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12385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X 页数:164 大小:17.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讲解(1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安全与健康培训之一朱方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E-mail:15805286199内容提要职业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职业卫生法规体系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职业卫生法规体系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安监工作重心转移以前重点抓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目前重点抓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的较大事故下一步工作重心将向职业健康安全上转移“红伤白伤”都要抓以人为本,让劳动者活得有尊严截至2013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83.37万例,其中尘肺病75.03万例。近几年报告职业病例每年都在2.6万例以上。矿山、冶金、化工等30多个行业领域存在职业病危害,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2、30%以上,其中中小企业占90%,职业病危害接害人数逾2亿。一、职业病报告病例数居高不下二、涉及行业领域广、接害人数多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严重对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的调研检测结果表明,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严重超标。总局近两年对118家水泥、石材和石英砂加工、石棉采选企业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些企业粉尘浓度全部超标。石英砂加工企业业粉尘尘全部超标标,最高超标标1240倍石棉矿矿山粉尘尘全部超标标,最高超标标110倍95%的金矿矿企业业粉尘尘超标标,最高超标标57倍所检测检测的木质质家具企业业至少存在15种化学毒物,最多达31种,超标标严严重四、职业病防治新情况

3、、新问题不断涌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某些负面效应,其中,发达国家或地区将在本国或地区禁止的原料、生产过程或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我国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规有许多还未与国际接轨“亚洲最大的硅厂”贵州省施秉县恒盛有限公司,2010年4月,在上级部门的督促下,对在岗和部分已离厂的工人1337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14.58%的人即195人确诊患矽肺职业病,还有261人未确诊。恒盛公司工人集体尘肺病事件为了保证榻榻米的色泽,蔺草上面被浸上了一层染土,在加工中,这些染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弥漫在整个车间里。染土是由高岭土、石英、叶蜡石、明矾和少

4、量的其它矿物组成的混合性矿粉,含有25%30%的游离SiO2。对宁波市鄞州区蔺草加工作业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作业环境呼吸性粉尘浓度、总粉尘浓度和游离SiO2含量均明显超过国家标准。蔺草工尘肺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扩展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粉尘、化学毒物和某些物理因素(如噪声)为主。职业病为尘肺、化学中毒、职业性皮肤病和噪声性听力损伤。其次为不良体位、局部紧张和劳动组织不合理造成的肌肉骨骼损伤(如腰背痛)的工效学问题。传统行业的职业病危害: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但职业病防护措施不能及时跟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浓度(强度)大幅度上升。如:12-二氯乙烷引起的急性中毒性脑病。脑体混合型劳动职业病危害:

5、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现代工业重复、单调、紧张、快节奏、高脑力、低体力逐渐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形成精神高度紧张、职业心理负荷大、脑力疲劳、工效学等问题。就业的激烈竞争,对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导致就业状态不稳定、角色更迭、人际冲突,使就业人员产生“职业性紧张”,引起不良的心理行为效应和精神紧张效应,以至于诱发与紧张有关的疾患、职业性紧张综合征,甚至“过劳死”。新兴或高科技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微电子工业、纳米材料和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据显著地位,这些新兴的行业同时带来了新材料、新工艺、辐射和潜在的生物致病源。例如,微电子工

6、业接触有机溶剂、金属化合物较多,极低频磁场和射频辐射;基因工程产品对人类的危害等;珠宝加工工人的速发型硅肺;干洗工人接触有机溶剂等。28岁的小伙黄力(化名),在江苏一家液晶显示屏生产企业工作,主要工作是将一些金属粉喷在液晶屏幕模板上。工作两年后,他就常常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到医院一检查,黄力的肺部满是雪花点状的白色颗粒物,经过分析是罕见的铟(yn)中毒,他血液里的铟是普通人的350倍。黄力的工作属于真空溅射,将含铟的材料粉尘高速喷设在特殊玻璃模板上,然后两层玻璃将这层膜压制、密封起来。喷射的颗粒很细很细,有可能进入肺部,导致铟中毒。一线工人必须使用专门的过滤口罩。新型职业病铟中毒就业状态变化

7、对劳动者健康影响临时工的职业卫生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逐步增加,用工制度也由终身制变为合同制。下岗职工的职业卫生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变革时期,众多中年职工纷纷下岗。退休人员的职业卫生问题:随着医疗水平和社会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劳动者的寿命逐渐延长,工作寿命也相应增加。特殊劳动者的职业卫生问题:女性职工、未成年工、残疾人工等。职业职业卫生卫生“大环境大环境”观的树立和环境卫生融合观的树立和环境卫生融合科技和工农业生产无节制发展,产生的化学、物理有害因素由作业场所释放到环境中,由“职业病危害因素”变为“环境有害因素”,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并成为21世纪

8、人类主要的致病因子。职业卫生工作应于环境卫生工作紧密结合,将严防生产过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列为自己的职责范围,提倡“清洁生产”、改善职业环境质量,落实“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COMPANYLOGO思想认识不到位监管体制不完善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经济快速发展增长方式落后职业病危害远期效应集中爆发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的原因职业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职业卫生法规体系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国家法律职业卫生法规行政规章职业卫生标准国际公约职业卫生法规框架宪法42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4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

9、休息的权利。48条: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颁布,2011年修订)前期预防、劳动过程的防护、职业病诊断鉴定与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颁布,2014年修订)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义务、监督管理、法律责任作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六章:6个方面规定劳动安全卫生基本要求;第七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12.1)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105号1987.12.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

10、352号,2002.5.12)根据职防法第20条,目前征求意见出台高危粉尘作业与高毒作业职业卫生管理条例,出台后上面两个法规废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2005.12.1)职业卫生法规卫生部关于印发高毒物品目录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142号)54种,常见的有:氨、苯、苯胺、丙烯酰胺、丙烯腈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氟化氢、氟及其化合物黄磷、甲醛、焦炉逸散物、氰化物磷化氢、硫化氢、氯及氯气、五氧化二钒烟尘镉、铬、锰、镍、铅、汞、砷、铊、锑及其化合物石棉尘及纤维高毒物质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总局第47号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总局第48号令)用人单位职业

11、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总局第49号令)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总局第50号令)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总局第51号令)职业卫生行政规章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总局第76号令)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作业场所健康监督检查装备配备指导目录(安监总厅安健200927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高毒物品目录(卫生监发2003142号)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620号)职业卫

12、生行政规章法定职业病种类修订情况12341957年规定14种法定职业病1987年修订为9类99种2002年修订为10类115种2013年修订为10类132种今后还将调整1.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职业性皮肤病3.职业性眼病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5.职业性化学中毒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8.职业性传染病9.职业性肿瘤10.其他职业病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类标准用于工业设计、接触限值、放射等卫生标准(63个);职业病诊断标准(110个);生物样品中有害物质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检测标准(63个);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标准(85个)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强制性标准包括:工作场

13、所作业条件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职业防护用品卫生标准等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法规时,国际公约是重要参考依据如安全生产法第40条参照国际劳工标准第155号职业安全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的第17条;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参照170号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等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国际公约可分为三类指导成员国为了达到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保证工人的福利与尊严制定方针和措施;针对特殊试剂、职业癌症、机械搬运和工作环境中的特殊危险而提供保护;针对某些经济活动部门提供保护;国际公约1953保护工人健

14、康建议书(第97号建议书)1974年职业癌公约(第139号公约)1977年工作环境(空气污染、噪声和振动)公约(第148号公约)1981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第155号公约)1985年职业卫生设施公约(第161号公约)1986年安全使用石棉公约(第162号公约)1990年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公约)1995矿山安全与卫生公约(第176号公约)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卫生相关公约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是我国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的基本

15、原则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劳动者履行保护健康义务履行保护健康义务主张健康权利主张健康权利政府监管部门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明确了卫生、安全监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监管职责;强化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主体责任;突出了职业病的前期预防;细化了劳动过程中的劳动防护措施增强职业病的诊断、鉴定和对职业病人的保障加大了监管执法支持力度明确劳务用工问题职业病防治法体现的新特点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第一章总则113条(基本方针和原则)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4462条(服务机构责任、病人权益)第五章监督检查6369条(政府职责)第六章法律

16、责任7086条(违法及其罚则)第七章附则87-90条(其他)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2143条(企业、工会、个人责任权益)第二章前期预防1420条(三同时等)立法的定位、监管的体制、职业病的预防及诊断和救治、法律责任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共增加12条,对43%的条款(45条)进行了修改1第一章,总则,共13条(1-13条)重点掌握4点:一是职业病的概念(第2条);二是劳动者的权利(第4条、13条);三是用人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第5条、6条);四是国家技术政策要求(第8条)。第二章,前期预防,共7条(14-20条)前6条是对设立和建立企业时在职业病危害预防上提出总要求和具体要求,这是对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从本质上采取的措施,其中包括:企业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