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中心选址调研报告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03504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数据中心选址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数据中心选址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数据中心选址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数据中心选址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数据中心选址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数据中心选址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中心选址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数据中心选址调研报告一、数据中心概念大数据中心,是指服务于大数据存储、挖掘、分析和应用的数据中心。大数据(big data,mega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目前我国的数据中心总数已接近100万。二、行业分布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数据中心始终是金融、政府、能源、交通等行业的投入重点;而伴随着电信行业的转型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IDC也成为电信行业重点投资领域。 此外IPDC互联网数据中心成为市场的热点,互联网提供商大规模建设云数据中心。三、发展前景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战略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重

2、点扶持的对象,其中信息技术被确立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被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分为六个方面,分别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四、选址要素1. 数据中心属于高能耗产业,一个10万台服务器级别的数据中心需要两路或更多合共50-60MW的电力支持。且数据中心用电负荷必须持续稳定,因此需要选择建设在能源充裕,并且能源的价格相对便宜的区域,以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2. 为了满足(1)的用电要求,周边配电站设施也需要完善。条件包括配电站等级,配电站与场地距离,配电站变压器的供电余量,变压器目前的用户类别(如共用),上级电网的联系;通

3、常情况下,如果数据中心用户单独自建用户站,可选择的电压等级有以下几种:a)380V:适合于小型数据中心,不在考虑范围内b)10KV:适用于两路市电进入用户站的总容量不超过20MVA的容量项目;即,每一路10KV市电进线容量不超过10MVA;当用户的进线容量需求超过这个范围时,可以考虑多路10KV进线的方式。对于数据中心的安全等级要求超过TIER2以上级别时,两路、或多路10KV进线应来自不同上级变电站,或同一变电站的不同的变压器。(目前,国内数据中心用户最多选用的一个电压等级。全国各个省市在具体设计和管理上略有不同。)c)35 KV:不是所有地方都有该电压等级,在已有的可以选用的35 KV用户

4、站中,其每一路的容量一般不超过20MVAd)110 KV:当用户的单一回路用电负荷超过20MVA级别时,需要考虑110 KV变电站,或66 KV变电站(在我国部分地区有分布)。监狱在中国采用大工业用电方式计费时,要按照变压器的装机容量记收基础电费(或按照最大装机容量记收基础电费),对于冗余度要求高的数据中心,如TIRE3或以上级别,需要双路市电供电,双路变压器设计的数据中心,过高的变压器装机量冗余度,将使得数据中心本身的基础电费成本过高,在单一回路市电需求功率30MVA以上级别时,尽可能独立考虑独立的110 KV变电站。(备注:需要和当地国家电网规划和管理部门具体落实。)3. 数据中心里大部分

5、IT和电气设备的耗电会转换为大量的热,所以需要一套有效的散热体系。通常情况下,数据中心更适合建设在室外环境温度常年比较低的区域;以便于数据中心的散热可以尽可能地使用自然冷源或延长使用自然冷源的时间,减少机械制冷的能耗。4.以目前所掌握的制冷技术来看,采用离心式冷冻水机组的制冷系统能效比(COP)最高,大规模数据中心,通常会考虑采用这种制冷系统,以尽可能地提高机械制冷时期的效率;但是,这个系统利用了室外的湿球温度散热,需要有长期,稳定的洁净水(包括再生水)资源做保障,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区域,或者水资源昂贵的区域,建设大规模数据中心是不太适宜的。如果在电力资源非常便宜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考虑采用完全干

6、式的冷却系统来替代水蒸发散热系统,以牺牲少量低价格的能耗,来换取针对昂贵的(或者可靠性低的)水资源的以来;5. 针对我国网络带宽资源的现状,除非骨干网上的地区,需要根据可开发的带宽资源、带宽质量来确定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策略;对于无法解决带宽的偏远地区,不适合建设大规模的数据中心;6.数据中心建设目前还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也是高产出的产业;对于选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在政策上能够给予足够的扶持力度;包括:a)土地:地方政府在土地,位置、及土地性质继续协助安排;b)电价:数据中心属于高能耗产业,由于本身对现场环境基本没有严重污染问题,相对其他高能耗产业,可以申请政府在电价上给予补贴;通常政府换届会影

7、响,前期会有帮助,另外,对于项目后期的融资也会有影响。c)税收:地方政府通常在在地税部分,主要是服务类吸纳灌木,给予政策上的N年减n年免;d)科技补贴:地方政府可以针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数据中心行业,提供一定的科技补贴,以吸引投资。e)贴息贷款:针对数据中心的高投入部分,地方政府可以协助减少项目的后期大规模建设的融资成本;7. 数据中心的建设,运行维护需要多专业,多工种人才的协作工作。这里面包括了(且不限于):a) 中压电力b) 低压电力c) 暖通空调d) 给排水e) 消防f) 安保g) BMS自动化控制h) 动力环境的监控i) 网络j) IT硬件服务,软件服务等一系列人才k) 各主要设备供应商

8、的技术支持人才目前在我国,这些专业的有经验的人才大部分聚集在一线城市里,最多可以布局的部分发达的二线城市;而我国能源充裕的地区,恰恰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是的在这些地区,数据中心交付时旺旺很难找齐合适人才来源,并在数据中心建设阶段,运维人员就应该陆续到岗,并需要跟进项目的建设,针对各专业系统,深入了解;在数据中心的测试验收阶段,需要基本全员到岗,并一同参与所有的测试,验收和接收工作;对于远离一线城市的偏远地区,如果不能落实人才问题,数据中心的选址需要慎重考虑。五、标准要求(一)自然地理环境1. 避免地质灾害区域a)地震,尽可能避免选址在地震带上,即使建筑物有足够的抗震等级,地震发生似的振动也会对服

9、务器硬盘的性能产生影响,严重时,服务器的工作能力迅速衰减b)洪灾,数据中心在选址时,要考察附近的河流,湖泊的流域状况,了解50年以上级别的洪水水位位置,流向;应尽可能避免在洪水水线以下的位置;数据中心的基础层为孩子应高于周边最高水位为止,并周边没有发生过洪涝灾害,且需要考虑地哪里,供排水等基础设施、路由是否能够在灾害发生时,确保安全。如场地在沿海或接近河口,也需要考虑大潮时对城市排水系统或河流排水能力影响c)海啸,数据中心在选址时,如果是在海边,应选择在位置足够高的位置,且需要考虑电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路由是否能够在灾害发生时,确保安全。d)塌陷、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数据中心选址应避免在

10、如上风险的区域e)火山,附近处于活火山的区域,且火山有处于活跃状态的风险2.尽可能选择有便于自然冷却的气候条件的地区,这取决于所选择区域的维度,及海拔高度,鉴于部分设备在海拔高度超过2500平米是,性能会受到影响,数据中心的选址时,应避免在海拔高度超过2500米的地区;3.对空气污染的注意,尤其对于空气里的硫化物(如二氧化硫、硫化氢)含量污染。4.不建议靠近高速公路,交通干道,铁路,飞机场,码头;这些区域都会产生硫化污染问题,且同时还要考虑在意外情况下的安全防护问题;5. 远离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环境;(包括化工厂,炼油厂,加油站,储油罐,弹药库,烟花生产厂等)6. 远离军事基地,演戏、实验

11、基地7.避开垃圾填埋、焚烧厂地,火力发电站等容易产生硫化污染的区域8.在开采(或预计开采)的矿山,会产生震动影响9. 避免在有民族矛盾、军事冲突、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地区及附近建设数据中心10.当数据中心建设在水源地时,还要考虑柴油发电机的储存燃油一旦发生泄漏时,不能外流污染水源11.地下水位关注,会影响往后地库(电缆槽,补水池)施工难度,成本和地库设施的寿命(二)配套设施数据中心的业务特点以及其质量和容量的要求,决定了数据中心对当地供电能力的要求,供电量必须保证充足和稳定。我们需要了解的因素包括:可用性在了解当地电力供应情况的同时,我们需要权衡备选地点是否有多个成熟的电网;成本因素我们还需要比较

12、各种电力成本。也就是说,每千瓦时的动力源的成本应该足够低;具备替代的能源决策管理层还需要考虑备选地点是否有诸如太阳能、风能、空气等可再生的能源,这将有助于企业打造更加绿色的企业形象。 双电源供电电对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就像水对鱼儿的重要性一样,一旦数据中心发生断电情况,若没有很好的备份供电系统,诸多设备承载的业务就会发生中断,给数据中心带来严重损失。现在的数据中心供电都要考虑冗余,确保用电可靠性。 供电方案这是传统数据中心普遍采用的供电方案,数据中心采用两套供电输入系统,一套市电,一套备用电,备用电可以是蓄电池或柴油发电机组,市电是主用供电系统,当市电故障时,通过ATS自动切换到备用电上,这样断电

13、故障不会对后端设备产生影响。高精度的UPS供电切换时间可以在30MS以下,可以满足绝大部分设备持续供电。(三)成本因素对于一个建设项目来说,成本必然是一个必须反复权衡的因素。成本涉及到当地规划及土地价格、房屋建筑价格、租赁和物业价格、网络通讯费用、用电价格、用水价格等多发因素。数据中心选址时,需要从通信基础设施的角度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光纤主干线路及其距数据中心选址的距离。这将有助于衡量从光纤主干线路到数据中心选址所需投资的确切数据;光纤类型,这会影响传输速度;所在地通讯服务运营商的类型及其支持的服务模式;延迟因素,传输和交付延迟时间也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四)政策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将有利于

14、一个基地气候的形成,促进客户的选择和落户。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物业税、企业税和销售税。(五)高科技人才环境人力资源主要包括:高校数据、IT人员数量,其他科技教育机构数量。主要考察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科技教育环境、交通便利条件、人力资源供应及水平等方面,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对各种社会资源的要求都非常高。1、人员配置:针对于不同的数据中心管理目标,相应的人员配置决策显然将会不同。对于C4 的数据中心,要求运维人员做到全年7X24 小时的值守。UI 在美国的数据统计表明,全天候的值守可以将数据中心故障的发生率降低50%,对于提升整体数据中心的可用性有相当大的影响。为了实现全天候的值守,

15、13个人的运维团队是最基本的配置,其中包括了数据中心机房经理1人,3名二线技术支持人员(覆盖电气、空调和弱电专业,可以在必要的时候顶替日常值班人员),1名运维主管以及8名一线的运维技术人员。8名一线的运维人员分为4个班组,采用8小时或者12小时一班进行轮值。在这8名运维人员中,每一班需要有至少一名资深人员,具备对于现场紧急情况进行快速处置的能力。当然,这13人的运维团队只是最基本的配置人数,随着数据中心功率和设备数量的增长,运维人员在各个专业也应该有相应人数的补充,从而与工作量相匹配。2、组织结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机房内所有活动的角色和他们的工作职责进行准确的定义;二是呈现各角

16、色之间的汇报关系以及运维团队与建筑工程、IT系统、安防系统之间的工作界面。对角色和职责的准确定义可以将工作内容细分到每个人身上,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各级之间的汇报关系是处理数据中心事件,尤其是紧急事件的方式依据,对不同等级的事件要明确上报的途径和终点。(六)社会及当地的人力资源条件主要考察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科技教育环境、交通便利条件、人力资源供应及水平等方面,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对各种社会资源的要求都非常高。六、区域发展倾向目前全国性的数据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这几个地区,北京是各行业主管机关的所在地,全国众多的主要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因此也是多数总部级数据中心的天然所在地。上海目前已经成为全国银行业数据中心的集中地,广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