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市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3.2.1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湘教版必修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2827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南宫市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3.2.1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南宫市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3.2.1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南宫市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3.2.1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省南宫市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3.2.1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湘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南宫市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3.2.1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湘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南宫市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3.2.1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湘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1 农业区位因素 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在第一节阐述“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相关理论基础上,对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学习,是上一节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并且为我们下一步学习工业等其他产业提供范例。因而对本单元内容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学习好本节内容尤为重要。2、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为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它们对农业生产和布局影响程度不同。而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农业生产条件,相应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即农业地域类型。由于本节内容多,概括性强,涉及面广,教学时要注意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

2、素及其发展变化,从而切身体会到农业生产因地制宜,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重要性。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农业区位因素。(2)教学难点: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农业区位因素,才能理解和掌握农业的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也是高考中简答题分析题的答题要点. 难点的依据:学生对农业方面的知识体验很少。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作为农村学生,应该说学习农业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当前的现实是,农村的孩子对待农业也一窍不通,根本不知道小麦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对于这种现状,作为教师

3、,不用着急讲书本上的知识,应该先丰富学生的农业知识,尤其是各种作物的习性。 2、教学方法: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案例教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 3、学习方法:本节课立足于学生活动和案例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取有用信息能力,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活动探

4、究法。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观念。2、过程与方法: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影响本地区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通过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四、教学过程教学纲要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农业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讲授新课(一)农业区位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自然因素: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劳动力

5、、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用学生熟知的地方作为案例,针对每个案例设问并引导学生总结影响农业区位的各个自然因素。最后通过知识运用及时巩固所学,并为突破重难点打下基础。海南、山东的熟制不同,说明热量的影响。新疆的水果,说明光照的影响。我国农业布局南稻北麦、东耕西牧,说明水分的影响。东北地区种植业和林业的分布,说明地形的影响。红壤与茶,黑土地与大豆说明土壤的影响。沙漠中绿洲的分布,说明水源的影响城市郊区农业的布局(市场)从“谷贱伤农”到“增产涨价”(政策)古今荔枝的消费人群(交通)太空玉米(科技)水稻种植、采茶等图片(劳动力)让学生列出影响农业生产的要素,并归类总结。尝试让学生构建本节课框架结构通过几

6、个案例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观念。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为突破重难点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三、随堂练习农业区位选择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四、追踪高考历年年高考中达到20分之多,让学生了解高考考查农业区位的主要切入点及设问方式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高考,贴近高考,在学习上更有的放矢。四、巩固小结让学生构建本节课框架结构加强本节知识联系五、板书设计采用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5、布置作业。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了

7、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课堂作业:课时作业十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例如:增加农业的概念和分类.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一)运用了直观演示法,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这部分知识学生具的生活体验少,也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二)组织

8、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案例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