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 第九章1 (1)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0147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学 第九章1 (1)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逻辑学 第九章1 (1)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逻辑学 第九章1 (1)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逻辑学 第九章1 (1)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逻辑学 第九章1 (1)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学 第九章1 (1)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 第九章1 (1)讲解(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论证第一节论证概述一、什么是论证论证就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去确认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论证包括证明和反驳。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真实性的思维过程是证明。如:喜马拉雅山脉在过去地质年代里曾经是海洋地区。因为地质学已经证明,凡是有水生物化石的地层,都是地质史上的海洋地区。地质普查探明,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层中遍布了珊瑚、苔藓、海藻、鱼龙、海百合等化石。因此可以得知,喜马拉雅山脉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曾经被海洋淹没过。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判断虚假性的思维过程是反驳。例如:有人认为电脑比人脑强,将取代人脑,甚至统治人类,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思维模拟或人工智能毕竟是机械、物理的

2、过程,它没有社会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的功能都是人设计和给予的。因此,思维模拟只是人的思维活动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它是人的意识物化的一种表现。由此可见,尽管电脑的某些功能可以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但它不能完全取代人脑的思维,更不能反过来统治人类。二、论证的构成无论是证明还是反驳,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部分组成。1.论题是指论证所要确定其真实性或虚假性的判断,它是论证的主题和核心。注意:论题不能是确知为假的判断。2.论据是论证的根据和支柱,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判断。论据是告诉人们:用什么来论证。可以做论据的判断有两类:一是有关已被证实的事实情况的判断;二是有关的科学定义、公理、

3、定理的判断,它们是为实践所证明的对事物本质或规律的正确反映。事实论据摆事实理论论据讲道理论据基本论据非基本论据(需再提供支撑论据)论据真实性关联性独立性论据三性3.论证方式是论题与论据之间的联系方式。论证方式告诉人们:怎样进行论证,即论据怎样论证了论题,或者说由论据论证论题时用了什么推理。凡是有水生物化石的地层都是地质史上的海洋地区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层中有水生物化石所以喜马拉雅山脉曾经是海洋地区。论题灵魂论据血肉论证方式骨架、脉络论证三、论证的规律充足理由律1.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在论证过程中,一个判断被确定为真,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加以保证。逻辑表达式:A真,因为B真,且B能必然推出A。“A”表示

4、在推理中被确定为真的判断(通常称之为“推断”,即结论)。“B”表示用来确定“A”真的一个或一组判断(通常称之为“理由”,即前提)。在一个推理过程中,理由“B”真,并且能够必然推出推断“A”,那么,“B”就是“A”的充足理由。充足理由律有两层含义:一是推断必须有真实的理由。二是理由与推断之间必须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充足理由律要求人们思想的得出具有论证性。2.违反充足理由律要求的逻辑错误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虚假理由”和“推不出”。例1:“宇宙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因为,宇宙是上帝创造的,而上帝创造的东西在时间上是有一定开端的。”例2:火星上肯定有生物。因为,火星上有许多条件和地球是相同的。四、

5、论证的作用1.论证是提出科学假说的重要手段。任何科学假说的提出,都是在事实材料和已知科学原理的基础上,通过逻辑论证实现的。只有经过论证的假说,才有可能不被看作盲目猜测,而成为探索真理的阶梯。2.逻辑证明是实践证明的辅助工具。实践的触角一时伸展不到的方面,我们可以作逻辑判断。居里夫人发现镭,伽利略推翻“物体下落其重量与速度成正比”的论断,都曾受益于逻辑证明,但最终验证还得靠实践。3.论证有助于人们传播真理,批驳谬误。对于已经探求到并检验了的真理,有些人可能并未认识到,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让真理为人们所普遍知道并接受,在传播真理时,就需要通过论证,使其令人信服。同样,没有充分的论证来揭露、

6、批驳谬误,就不能清除其影响。第二节证明证明就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真实性的思维过程。证明可以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分类,根据证明过程中所用推理形式的不同可划分为演绎证明、归纳证明和类比证明,根据证明是否直接从论据的真实性推出论题的真实性,证明可分为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一、演绎证明、归纳证明和类比证明1演绎证明:就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所作的证明。它常表现为用一般性原理作为论据来确定某一特殊论题的真实性。如,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写道:科学的东西,随便什么时候都是不怕人家批评的,因为科学是真理,决不怕人家驳。再如高名凯在语言论这部著作中,为证明“在阶级社会里,语言也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个论

7、题,讲了下面一段话:那末,在阶级社会里,语言是不是有阶级性呢?如果语言有阶级性,那末,语言的产生、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死亡和语言的结构就要受阶级的制约,而不是受全民社会的制约。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语言都要随着全民社会单位的形成而形成,随着全民社会单位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全民社会的死亡而死亡,随着全民社会而有统一的语言结构,从来也不随着阶级的兴亡而兴亡,随着阶级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语言结构。2归纳证明:就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所作的证明。归纳证明所用的推理形式可以是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如前面课堂上所证明的在三段论推理中,“两特称前提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如:青壮年时期是科学家出成果

8、的黄金时代。马克尼发明无线电通讯时,才21岁;牛顿创立微积分时,才23岁;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时,才26岁;爱迪生发明电灯时,才27岁;瓦特发明蒸汽机时,才28岁。再如: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在一九一七年俄国二月革命以前,俄国国内究竟哪一方面拥有真正的力量呢?从表面上看,当时的沙皇是有力量的;但是二月革命的一阵风,就把沙皇吹走了。归根结蒂,俄国的力量是在工农兵苏维埃这方面。沙皇不过是一只纸老虎。希特勒不是曾经被人们看作很有力量的吗?但是历史证明了他是一只纸老虎。墨索里尼

9、也是如此,日本帝国主义也是如此。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3类比证明:就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所作的证明。例如:伽利略通过比较木星的卫星系和太阳系一些类似关系而科学地说明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即:它们都是一个巨大的星体同一些小得多的星体体系联结在一起;所有的小成员都几乎是在一个平面上旋转。在木星系中,有一个最大的星体位于星系的中心,因此,在太阳系中也有一个体积最大的星体位于行星运动的中心。注意:因为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所以类比证明并没有最后完成对论题的证明。要真正证明论题,往往还要配以演绎证明。二、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1直接证明:就是用论据的真实性直接确认论题的真实性。例如:实践不仅

10、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惟一的标准。毛泽东认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门德列捷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在三百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中心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

11、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2间接证明:就是由确认另一个或一些判断的假来确认论题的真。间接证明分为两种:(1)反证法:通过确认论题的矛盾判断(即反论题)的假从而确认论题的真。过程是:论题A;反论题非A;证明非A假,所以,A真。例如,毛泽东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一文中曾论述道:“为了同敌人作斗争,我们在一个长时间内形成了一个概念,就是说,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也就是说在整体上我们一定要藐视它,在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上我们一定要重视它。如果不是在整体上藐视敌人,我们就

12、要犯机会主义错误。但是在具体问题上,在一个一个敌人的问题上,如果我们不重视它,我们就要犯冒险主义的错误。”(2)选言证法:将论题作为选言推理的选言前提的一个选言肢,并运用否定肯定式,由确认其他选言肢为假,从而确认论题为真,这样的间接证明方法就叫选言证法。过程是:论题;或或或;非、非,所以,。例如: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论证过“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的惟一来源”。毛泽东同志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第三节反驳一、反驳及其特点反驳也是一种论证。这种论证是用已

13、知为真的判断去确认另一个判断的虚假性。但反驳显然不能等同于证明,从意图来讲,证明是“立论”,反驳则是“破论”。就与其他论证的关系来讲,证明可以是单一论证,而反驳则是针对于另一论证的论证。二、反驳的手段1.反驳论题:就是推翻对方论题。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驳斥了哥达纲领中的一个论题“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马克思在批判它时指出:“属于社会一切成员”也属于不劳动的成员吗?那么,“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又在哪里呢?只属于社会中劳动的成员吗?那么社会一切成员的“平等的权利”又在哪里呢?又如:有人说“有些法律没有阶级性”,这话是不对的。因为,一切法律都是有阶级性的,从历

14、史上看,奴隶社会的法律是体现奴隶主统治阶级意志的,封建社会的法律是体现封建统治阶级意志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是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社会主义法律是体现无产阶级意志的,所以,一切法律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因而是有阶级性的。再如:有人认为“语言是上层建筑”,这是不对的。因为凡是上层建筑都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变革;而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它的发展和变革并不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语言不是上层建筑。2.反驳的论据:就是指出对方论据虚假或不可靠。例如:林肯曾为老朋友的儿子小阿姆斯特朗辩护。原告方面的证人福尔逊发誓说在十月十八日晚上十一点亲眼看到小阿姆斯特朗开

15、枪打死被害人。并说当时自己在草堆后面,小阿姆斯特朗在西边的大树下,相距二、三十米,因为当时月光很明亮,而且正照在小阿姆斯特朗的脸上,所以看得很清楚。法庭判定小阿姆斯特朗有罪,就是根据这些证词。林肯指出,这个证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证词完全是虚假的。他说,十月十八日那天是上弦月,十一点钟的时候月亮已经下山了,哪里会有月光呢?退一步说,也许证人把时间记错了,提前一些时候,月亮还没下山,但那时月光应该是从西边向东边照射的,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脸面向草推,脸上是不可能照到月光的,证人怎么可能从二、三十米以外的草堆旁看清被告的脸呢?证人福尔逊捏造的证词被彻底戳穿了。法庭则宣告小阿姆斯特朗无罪。

16、又如古今谭概.塞语部记载了北宋年间范景仁和苏东坡的一场辩论:范蜀公不信佛,苏公常求其所以不信之故,范云:“平生事,非目见即不信。”苏曰:“公亦安能然哉?设公有疾,令医切脉,医曰寒,则服热药;曰热,则服寒药;公何尝见脉而后信之?”范景仁不信佛。苏东坡问他为啥不信,范景仁说,只要不是我亲眼见到的事我就不信。苏立刻抓住这句话的破绽,用医生看病的例子来反驳他。苏东坡的反驳是机智而有力的。范根本无法答复,因为人的知识并不是专靠视觉器官接触外物而得到的,哪能说不是亲眼见到的事就不能相信呢?可是苏的反驳只是驳倒了范所提供的论据,并没有驳倒范的“不信佛”的论题。3.反驳论证方式:指出对方论证方式存在问题。例如:1959年11月27日,前印度总理尼赫鲁信口开河,诬蔑中国由于人口多而威胁别国安全。他说:“中国,大量的人口,人口的增加比广大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要快很可能造成很危险的局势,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