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1908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吴忠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宁夏吴忠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宁夏吴忠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宁夏吴忠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宁夏吴忠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吴忠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吴忠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吴忠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中都含有高能磷酸键B.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相同C. 组成酶的基本单位之间都是通过肽键连接的D. 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组成成分【答案】B【解析】糖类、脂肪等均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均不含有高能磷酸键,A项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项正确;少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RNA,不含有肽键,C项错误;腺苷指腺嘌呤与核糖结合的产物,是构成ATP、RNA的组成成分,不是构成DNA的成分,D项错误。2. 下

2、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成嵴,有利于增大分解葡萄糖的酶的附着面积B. 叶绿体基粒由多个类囊体叠成,其上分布有光合色素和光反应的酶C. 中心体和核糖体都仅由蛋白质构成,他们都在有丝分裂中发挥作用D. 硅肺是一种溶酶体病,该病的根本原因是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答案】B【解析】【分析】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扩大了内膜的面积,有助于酶的附着和生化反应的进行;葡糖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中许多类囊体堆叠在一起形成基粒,基粒是光反应的场所,上面分布有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和催化光反应的酶;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构成,中心体由中心粒构成;硅肺是肺部吸入硅尘后,

3、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详解】A. 分解葡萄糖的酶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线粒体中没有相关的酶,A错误;B. 叶绿体基粒是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的结构,是光反应的场所,其上分布有光合色素和光反应的酶,B正确;C. 中心体是由中心粒组成的, 而中心粒则是由微管组成,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C错误;D. 硅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肺部吸入的硅尘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最终导引肺功能受损,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识记常见细胞代谢的

4、场所和过程,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硅肺病的病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 下列有关“探索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A. 格里菲思实验中死亡的小鼠体内都可分离得到R型活细菌和S型活细菌B. 艾弗里实验中加入“S型菌的DNA+DNA酶”的这组与只加“S型菌的DNA”组对照能更好地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是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了转化D.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促使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答案】A【解析】【分析】格里菲思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得到R型活细菌和少部分

5、发生转化的S型活细菌,单独注射S型活菌也会使小鼠死亡,但死亡小鼠体内无R型菌;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加入“S型菌的DNA+DNA酶”会使DNA水解,结果R型细菌没有发生转化,两组形成对照,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NA的水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由于S型细菌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R型细菌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所以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来区分S型菌和R型菌;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组装释放,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开来。【详解】A. 格里菲思实验中单独注射S型活菌也会使小鼠死亡,但死亡小鼠体内无R型

6、菌,A错误;B. 艾弗里实验中“S型菌的DNA+DNA酶”组与只加“S型菌的DNA”组形成对照,能更好地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C. R型菌和S型菌菌落形态不同,可通过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了转化,C正确;D. 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促使噬菌体的外壳与细菌分离,D正确。【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科学家的实验的步骤、实验结果等知识。4. 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S.M.stanley)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

7、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 捕食者的捕食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C.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不改变二者的基因频率D.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亙影响中共同进化【答案】C【解析】捕食者的存在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A项正确;捕食者淘汰了被捕食种群中的老弱病残个体,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项正确;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会改变二者的基因频率,C项正确;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各自发展了自己的特征,D项正确。

8、5. 植物体内有多种激素对各种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能给细胞传达促进生长的信息B. 秋天落叶中脱落酸的合成量增加既受基因调控也受环境影响C. 单侧光能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但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D. 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侧芽细胞的伸长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答案】A【解析】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A错误;秋天落叶中脱落酸的合成量增加,不仅受基因调控,还受环境的影响,B正确;单侧光能影响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但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正确;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侧芽细胞的伸长都

9、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如乙烯和高浓度的生长素都可以抑制侧芽生长,D正确。6. 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B. 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 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D. 曲线EF段,T细胞浓度上升是因为骨髄中造血干细胞快速分裂的结果【答案】B【解析】结合曲线图分析,由于HIV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AB段内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宿

10、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不是内环境,A错误;消灭HIV,一方面需要细胞免疫将胞内的HIV释放到内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体液免疫将内环境中的HIV通过与抗体结合而消灭的HIV,所以B正确;图中CD段时期,体内HIV逐渐增多,而T细胞逐渐减少,由于T细胞既要参与细胞免疫,也要参与体液免疫,所以随T细胞的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要大大降低,C错误;T细胞是在胸腺内产生并成熟,不是在骨髓,所以D错误。二、非选择题7. ATP酶复合体存在于生物膜上,其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侧的H+搬运到另一侧,并催化ATP的形成。下图表示ATP酶复合体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TP酶复合体具有的功能说明膜蛋白

11、具有_功能。图中H+从B侧运输到A侧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2)叶绿体中含有较多的ATP酶复合体,它分布在_。ATP酶复合体在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第_阶段的反应。(3)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结构与ATP相似的物质GTP(三磷酸鸟苷)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请从化学结构的角度解释GTP也可以供能的原因:_。【答案】 (1). 运输、催化 (2). 协助扩散 (3). 类囊体膜 (4). 三 (5). 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容易水解断裂,释放能量【解析】【分析】ATP酶复合体存在于生物膜上,其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一侧的H+搬运到另一侧,并催化ATP的形成,因此ATP酶复合体具有运输和生

12、物催化功能,主要分布于生物体内能够合成ATP的场所,如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等部位,据此作答。【详解】(1)ATP酶复合体具有的功能说明膜蛋白具有运输和催化功能。图中H+B较A侧多,H+从B侧运输到A侧需要载体蛋白,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2)叶绿体中的ATP酶复合体应分布在类囊体膜上;ATP酶复合体分布于膜上,因此可参与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3)GTP(三磷酸鸟苷)结构与ATP相似,则GTP也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断裂,释放能量,故GTP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点睛】本题结合ATP酶复合体考查物质运输、呼吸作用及ATP的结构

13、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以及对题干信息的获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8.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餐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其作用结果是_,该作用结果又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是_。(2)某些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高,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这类患者胰岛素靶细胞上可能缺乏_,血液中胰岛素含量高于正常人的原因是_。(3)人体细胞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有乙酰乙酸、-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糖尿病人血液中酮体含量往往偏高,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答案】 (1). 血糖浓度降低 (2). 负反馈 (3).

14、胰岛素受体 (4). 在高浓度血糖持续刺激下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多 (5). 血糖利用出现障碍,细胞分解利用脂肪增多【解析】【分析】健康人饭后一段时间,由于人体消化道的吸收作用,葡萄糖通过消化道壁的吸收慢慢进入了血液循环系统,因而人体血糖浓度会逐渐升高,但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液的中的葡萄糖会逐渐被分解、利用和转化,因而血糖浓度又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该作用结果又会通过反馈调节机制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某些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高,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说明血糖浓度高,胰岛素分泌也高,说明胰岛素分泌后并没有起作用,很可能是靶细胞中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而高血糖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导

15、致高胰岛素血症;同时,血糖的利用出现障碍,会导致机体增加利用脂肪的物质,导致血液中酮体偏高。【详解】(1)正常人餐后血糖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贮存、利用葡萄糖和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降低;该作用结果又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是负反馈。(2)某些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浓度高,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原因很可能是靶细胞上缺乏胰岛素受体;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高于正常人的原因是高浓度血糖持续刺激下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多。(3)糖尿病人血液中酮体含量往往偏高,原因是血糖利用出现障碍,细胞分解利用脂肪增多。【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知识的理解,掌握胰岛素的功能,并能够利用生物学原理解释激素分泌异常的相关疾病的原因。9. 某自然保护区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核心区是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演替规律和植被恢复途径的良好场所;缓冲区对核心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地带;实验区是保护区中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回答下列问题:(1)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