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工程讲座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00194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水工程讲座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供水工程讲座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供水工程讲座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供水工程讲座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供水工程讲座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水工程讲座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水工程讲座解析(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水工程讲座 第一部分 水源选择及保护 第二部分 供水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 第三部分 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 管理模式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姚青云 Email: slxyqy 电 话:13895608259 第一部分 水源选择及保护 一、水源的分类及特点 水源分为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两大类 地表水源: 径流量大,旷化度、硬度和含铁锰量较 低的优点。但受自然条件和环境影响大,受 季节性影响大。 地下水源: 水质澄清、水温稳定、分布面广等特点 。卫生保护条件好。旷化度较高。 二、供水水源选择的原则 1、符合城市规划及工业总体布局要求,取水点一般 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的上游。 2、水量充沛可靠,

2、并考虑远期的变化和发展。 3、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关于水源 水质的要求。 4、工业用水水源水质应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5、尽量考虑与农业、水利综合利用。 6、取水、输水、净化设施安全经济。 7、施工、运转、维护方便。 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已于2006年12月29日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 联合发布。同时发布的还有13项生活饮用水 卫生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已于2007 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首次发布于1985年, 已实施了20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经过修 订,标准中的指标数量不仅由35项增至106项 ,还对原标准

3、的8项指标进行了修订,指标限 量也与发达国家的饮用水标准具有可比性。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 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集中 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二次供水卫生要求 、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 、水质监测和水质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的 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生活 饮用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 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 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 使用这些

4、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n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n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n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nGB 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nGB/T 17218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 评价 n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 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nCJ/T 206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nSL 308 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 n卫生部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 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活饮用水 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3.2 供水方式

5、 3.2.1集中式供水 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 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设施供水 。为用户提供日常饮用水的供水站和为公共场所 、居民社区提供的分质供水也属于集中式供水。 3.2.2 二次供水 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 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 供水方式。 3.2.3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 日供水在1000m3以下(或供水人口 在1万人以下)的农村集中式供水。 3.2.4 分散式供水 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 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 3.3 常规指标 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 质指标。 3.4 非常规指标 根据地区、时间

6、或特殊情况需要的生 活饮用水水质指标。 4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 4.1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保证用户饮用安全。 4.1.1 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4.1.2 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 健康。 4.1.3 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 体健康。 4.1.4 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4.1.5 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 4.1.6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表1和表3卫 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出厂水中消毒剂限值 、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消毒剂余量均应 符合表2要求。 4.1.7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 水质因条件限制,部分指标可暂按照表4 执行,其余指

7、标仍按表1、表2和表3执行 。 4.1.8 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 ,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感官性状和 一般化学指标可适当放宽。 4.1.9 当饮用水中含有附录A表A.1所列指 标时,可参考此表限值评价。 5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 5.1 采用地表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 应符合 GB 3838要求。 5.2 采用地下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 应符合GB/T 14848要求。 6 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 6.1 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要求 应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 位卫生规范执行。 7 二次供水卫生要求 二次供水的设施和处理要求应按照 GB 17051执行 8 涉及生活饮用水

8、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 8.1 处理生活饮用水采用的絮凝、助凝、消毒 、氧化、吸附、pH调节、防锈、阻垢等化 学处理剂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应符合 GB/T 17218要求。 8.2 生活饮用水的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和水 处理材料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应符合 GB/T 17219要求。 9 水质监测 9.1 供水单位的水质检测 供水单位的水质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9.1.1 供水单位的水质非常规指标选择由当地县级 以上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协商确定 。 9.1.2 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的采样点选择 、检验项目和频率、合格率计算按照CJ/T 206执 行。 9.1.3 村镇集中式供水单位

9、水质检测的采样点选择 、检验项目和频率、合格率计算按照SL 308执行 。 9.1.4 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结果应定期报送当地卫生 行政部门,报送水质检测结果的内容和办法由当 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商定。 9.1.5 当饮用水水质发生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当地供水 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9.2 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 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9.2.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定期对各类 供水单位的供水水质进行卫生监督、监测。 9.2.2 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由县级 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饮用水监督、监测 方案。 9.2.3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范围、项目

10、、频率由当地 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10 水质检验方法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应按照GB/T 5750执行。 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颁布机关: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 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 颁布时间:1989-07-10 实施时间:1989-07-10 发文文号:(89)环管字第201号 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作出了如下规定: 管理规定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防护 第三章 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防护 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的监督管 理 第五章 奖励与惩罚 第六章 附则 供水工程要满

11、足的三个基本要求: 水量: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 50282-98对城市用水量有 相 应的规定。 水质: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压:根据需要保证一定的水压 第二部分 供水工程设计基础知识 一、 供水系统的分类、组成和布置 (一) 供水系统的分类 1、按水源种类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2、按供水方式分为:自流、水泵、混合 3、按使用目的分为:生活、生产、消防 4、按服务对向分为:城镇给水和工业给水 (二) 供水系统的任务、要求和组成 1、供水系统的任务:取水、处理、输送、配 水 2、供水工程应满足的要求:水量、水质和水 压。 3、供水系统组成: (1) 取水构筑物 (2) 水

12、处理构筑物 (3) 泵站 (4) 输水管网 (5) 调节构筑物 (三) 供水系统的布置 1、统一给水系统 2、分质供水系统 3、分压供水系统 4、分区供水系统 (四) 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 1、城市规划的影响 2、水源的影响 3、地形的影响 (五) 乡镇供水工程的特点 1、用水单位众多而又分散 2、以生活用水为主,生产用水很少 3、用水时间相对集中 4、对供水保证性要求比较低 5、农村用水一般有考虑消防用水 6、水厂可以间歇运行 7、水厂建设标准较低 8、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技术力量薄弱 二、设计用水量 城镇供水系统的设计年限,应符合城镇的 总体规划,近远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一般 近期采用5

13、10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10 20年。 供水系统设计时,首先必须确定该系统在 设计年限内达到的用水量。 设计用水量的组成 (1) 综合生活用水 (2)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3) 消防用水 (4) 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5) 未预计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一) 用水量定额 1、居住区生活用水量定额 每一居民每日的生活用水量称为居 住区生活用水量定额,常按l/(人d)计 。居住区生活用水量定额按有关规定或 当政府的规定确定。在确定时要考虑人 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发展情况 。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定额 (1)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定额 (2) 工业企业的职工生活用水量和淋浴用

14、水量定额 3、公共建筑用水量定额 是指旅馆、医院、浴室、洗衣房、 餐厅、剧院、学校等的用水量。 4、村镇供水要考虑牲畜的用水量 5、消防用水定额 6、市政用水量定额 道路浇水、绿化用 水 (二) 城镇总体规划中用水量的估算 1、生活用水量估算 按城镇人口数与拟定的远期、近期生活 用水量定额进行计算。所拟定的远、近期用 水量定额,应尽量做到有所依据。 2、工业用水量估算 可采用“单位产品耗水量法”、“生产、 生活用水比例计算法”、“单位产值耗水量法” 、“用水量增长法”等计算方法。 3、市政用水量 4、公共建筑用水量 5、对农村用水要考虑养殖业的用水 6、未预见水量 7、水厂自用水量 三、供水系

15、统的水压关系 1、无水塔的管网 2、网前水塔的管网 3、对置水塔的管网 城市地形离二级泵站越远越高时,水塔 应放在管网末端,形成对置水塔的管网系统 。当供水量大于用水量时,多余的水流入水 塔。当用水量大于供水量时,水塔可供给用 户。 4、网中水塔的管网 如水塔靠近二有泵站,且泵站供水量大 于泵站和水塔间用户的用水量时,情况类似 于网前水塔。当水塔离泵站较远时,以致泵 站供水量不够泵站和水塔间用户的用水量时 ,必须由水塔供给一部分水量,这时情况类 似于对置水塔。 四、城镇供水管网的规划设计 (一) 供水管网的布置 1、输水管 从水源到水厂或从水厂到配水管网的 管线,因沿线一般不接用户管,主要起转

16、 输水量的作用,所以叫输水管。 输水管线的选择与布置要求 n保证供水不间断,尽量做到线路最短。 n管线走向,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沿现有道路 或规划道路敷设。 (3) 输水管应尽量避免穿越河谷、重要铁 路、地质条件差的地段。 (4) 充分利用地形,优先考虑重力输水或 部分重力输水。 (5) 高点要高排气阀 (6) 低点要设排水阀 2、配水管网 配水管网是指将输水管线送来的水 ,配给用户的管道系统。 3、配水管网的布置形式 n树状网 管网布置呈树状向供水区延伸,管径 随所供给用水户的减少而逐渐变小。 优点:长度较短,构造简单,投资较省。 缺点:安全可靠性差 ,末端管线水质易变坏 。 适用条件: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小城镇和小型工 业企业中 。 (2) 环状网:管线中水流四通八达,当部分管 线损坏时,断水的范围较小。 (二) 供水管网各管段的计算流量 确定各管段计算流量的目的,在于 依此来选取管径,进行水力计算。 1、沿线流量 2、节点流量 3、管段计算流量(设计流量) 对树状管网从供水终点流量开始计 算 ,先求出这一节点各管段的计算流 量,再依次向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