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疾病从饮食开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0844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1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治疾病从饮食开始.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防治疾病从饮食开始.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防治疾病从饮食开始.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防治疾病从饮食开始.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防治疾病从饮食开始.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治疾病从饮食开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疾病从饮食开始.(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治疾病从饮食开始 正常人 戴鼻饲管的人 啥时候我 也能那么 轻松? 同为女人,差距咋那么大呢? 呼吸机辅助治疗 癌肿晚期恶液质 “大头娃娃” 营养不良 韩国最火49岁健身女皇郑多燕,从超过70公斤 的臃肿身材,到如今49公斤的健美身材。 帅小伙变成了胖大叔 消化 代谢 吸收 排泄 营养营养 营养的概念 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 营营养素 脂肪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水 维生素、矿物质 膳食纤维 营养素 产能营养素 促进生长 组织修复 调节生理功能 碳水化合物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1克碳水化合物可产生4千卡热量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分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 水,不会加重肝肾负担,是最理想的能量来源

2、。 碳水化合物的来源 谷类:面食、大米和五谷杂粮 糖类:葡萄糖、白砂糖、水果糖等 水果类:苹果、梨、桃、桔子等 部分蔬菜:豆类、淀粉类 脂肪高热量的主要来源 1克脂肪可产生9千卡热量 若每日摄入过多,可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升高、增加胰岛 素抵抗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每日摄入量应少于 总热 量的10% 蛋白质需要每日摄入充足的食物 1克蛋白质可产生4千卡热量 蛋白质对人体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细胞更新有重要作用 我国的蛋白质膳食推荐量为1.21.5g/(kgd) 优质蛋白应占1/3,如鱼、海产品、瘦肉、低脂奶饮品等 肾功能损害患者(有显性蛋白尿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应在0.8g/kg体 重以下,并以

3、优质动物蛋白为主 粮谷类麸皮、 柑橘、苹果、 香蕉、洋白菜 、蚕豆 摄入量 来源主要作用 生理功能 有利于食物消化, 降低血清胆固醇, 预防胆石形成, 预防结肠癌、 防止能量过剩肥胖、 维持血糖正常水平 防治糖尿病 可溶性与非可溶性 膳食纤维 吸水、粘滞、 结合有机物、 细菌发酵 24g/d 为适宜 膳食纤维(纤维素) 维生素 维护生命的要素 分类:水溶性:B族、维生素C 脂溶性:A、D、E、K 食物来源:B族:粗粮、花生、蛋黄、口蘑、肉、动物内脏 维生素C:小白菜、油菜、西红柿、红枣等新鲜蔬菜水果中 维生素A:动物肝脏、鱼肝油、胡萝卜、辣椒、南瓜、玉米 叶酸:动物肝脏、水果、麦麸、蔬菜 维生

4、素E:小麦胚芽、大豆、花生、植物油 脚气病B1 坏血病Vc 夜盲症VA 矿物质 钾 钠 铁 钙 钙、镁、钾、钠、磷、氯 1.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2.维持水电解质和机体酸碱平衡; 3.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 4.构成体内生物活性物质,参与人体代谢。 人体消耗的能量都用来干嘛了? (1)基础代谢 (2)体力活动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4)生长发育 能量消耗的组成 基础代谢 维持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体力活动的消耗 人除睡眠外,要进行各种活动或劳动,通常各种体力活动 所消耗能量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15%30%。肌肉越发达 ,活动时消耗能量越多,体重超重者,做相同动作所需要能

5、量也越多。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人体在摄食过程,由于要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 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能量 散发。 生长发育能量消耗 原发性营养素摄入不足不良饮食 习惯、食物过精及社会因素 营养 缺乏 继发性营养素消 化、吸收、排泄 组织中 营养素 生物化学 的改变 功能性 改变 形态学 改变 临床症状疾病 营养相关性疾病发展过程 营养与疾病的相关性 1.热量摄取过多 糖 类 (五谷、根茎淀粉类、糖) 脂 质 (油脂类、花生、瓜子.) 蛋白质 (肉、鱼、豆、蛋、奶类.) 酒 精 (酒) 体重过重 肥 胖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生物圈二号” 因为粮食有限,所以限制

6、食物,却发现改善 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 2.高脂饮食 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罹 患率 胆固醇 三酸甘油酯 导致 动脉粥状硬化 高脂血症 体重过重 肥胖 癌症 转变为体脂肪 糖尿病 癌症 破裂游离斑块 内颈动脉斑块 总颈动脉 左前降支 右冠状动脉 血凝块 动脉内斑块 心肌梗塞 高脂饮食与癌症 大肠正常菌丛改变,将胆酸(盐)代谢为致癌物质或 致癌辅助物质。 大肠癌 乳癌 女性激素分泌失衡 脂肪吃过多 (尤其是动物性饱和脂肪) * 内脏类(脑、肝、肾) * 海产类 * 动物性脂肪 * 热量 3.胆固醇摄取或合成过多 心血管性疾病 (CVD) 4.蔗糖摄取过多 使胰脏细胞过度分泌胰岛 素,致

7、机能减退 糖尿病 甜食可口,易嗜 食过多热量 肥 胖 (饼干、甜品 、加糖饮料.) 4.蔗糖吃过多 蔗糖被口腔细菌分解 产生有机酸,蛀蚀牙 齿珐琅质 蛀牙 饮食不均衡 影响均衡 饮食的摄取 饼干、 甜品、 加糖饮料.牙痛 蔬果、纤维质食物 摄取减少 腹胀、痔疮、口臭、头痛、痤疮 憩室病、大肠癌 5.食物太精细 便 秘 降低肠道蠕动 白米饭 面包、蛋糕 果汁 少蔬菜 甜品 肉食 纤维质太少 5.纤维质太少 改变肠道菌群,分解胆酸 (盐)为致癌物质;延长毒 性物质与肠壁接触时间 大肠癌 6. 食盐、酱油、腌渍物、味精使用过量 增加钠和氯的摄取量 长期可能导致高血压 必要性 可行性 正确的饮食观念

8、每日各类食物的需要量 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 的摄入 食物来源:鸡、鸭、 鱼、肉、蛋、牛奶、豆 及豆制品 多种维生素具有防癌 抗癌作用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三、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四、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五、减少烹调油,吃清淡少盐膳食 六、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适宜体重 八、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九、如饮酒应限量 十、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十条建议 平衡膳食的含义 平衡膳食是指选择多种食物,经过适当搭配做 出的膳食,这种膳食能满足人们对能量及各种营养 素的需求,因而叫平衡膳食。 我们知道食物可分两类,一类是动物性食物

9、, 包括肉、鱼、禽、蛋、奶及其奶制品;另一类是植 物性食物,包括谷类、薯类、蔬菜、水果、豆类及 其制品、食糖类和菌藻类。不同种类食物的营养素 不同:动物性食物、豆类含优质蛋白质;蔬菜、水 果含维生素、矿物盐及微量元素;谷类、薯类和糖 类含碳水化合物;食用油含脂肪;肝、奶、蛋含维 生素A;肝、瘦肉和动物血含铁。 平衡膳食的营养特点 1.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总 能量的、蛋白质占 、脂肪占。 2.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谷类、薯类和淀粉食品构成, 控制食糖及其制品。 3.脂肪要以植物油为主,减少动物脂肪。脂肪中饱 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 间的比例一般为。 4.蛋白质中

10、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优质蛋白(动物蛋白 和大豆蛋白),若以氨基酸为基础计算,成年人每 日供给的蛋白质中,需要由必需氨基酸来供 给,以维持氮平衡,岁儿童需要有 ,婴儿需要有,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 5.维生素要按供给量标准配膳,有特殊需要者另外增 加,一般维生素、维生素、烟酸三者之间 的比例为较为合理。 6.膳食中钙磷比例也要适当,膳食中钙磷比例在 之间基本符合机体的吸收及发育,若维 生素营养状况正常时,不必严格控制钙磷比例。 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要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足够的热能维 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 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 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

11、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 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 生长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膳食纤 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 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 平衡膳食应符合以下条件: 1.膳食食物要多样化 现代营养学认为,合理膳食的食物构成,在每 天膳食中应含有五类基本食物。 (1)谷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 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矿物质、膳食纤维及族维生素,是热能的主要 来源。每天的进食量与热能需求、生活、劳动强度 有关,也受副食供给量的影响,一般从事中等劳动 的成年人,每天需要粮食克克。 (2)动

12、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 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族维 生素。 (3)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 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族维生 素。 (4)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 ,主要提供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 和胡萝卜素。在一个平衡膳食里,蔬菜是必不可少 的,否则就不能满足身体对某些维生素和无机盐的 需要,膳食纤维也将不足。成人每天最好能吃到 克克蔬菜。 (5)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 酒类,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不但能增加食物的香 味,还可提供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并促进脂溶 性维生素的吸收。 关于各类所占比例

13、,有人调查研究了营养与慢 性病之间的关系,认为不仅营养不足会影响人体健 康,而营养过剩也可以成为某些疾病的诱因,从而 提出平衡膳食以谷类、肉鱼乳蛋类、 油脂、其它的构成较为适宜。 2.要有合理的膳食制度 要合理按排一日的餐次,两餐之间的间隔和每 餐的数量、质量,使进餐与日常生活制度和生理状 况相适应,并使进餐与消化吸收过程协调一致。膳 食制度安排的适当,可以协助提高劳动和工作效率 。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正常情况下,一般每 日三餐比较合理,两餐的间隔以小时合适。 各餐数量的分配要适合劳动需要和生理状况,较适 宜的分配为:早餐占全天总热能的 ,午餐占全天总热能的,晚餐占全天总热能 的。 另外,

14、用膳时间应和生活工作制度相配合。合 适的膳食安排,科学的烹饪方法,能促进消化,引 起食欲。同时要保证清洁卫生,防止食物被污染, 并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如何吃好一日三餐 46 如何吃好一日三餐 什么是肥胖? 什么是肥胖? 肥胖(obesity)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贮存,表 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 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 状态。 肥胖的流行现状(WHO,2014.8) v世界范围内的肥胖比1980年翻一番。 v2008年约有14亿20岁以上的成人超重(35%),其 中,约有2亿男性和3亿女性肥胖(11%)。 v65%的国家人群超重肥胖导致的死亡超过正常人。

15、 v2013年约有4200万5岁以下超重/肥胖。 v肥胖是可预防的。 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 v所有年龄段、无论男女,超重和肥胖的比率都在上 升。 v肥胖对于体质的影响越来越大。 v据计算,引起我省成年人总体达标率下降的因素中 有33.8%是由于肥胖率增加导致的。 v2013年调查数据:全国超重人数32.4%,肥胖13.2% 。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卫生部疾病 控制司提示肥胖诱因 v 进食过量:膳食结构发生变换,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消费增加,能 量的摄入往往超过能量消耗。 v 体力活动过少:随着,智能化、机械化、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职业 性身体活动、家务事身体活动和交通往来身体活动减少,人群静息时

16、 间增加,静息代谢率降低,导致多余能量以脂肪形式存储! v 社会因素导致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社交活动等因素导致人员 生活方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诱发肥胖的发生。 v 遗传因素。 v 节俭基因学说:在食物匮乏的生活中, 可以帮助人类最大限度地将食物转化为 脂肪储存在体内,更容易生存下来,但 是在稳定富足的现代社会,却更容易囤 积脂肪而导致肥胖。 如何知道自己胖了? 肥胖的判断方法 v理想体重法 v体重指数法 v腰围、腰臀比法(中心性肥胖) v体脂百分比(生物电阻抗) v计算公式: (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v判断标准: 理想体重法: 肥胖情况数值变化 消瘦 -10% 正常-10%10% 超重10%20% 肥胖20% 理想体重=身高(cm)-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