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痕迹检验.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99024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具痕迹检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工具痕迹检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工具痕迹检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工具痕迹检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工具痕迹检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具痕迹检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具痕迹检验.ppt(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工具痕迹学 吴亚敏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工具痕迹学 一、工具痕迹概述 二、工具痕迹的形成 三、工具痕迹的类型和特征 撬压、打击、擦划、钳剪、刺切、割削 四、工具痕迹的寻找、确定和分析 五、工具痕迹的采取、记录 六、工具痕迹的鉴定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一、工具痕迹 二、工具痕迹学

2、三、工具痕迹检验 第一章 工具痕迹概述 概念、研究对象 定义、特点 依据、作用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一章 工具痕迹概述 一、工具痕迹 (一)定义:作案人持械破坏(侵害) 客体时,在接触部位引起的变形。 1、具备痕迹学三要素:造痕体、承痕体、 作用力; 2、塑性变形 3、立体痕迹:长、宽、高、斜度、坡度等 人 工 具工具痕迹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

3、持的。 第一章 工具痕迹概述 一、工具痕迹 (二)特点: 1、多发性 2、多变性 3、立体性 4、微量物质多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二、工具痕迹学 (一)概念:研究案件现场上工具痕迹的 形成及其变化,工具痕迹的类型、特点 ,分析利用工具痕迹的方法以及检验鉴 定的一门刑事技术学科。 第一章 工具痕迹概述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一章 工具痕迹概

4、述 二、工具痕迹学 (二)研究对象: 1、工具痕迹的形成情况; 2、工具的功能、结构、性能、成分及其特 征的类型、质量; 3、客体的机械性能和反映能力。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一章 工具痕迹概述 三、工具痕迹检验 运用痕迹检验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观 察案件中的工具痕迹,研究确定工具痕 迹与案件的事实以及与相关物的关系的 一种技术手段和司法鉴定工作。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

5、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一章 工具痕迹概述 三、工具痕迹检验 (一)依据: 1、符合证据的基本特征 (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2、具备同一认定的基础 (特定性、稳定性、反映性)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一章 工具痕迹概述 三、工具痕迹检验 (二)作用: 1、分析作案手段 2、分析作案人的职业、特点 3、根据现场工具痕迹串并案件 4、根据现场工具痕迹揭露伪造现场 5、推断作案工具的种类 6、认定作案工具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

6、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一、作用力 (一)力的产生者 力的转换者 力的表现者 人 工具痕迹 工具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一、作用力 (二)类型:肌力、 外力、内力(应力) 身体资源 化 学 能 机械能或力 运 动 肌肉活动 神经系统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

7、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一、作用力 (二)类型:肌力、 外力、内力(应力) 1 、分类:撬压、打击、擦划、钳剪、 刺切、割削等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大小、方向 、作用点。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一、作用力 (二)类型:肌力、 外力、内力(应力) 、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客体内各质点 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简称内力。 、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

8、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二、造痕体(工具) (一)工具的分类 1、按取用的时间、地点分类 : 预先备带 就地取材 2、按工具的用途分类: (一般工具、专业工具、特殊工具、替代工具 ) 3、按工具的功能分类: 4、按组织成分分类: 注意:军用特种工具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二、造痕体(工具) (二)工具的特征 1 、外部特征:式样、规格、牌号、凸凹特征; 2 、特征的来源

9、: 生产加工(机械加工、手工加工) 使用过程(崩损、磨损、缺角等) 自然腐蚀(铁锈等) 3 、特征的稳定性: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重 要特征相对稳定不变的性质。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三、承痕体(被破坏客体) (一)类型: 1 、金属客体: 2 、木质客体: 3 、人的肌体和骨质客体: 4 、其他(玻璃、橡胶、塑料、皮革、 纺织物、土质等)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

10、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三、承痕体(被破坏客体) (二)客体机械性能与痕迹反映: 弹性与塑性、强度、刚度、硬度 韧性、脆性等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四、工具与客体的接触关系及两类痕迹 (一)工具与客体的接触关系 、接触部位(点、线、面) 、接触过程(起始、中间、终止) 、接触状态(切划、印压)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

11、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四、工具与客体的接触关系及两类痕迹 (二)两类痕迹 、线条状痕迹:工具与客体在相对切划状 态下形成的痕迹。 痕迹结构: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四、工具与客体的接触关系及两类痕迹 (二)两类痕迹 2 、凹陷痕迹:工具与客体在印压状态下形成 的痕迹。 痕迹结构: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

12、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三章 工具痕迹的类型及特征 第一节 撬压痕迹 一、杠杆作用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一节 撬压痕迹 一、杠杆作用 (一)机理:三点两臂 力点、支点、重点 (二)杠杆作用的特点: 、静加载,迎合了作案人心虚怕出声 的犯罪心理; 、省时省力,工具破坏作用大; 、破坏对象多,现场出现的多。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一

13、节 撬压痕迹 二、撬压痕迹的特点及类型 (一)特点:一次撬压形成两个痕迹, 两两对应,方向相反。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一节 撬压痕迹 (二)类型 、扩缝撬压 、折离撬压 、扭转撬压 、夹持撬压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一节 撬压痕迹 三、常见撬压工具及其痕迹 (一)一字型螺丝刀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

14、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一节 撬压痕迹 三、常见撬压工具及其痕迹 (一)一字型螺丝刀 、一般特征:螺丝刀的大面、小面的形 状,刀口的宽度与厚度,旋杆的粗细。 、个别特征:生产时留下的小砂眼、凸 凹点,加工时留下的卷边、细沟纹,砂 轮加工的磨痕,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磨损 、缺角、卷刃、缺口、裂纹等。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一节 撬压痕迹 三、常见撬压工具及其痕迹 (一)一字型螺丝刀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

15、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一节 撬压痕迹 三、常见撬压工具及其痕迹 (二)钢丝钳 、规格与式样 、各部分名称 、夹持面加工特征 、夹持面形成的痕迹特征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一节 撬压痕迹 三、常见撬压工具及其痕迹 (二)钢丝钳撬压痕迹特征 、种类特征:钳顶的宽窄与形状、侧边 的宽窄与形状、齿纹的宽窄数量; 、个别特征:钳顶边缘凹凸点的位置、 形状,前后平台边缘与

16、顶部的凹凸点 的形状位置,使用中形成的磨损、缺 口、崩裂等。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一节 撬压痕迹 三、常见撬压工具及其痕迹 (三)剪刀: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一节 撬压痕迹 四、不同客体上撬压痕迹的反映 (一)金属客体 (二)木质客体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一、碰撞作用 工具与客体在碰撞 作用下,在客体的接触 部位 产生塑性变形或 破坏而形成的痕迹,称 为打击痕迹。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