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衔接班201908270164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604054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衔接班20190827016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衔接班20190827016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衔接班20190827016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衔接班201908270164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衔接班201908270164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衔接班20190827016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衔接班20190827016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衔接班)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80.0分)1.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D.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2. 北魏创立的均田制,隋朝到唐初一直沿用,这一制度旨在()A. 确立土地私有制B. 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C. 打击官僚地主的势力D. 杜绝土地兼并的问题3.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

2、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4.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这种“自治的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 地方制度的不完善B.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 中央集权的削弱5. “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是()A. 白银大量使用B. 贸易繁盛C. 工商业繁荣D. 交子的使用6.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

3、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7.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表明黄宗羲()A. 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B. 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C. 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D

4、. 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8.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A. 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 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丧失D. 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9.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1

5、0. 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A.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B.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D.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11.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A. 大一统的时代背景B. 多元化的创作风格C. 理性化的思想诉求D. 世俗化的发展趋势12. 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

6、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这说明()A. 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B. 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C. 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D. 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13. 苏格拉底说:“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对于苏格拉底的话理解正确的是()A. 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B. 国家管理需要专业人才C. 直接民主不利于国家稳定D. 把妇女和外邦人排除在外14.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相对主义”“否定权威”“注重实利”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 墨子B. 韩非C. 普罗塔戈拉D

7、. 苏格拉底15. 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儒家学派墨家学派斯多亚学派智者学派。A. B. C. D. 16. “当反对者指责他的改革纲领违背了教会政策时,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主张()A. 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B. 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C. 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D. 个人自由解释圣经17. 卢梭曾说,“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

8、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说明卢梭( )A. 带有浪漫主义的倾向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C. 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D. 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18. 恩格斯说:“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繁荣,这种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过。”从中可以看出文艺复兴()A. 复兴了古希腊古典文学艺术B. 借助古典艺术实现艺术繁荣C. 推翻了天主教神学黑暗统治D. 是西方近代艺术史上的巅峰1

9、9.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的灵感来源于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该学说的核心思想是()A. 优胜劣汰B. 社会契约C. 分权制衡D. 天赐人权20. “人文主义者的最终目的并非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信仰,而只是想驱散笼罩在基督教之上的那片虚伪的灵光,破除强加在基督徒身上的禁欲主义的符咒,用人性的、感性的和个人主义的因素来充实和改造基督教。”这里的人文主义者( )A. 提倡因信称义,倡导王权至上B. 反对禁欲苦行,追求民主政治C. 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宗教自由D. 汲取传统养分,彰显人性价值21. 1624年英国制订垄断法,这是世界上

10、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给发明专利予以肯定。有学者指出,英国若无1624年的垄断法,那么“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专利制度推动了技术创新B. 政府利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C. 垄断法利于资本主义发展D. 垄断法推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22. “大地主通常把土地长期出租,租约是长期的,因此他们也感到,同样的土地收入,购买力却下降了。这些土地贵族自然满腹牢骚。”这主要反映当时西欧()A. 商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B. 殖民扩张增加了土地供应C. 价格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D. 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23. 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

11、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 “商业革命”B. “价格革命”C. 文艺复兴D. “工业革命”24. 在如图时间轴的?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 改良蒸汽机逐渐推广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 欧美国家实现工业化D.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5. 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地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导致“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因素有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辛亥革命的促进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官僚资本主义的推动A. B. C. D. 26. 据统计,1890年

12、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这说明了()A. 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B.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 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27. 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A. “求富”“自强”B. “师夷长技”C. “中体西用”D. “民生主义28. 在近代。中国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

13、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一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这主要表明( )A. 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B. 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C. 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D. 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29. 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 )A. 民报、时务报B. 民报、天演论C. 天演论、时务报D. 海国图志、天演论30. 1901年,清廷谕令各省科举考试在能够解说四书五经的同

14、时,也要有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A. 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C. 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 中国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31. 1932年,罗斯福竞选基金的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这25%下降到4%罗斯福曾说:“有组织的大财团,在美国历史上紧紧抱成一团,反对一个总统候选人,这还是第一次!”下列哪项措施最易导致上述现象()A. 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B. 政府

15、成立农业调整署C. 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D. 大力推行“以工代赈”32.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各国的做法()A. 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B. 有力地刺激了各国产品的出口贸易C.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D. 客观上调节了各国的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33. “特别是1996年起,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基本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梦想的零通货膨胀率下的充分就业水平。”材料中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