林、黄益元、曹光甫校点,上海:上海

12、古籍出版社1 9 9 9 年1 2 月第1 版, 分别见第9 4 页、第9 9 页 7 特点及美学风格。对于民国初年的骈体小说,主要经由文本的精细分析导向具体 的文体特性,也即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显示其语言体式特征及美学风格。 在“内部“ 分析的同时,本论文还对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的“外部”因素进行 了考察,关注的焦点是创作和接受环境。笔者将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的兴盛归结为 四个原因:一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的逼迫,二是骈体小说自身的美学魅力,三 是中国文人的感伤传统,四是1 9 1 2 年与1 9 1 7 年之间特殊的文学语言环境。 8 第一章骈体小说的概念、美学品格及类型 第一节学界对骈体小说的含混态

13、度 人们一直在使用骈体小说( 或骈文小说) 的概念作为分析某一类型小说的工 具,但对骈体小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内涵和外延不免含混,部分考察这一 文体的研究者对骈文尚且缺乏必要的了解,对骈体小说的具体文本更缺乏精细的 语言体式分析,长期以来沿用成说,陈陈相因,在骈体小说的理解上逐渐积累起 越来越多的误会,使骈体小说的面目含混不清,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骈体小说的 研究。 学界对骈体小说的含混态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骈体小说中骈文比例的判定不够慎重。 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内的骈体小说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篇作品的作家作品版本 考订及人物形象和社会意义方面,少有从骈体小说的整体性语言体式层面对

14、骈体 小说作专题研究的。而且,即使在作家作品考订及人物形象和社会意义剖析方面, 也主要围绕数量不多的作品展开,例如唐代张麓的游仙窟、明初瞿佑剪灯 新话和李昌祺剪灯余话的部分作品、清代陈球的燕山外史等小说。即 使在论述中偶尔涉及骈体小说的语言体式,其中也存在着诸多误会,有时这种误 会还属于常识性的失误。 对骈体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游仙窟的论述中就存在着很多误会。鲁迅在中 国小说史略( 先后于1 9 2 3 年、1 9 2 4 年由北京大学新潮社分上下册出版) 中评 价游仙窟:“文近骈俪而时杂鄙语,气度与所作朝野佥载龙筋风髓判 正同”回,鲁迅认为游仙窟。文近骈俪“ 显然是个失误,因为游仙窟的大 部分语

15、言并不属于骈文( 参见下文分析) ,不过对于鲁迅来说,这种误会也有可 以原谅的地方,因为游仙窟在中国久已失传,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时, 远在日本的游仙窟版本尚没有被“引渡“ 回中国正式出版,他有可能没有看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 鲁迅全集 第九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1 年北京第1 版,第7 2 页 1 到游仙窟的原文,而仅是根据前人( 或时人) 的介绍作出猜测而已,鲁迅可 能以讹传讹作出了错误的判断。鲁迅在1 9 2 7 年写作 序言时已经看 到了游仙窟原文,因为1 9 2 9 年北新书局出版章廷谦校点本时,所据即为鲁 迅藏抄本、醍醐寺本及流入朝鲜的日刻本。,也许正因此他的

16、论述显得谨慎而具 体了一些:“游仙窟为传奇,又多俳调,故史志皆不载即其始以骈俪之语 作传奇,前于陈球之燕山外史者千载,亦为治文学史者所不能废矣。”。鲁迅 重视游仙窟的文体和文学史意义,显示了一个小说史家的敏锐眼光。所以他 有意无意之间修正了“文近骈俪“ 的论述,而代之以“始以骈俪之语作传奇一这 种相对慎重的说法,不过,鲁迅显然并没有对游仙窟中的“骈俪之语“ 和“非 骈俪之语作出数据统计,所以他只是用“始以骈俪之语作传奇“ 这种模棱两可 的说法对游仙窟的骈文状态作保守性的说明,而且,更重要的是,“以骈俪 之语作传奇也不是没有引起读者误会的可能,因为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游 仙窟中运用了骈俪之语”,也可以理解为“作游仙窟这篇传奇用的是骈俪 之语”,后一种理解就与中国小说史略中的“文近骈俪没有实质性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