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海洋经济融入海西建设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610337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海洋经济融入海西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发展海洋经济融入海西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海洋经济融入海西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海洋经济融入海西建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 经济理论与实践 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把建设“海峡 西岸”写进“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明确了福建的发展 定位,也为宁德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迎来加快发展海洋经 济和港口建设的高潮。 一、发展海洋经济、融入海西建设的优势 宁德作为一个海洋资源的城市, 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 大,发展海洋经济具备明显的优势。 (一)地理优势。 宁德市地处中国大陆黄金海岸中段和长三角、珠三角两 大经济区的中心地带,南连福建省会福州市,北渐江省接温 州市、西联南平、江西内陆广大腹地,东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全市拥有海岸线878公里,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均占 福建省的三分之一左右,全市三

2、分之二人口居住在沿海。 沿 海分布有三都澳、三沙、沙埕等29个优良港湾,可建设的大 泊位、深水码头岸线在全国少有,海的优势十分突出。 特别是 天然良港三都澳,水深湾阔,口小腹大,不冻不淤,水域面积 714平方公里, 是中国目前最好的深水良港宁波北仑港的5 倍,建港条件世界第一。 拥有可建的港口的深水岸线111公 里, 主航道水深35米以上,50万吨级巨轮可全天候作业,是 建设大型港口和国际中转港的理想港址。 宁德港作为我国大 陆沿海唯一尚未开发的优良港湾,辅之以国家的开放的优惠 政策,必将极大地促进钢铁、石化、能源、机械和船舶修造以 及现代物流业、航运业等临海产业的发展。 (二)福建省的优惠政

3、策。 进入21世纪,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 中,把目光投向宁德,投向三都澳,把宁德的改革与发展列为 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第二层面,要求 宁德发挥“拓展一线,壮大闽东北一翼”的骨干作用,明确了 宁德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发展定位,并把三都澳列为全省 四大港之一。 卢展工书记、黄小晶省长多次到宁德调研,并对 三都澳开发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宁德市委、市政府紧密 结合宁德实际,确定了宁德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 城市的发展定位,提出“北承南联、对接两洲、西进东出、内外 拓展,区域统筹、整体推进,和谐平安、服务大局”的战略构 想,使宁德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对

4、接长江三角洲 的前沿区域、对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连接内陆与海外的 重要港口、海峡西岸东北翼新的增长区域。 省里的各项政策 大大地提升宁德人的信心和勇气,也必将使宁德充分发挥地 理优势,有力促进海洋及港口经济和全市经济的发展。 省市 及各县的相关政策,将使宁德蓄势而发,迎来新一轮经济建 设高潮的到来。 (三)交通网络的优势。 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曾是制约环三都澳区域经济的最大 瓶颈。 福宁高速公路通车,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三都澳对外交 通现象。 目前宁德正致力构建“东出西进、南连北接”交通体 系建设,陆路交通方面,同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至福州和温 州均1个小时车程;中心城区通往各县(市)的一个半小时

5、交 通网初步形成; 沿宁德海岸线而行的温福铁路已于2004年 底开工,计划2009年建成。 温福铁路(宁德段)建成通车后, 到上海仅4个小时,到深圳仅5个小时;温福铁路建成将改 变闽东长期“手无寸铁”的面貌,促进宁德资源的开发,加强 闽东与长三角发达经济区的联系。 宁德至浙江衢州铁路、宁 德至江西上饶高速公路、宁德至浙江泰顺高速公路也在抓紧 规划建设中。 空中交通方面,霞浦机场即将建成,在不久的将 来,宁德可多出一条通向海内外的空中走廊。 这几条大道建 成,可将宁德的经济腹地拓展到浙南、闽东北和赣东,进而通 过江西的交通体系,使宁德将成为沟通内陆省份与沿海乃至 国际经济联系的一个出海口, 将极

6、大地增强宁德通往市外、 省外的物质集疏功能。 陆、海、空交通的全面发展,把宁德推 向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农业产业化的优势。 宁德市是全国最大的大黄鱼人工养殖基地、绿茶种植基 地,也是银耳、香菇和太子参的主要产区,茶叶、水产、食用 菌、水果、花卉、蔬菜和畜牧等产业已基本形成基地化和规模 化生产经营格局,有着发展资源化型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 良好基础。 过去,由于交通的落后,农业产业发展上步伐不 快,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出口不多,有的如海鲜、水果都很 难运出省外,大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随着宁德交通面貌改 观和发展战略实施,这些丰富的农业资源,将加快资源转化 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必将成为今后

7、宁德经济发展的一大 支柱。 (五)旅游业发展前景看好。 近些年来,旅游业逐渐兴起,旅游业创造的经济价值在 国民经济比重中不断增大。 宁德市面对台湾,靠近港澳,拥有 丰富多彩的滨海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滨海旅游业 发展前景看好。 宁德市旅游资源独树一帜,有“山海奇观、畲 族风情、宗教文化”三大优势,山、海、川、岛景观皆备,有被誉 为“宇宙之谜”“天下绝景”的白水洋和“海上仙都”太姥山, “海国桃源”杨家溪,华东第一瀑周宁九龙瀑布群,周 宁鲤鱼溪,古田翠屏湖、临水宫,以及蕉城支提寺等一大批风 景名胜区。2007年宁德市旅游接待人数突破460万人次,总 收入35.1亿元。 二、宁德市海洋经济发

8、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海洋资源整体利用率不高,局部资源开采过度。 宁德海域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海岸线曲折漫长,水质 优良,海洋生物种类丰富,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科学的开发 和利用。 从海洋开发的广度看,仅限于海岸带和近海的开发, 像浅海滩涂养殖、近海捕捞有一定基础。 由于技术和资金的 发展海洋经济融入海西建设 曾玉钗 (中共古田县委党校,福建古田352200) 128 限制,远洋开发还只是处于尝试阶段,深海作业几乎空白。 从 海洋开发的深度看,目前,仍集中在海洋渔业、运输、旅游等 传统产业,海洋化工、能源和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的开 发很落后。 一方面,海洋资源没有充分开发,而另一方面,部 分海

9、洋资源却开采过度,部分海洋生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局 部地区的海洋资源由于开发过于频繁,没有规划性,开发方 法落后等原因,很大程度上破坏环境的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 功能, 影响了海洋这个天然的宝库变成实实在在的财富,是 宁德海洋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海洋经济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 随着宁德市海洋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海洋经济的 升温,目前,海洋经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结构 逐渐趋向合理,但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宁德市海洋产业结构 的缺陷主要在于第二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 在海洋能源、海 洋原油及天然气开采业方面目前仍是空白,海水盐业所占份 额微乎其微,海洋机械制造业、海洋产品加工业都还

10、没形成 规模。 海洋渔业捕捞多用于满足鲜活产品市场或只是进行简 单的加工,产品的深度加工,精加工还不够,跟不上国内外市 场的需求,初级加工的水产品附加值小,所创造的利润也很 有限。 (三)海洋科技的含量不高。 海洋经济是新兴的朝阳产业,科技含量比较高,但目前 宁德市海洋经济的科技含量还很低,海洋经济多集中在渔业 捕捞、海产品初级加工和滨海旅游业等方面,其他如海洋船 舶工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石油开采等高科技 含量的产业,所占的比重很少甚至是零。 在海水养殖业方面, 虽然已经有一定经验,但生产方式还过于传统,应当进一步 提高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 总之,宁德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整 体水平不

11、高,科技含量偏低已经成为制约宁德市海洋经济发 展的最大障碍。 三、宁德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开发海洋已成为全球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海洋 经济也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宁德市应围绕海峡西岸经 济区建设,把海洋经济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抓,要做好以下 几个方面工作。 (一)发挥优势,提升海洋渔业竞争力。 宁德的水产品物美价廉,远销日本、韩国、欧美市场。 随 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很多国家 为保护本国产业,对从他国进口的商品设置障碍,近几年突 出的特点是,往往利用严格的质量标准,把他国水产品拒之 门外。 面对这种新情况,宁德应着力提高水产品的质量标准, 鼓励产品通过无

12、公害水产品认证,积极推动企业通过HACCP 和欧盟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和生产高 标准的产品,突破国际市场设置的壁垒。 (二)优化结构,加快临海工业区建设。 要立足全市的工业布局,以城镇为依托,以三都澳等港 口为中心,重点发展船舶、石化、钢铁工业以及港口物流、原 油储备等关联度高的临海产业集群, 逐步形成港口工业群, 大力推动项目入驻, 形成码头项目建设滚动发展的良好格 局。 同时应积极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海水养殖业,推动传 统方法向现代工艺的转变;建立新型海洋药物基地,力争在 海洋生物这个热门领域有所创新;建立海洋高新技术科技园 区,研发海洋领域的科技产品;建立中试基地,确保

13、把科技成 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科技型的生产实体,促进三都澳 等临海工业发展。 (三)依靠科技,提高海洋产业竞争力。 广阔的海洋、 漫长的海岸线给我们提供丰富的自然资 源,但要把这种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科学技术的研发 和应用是关键。 面对当前宁德海洋经济的科技含量偏低的现 状,应该实施科技兴海的战略,集中人、财、物各方面的力量, 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争取在海洋石油开采、海洋可再生能 源利用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同时要创新思维,把前沿的科技 成果应用于海洋产业,提高海洋产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 树 立品牌意识, 利用科技的力量开发海洋产业的名牌产品,以 品牌战略推动海洋经济的延伸。 (四)加大

14、扶持,促进海岛的建设和发展。 海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某些 程度上又受很大的制约。 发展海岛经济,要加强对海洋基础 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海岛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建 设;要逐步提高对贫困海岛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要逐步扩 大沿海岛屿等对外开放领域, 多渠道吸引资金参与海岛建 设;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海岛的优势产业。 (五)利用地缘优势,加强闽台海洋产业合作。 宁德的海洋产业有一定优势,拥有“渔、油、能、港、景”优 势资源。 而且,盐业资源丰富、生产条件好,可以大规模利用 的盐化工产品很多。 闽台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历史悠久,两岸 渔民长期在同一海域作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

15、入,闽台 渔业科技交流与经贸合作日趋活跃,经济关系日益密切。 宁 德丰富的渔业资源和优惠的投资政策,越来越成为台湾海洋 与渔业向外分流最合适的承接地。 台商在宁德的投资范围扩 展到整个海洋领域,加快了宁德市海洋与渔业产业化、国际 化、现代化的进程。 台资企业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达到了双 赢的结果。 当前还要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巩固与台湾的海 洋产业的交流与合作的成果,并努力拓宽渠道,在更广的范 围内进行优势互补的、卓有成效的合作。 进一步构建海洋开 发新机制,鼓励台资嫁接改造和开发宁德的海洋企业;鼓励 台资企业直接投资和兴办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远 洋渔业、海水养殖、海洋运输、滨海旅游、

16、产品加工、海洋科 技、海洋环保、临港型工业生产项目。 宁德与台湾海洋产业合 作可以取得新的突破。 (六)提升产业层次,实施科技兴海。 宁德市传统渔业和养殖业,基础较好,总量较大,但多数 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初级阶段,要以发展灯光围网、远洋捕捞、 深水网箱、精深加工为目标,通过科技全面提升海洋传统产 业。 在渔业资源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利用科技进步来提升传 统渔业水平,走精深加工之路,已经成为海洋渔业的根本出 路。 目前该市海洋水产品仍处在卖原料的初级阶段,据有关 县市统计资料,2007年水产品加工水平低, 即使是一些水产 品龙头企业加工水平还停留在冰冻保鲜与烤干这样初级的 物理型加工阶段,提升、提高附加值,争取开发海洋生物技 术,这方面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培育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和品牌的同时,要努力引导企业走科技兴海之路,提高发展 的质量和效益。 (七)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多方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港口海运业、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 洋新兴产业等五大海洋产业,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在努力 增加财政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筑巢引凤的同时,要解 放思想,以体制创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