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销售知识分享-演讲篇.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8972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5.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杀菌剂销售知识分享-演讲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杀菌剂销售知识分享-演讲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杀菌剂销售知识分享-演讲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杀菌剂销售知识分享-演讲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杀菌剂销售知识分享-演讲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杀菌剂销售知识分享-演讲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杀菌剂销售知识分享-演讲篇.(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杀菌剂产品知识销售分享 推广经理:张承乾 电 话:18575220078 2016.1.11 推广经理概念? 经作区靠哪类产品上量? 销售杀菌剂靠的是什么? 集团公司优势产品资源是什么? 目录 植物病害简述 植物真菌性病害基本知识 杀菌剂基本知识 产品 卖产品还是卖营销 杀菌剂销售注意事项 植物病害基本知识 1.概念与术语 植物病害:外界因素及有害生物、超过忍耐限度 、形态及生理活动异常 植物病理学:病害原因、病害发生规律、植物与 病害生物相互作用、病害控制 病害三角:病原生物、寄主、环境条件 病状:植物自身表现出来的,萎蔫、变色、坏死 、腐烂、畸形等 病症:在植物上表现出的病原生物的结构,丝

2、状 物、霉状物、菌脓、流胶等 症状:病状+病症 病状病症图片 病状 病症 2.病原种类 非生物因素:环境条件、药害、缺素、遗 传等 生物因素:种类多,分属5界 动物界:线虫、鞭毛虫 植物界:寄生藻 菌物界:真菌门5个亚门的真菌 原核生物界:真细菌、支原体 病毒界:病毒与类病毒 病原种类 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3.病害类型 根据病因的不同,分为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 病害。 根据侵染生物的不同侵染病害分为以下几类: 真菌病害 细菌病害 病毒病害 线虫病害 原生动物引起的病害 植物病原真菌 1.真菌特点 营养体简单,多数为菌丝体,少数为原生 质 繁殖方式多数为产生各种类型孢子 各种菌丝体与孢子图片 菌

3、丝体孢子 2.真菌分类 根据菌丝体与孢子的不同,将真菌分为以 下5个亚门: 鞭毛菌亚门:无隔菌丝或单细胞,游动孢 子,卵孢子与休眠孢子囊 接合菌亚门:无隔菌丝,孢囊孢子,接合 孢子 子囊菌亚门:有隔菌丝或单细胞,子囊孢 子 担子菌亚门:有隔菌丝,担孢子 半知菌亚门:有隔菌丝或单细胞,无有性 阶段 3.鞭毛菌亚门 卵菌纲:可引起多种作物霜霉病、晚疫病及霜 疫霉病 4.接合菌亚门 引起的植物病害较少,主要有甘薯软腐病, 是由匍枝根霉引起的。 5.子囊菌亚门 子囊菌根据有性阶段的特点分为6纲: 半子囊菌纲: 不整囊菌纲: 核菌纲:各种作物白粉病、赤霉病 腔菌纲:黑星病 盘菌纲: 虫囊菌纲:均为节肢动

4、物寄生菌 6.担子菌亚门 根据担子果有无及类型可分为3个纲: 冬孢菌纲:主要寄生于植物,引起多种作物 锈病及黑粉病 层菌纲 腹菌纲 7.半知菌亚门 主要包括有性阶段少见或不重要的子囊菌 与担子菌 根据无性阶段形态分为以下3个纲: 芽孢纲: 丝胞纲:可引起作物白粉病、灰霉病、黄 萎病枯萎病、立枯病 腔胞纲:炭疽病 侵染过程 1.病原物侵染 病原物的侵染是一个连续过程通常分为侵 入、潜育与发病三个阶段 侵入期: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 潜育期:寄生关系到表现出症状 发病期:植物表现出症状之后 病原物侵染之前,与寄主有一段接触期, 是病原物接触寄主,到达侵染部位,产生 可侵染的结构的一段时间。

5、2.侵入途径 三种:自然孔口、伤口、直接侵入 真菌:自然孔口(气孔、皮孔)、伤口 影响侵入的条件:湿度、温度及光照 病原物传播途径 真菌:气流、雨水传播 细菌:雨水、昆虫 病毒:生物介质 线虫:土壤、水流传播 真菌病害诊断与防治 1.病害诊断步骤 (1)症状识别与描述 (2)既往病史与有关档案 (3)采样检查 (4)专项检查 (5)逐步排除得出结论 重要的鞭毛菌病害 1.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白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等 以上几种霜霉病的病原要求稍低的温度和较高 的湿度,2025 有利于发病及蔓延,在 28以上可抑制发病及扩展。春、秋两季凉 爽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霜霉病的流行。 公司防治药剂:30%

6、烯酰甲霜灵WDG+75%百 菌清WP 霜霉病识别 主要为害叶片。叶 片被害时,初期在 叶正面产生淡绿色 的病斑,水渍状边 缘不清晰。病斑逐 渐扩大,色泽由淡 绿转为黄色至黄褐 色,并受叶脉限制 而成多角形或不规 则形,在叶片背面 的病斑上出现白色 霉层 2.(晚)疫病 疫病: 马铃薯晚疫、番茄晚疫病(早疫病不是鞭毛菌 )烟草疫病(黑胫病)、辣椒疫病、西瓜疫病 等 以上2种病原物要求稍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 ,发病及扩展的最适温度为2225 。 防治要点:30%烯酰甲霜灵WDG+75%百菌清 WP 重要的子囊菌及半知菌病害 1.白粉病 麦类、花卉、瓜果、蔬菜上的白粉病都是有白 粉目病原菌引起的,可

7、造成叶片枯黄、影响光 合作用。 白粉病菌白粉病在1025均可发生,对空 气相对湿度要求不严格。在高温干旱与高湿条 件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及感病的寄主极 易流行。 防治:70%甲硫乙嘧酚WP、40%苯甲戊唑醇 SC、26%苯甲嘧菌酯SC 白粉病的识别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 开始形成黄色小点,而 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 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 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 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 ,叶片背面比正面多。 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 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 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 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 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 成叶片早衰。 半知菌 灰霉病 重要的担子菌病害 锈病 锈病分布广且危害性大,多见于

8、禾谷类作 物、豆科植物和梨等,由半知菌锈菌目真 菌引起。 秋冬、春夏雨水多,感病品种面积大,菌 源量大,锈病就发生重。 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背或叶面产生黄 褐色或淡黄色小点,后期病斑中央突起呈 暗褐色,即夏孢子堆,周围有黄色晕圈, 表皮破裂后散发出红褐色粉末状夏孢子, 严重时整张叶片布满锈褐色病斑。 锈菌识别 农药杀菌剂 一、杀菌剂的概念 二、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三、杀菌剂的特性分类 四、杀菌剂的作用机理分类 五、杀菌剂的分子结构分类 杀菌剂 农药杀菌剂是一类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 剂.凡是对病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 用但又不防碍植物正常生长的药剂统称为 农药杀菌剂。 作用方式 作 用 方

9、式 保护性杀菌剂 治疗性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种类 保 护 性 杀 菌 剂 种 类 硫及无机硫化合物 铜制剂 有机硫化合物 酞酰亚铵类 抗生素类 其它类 如硫磺悬浮剂,固体石硫合剂 波尔多液,铜氨合剂 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 克菌丹、敌菌丹和灭菌丹 井冈霉素、灭瘟素、多氧霉素 叶枯灵、叶枯净、百菌清、禾穗宁 内吸性传导剂传导方式 内 吸 性 传 导 剂 传 导 方 式 向顶性传导 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 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 、顶芽及叶类、叶缘。目前的 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 向基性传导 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 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 ,目前此类内吸 性杀菌剂较少

10、双向传导 三乙膦酸铝 内吸性杀菌剂分类 内 吸 性 杀 菌 剂 分 类 苯并咪唑类 苯菌灵、多菌灵、噻菌灵、硫菌灵与甲基硫菌灵 二甲酰亚胺类 异菌脲、乙烯菌核利 有机磷类 稻瘟净、异稻瘟净、三乙膦酸铝 苯基酰胺类 甲霜灵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 十三吗啉、嗪氨灵、丁赛特、甲菌啶和 乙菌啶、抑霉唑和咪酰胺、三唑醇和三 唑酮 注:从化学结构上看,他们分别属于吗啉、吡啉、吡啶、嘧啶、咪 唑、1,2,4-三唑类化合物。甾醇合成抑制剂类农药杀菌剂兼具保 护作用和治疗作用,杀菌谱较广。 杀菌剂按照杀菌原理分类 杀 菌 剂 甲基甾醇合成抑制剂 甾醇合成抑制剂 多作用点杀菌剂 细胞色素C还原酶破坏类酯类和膜的合

11、成抑制剂 线粒体呼吸抑制剂 细胞有有丝分裂抑制剂 破坏RNA聚合酶,核酸合成抑制剂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 细胞壁分解酶抑制剂 其他 杀菌剂按照分子结构分类 杀 菌 剂 按 照 分 子 结 构 分 类 三唑类杀菌剂 吗啉类杀菌剂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 苯类和酞酰亚胺类杀菌剂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苯胺类杀菌剂 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 酰胺类杀菌剂 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 其他结构类杀菌剂 戊唑醇 通用名:戊唑醇 用途:该品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用 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 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 腐病、赤霉病,黑

12、穗病及种传轮斑病等。 作用特点: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 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 长。该品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 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 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其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 化,使得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杀死病菌。 苯醚甲环唑 通用名称: 苯醚甲环唑 作用方式内吸性杀菌,具保护和治疗作用。 产品特点: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比较高的 ,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 病、白腐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条锈 病、赤霉病等 作用机理:苯醚甲环唑具有保护 、 治疗和内吸活性,是

13、 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 , 抑制细胞壁甾醇的生物合成,阻 止真菌的生长。杀菌谱广, 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 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 防治对象 对子囊亚门 , 担子菌亚门和包括链格孢属 、 壳二抱属 、 尾孢霉属 、 刺盘抱属 、 球座菌属、 茎点霉 属 、 柱隔孢属 、 壳针孢属 、 黑星菌属在内 的半知菌 , 白粉菌科 ,锈菌目 和某些种传病原茵有持久的保护和治 疗活性 , 同时对甜菜褐斑病, 小麦颖枯病 、 叶枯病 、 锈病和 由 几种致病菌引起的霉病 , 苹果黑星病 、 白粉 病, 葡萄白粉病, 马铃薯早疫病 , 花生叶斑病 、 网斑 病等均有较好的 三唑类杀菌剂的安全及活性 三唑类药物

14、的安全性(由高到低)为 : 苯醚甲环唑、己唑醇、氟硅唑、戊唑醇、 丙环唑、腈菌唑、三唑酮 而活性方面 (由高到低)为: 氟硅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 、 己唑醇、腈菌唑、三唑酮 苯醚甲环唑的安全高效的优势比较明显 全品: 通用名称: 40%苯醚戊唑醇SC 规格: 18g*50*8; 100g*50 全品特点之一 产品组分:20%苯醚甲环唑+20%戊唑醇 剂型:悬浮剂(SC) 组分特点:由两个内吸作用强的三唑类杀 菌剂复混而成,三唑类杀菌剂的特点为保 护、治疗兼备,持效期长 产品优点:公认效果,杀菌谱广,证件唯 一,防病增产,互补增效 内吸传导性强、治疗效果明显 全品特全品特 点点 之之

15、二二 对已发病害治疗效果好,速度快。 全品是由两种互补杀菌剂配制成的。苯醚甲环唑施用后2小 时内,被植株茎叶迅速内吸,并通过植株内输导组织向上传 导,能有效地控制病斑扩展;戊唑醇则传导较慢,有较长的 持效活性,有效保护期长达15-30天。 全品特点三 安全性比单纯戊唑醇高一倍 苯醚甲环唑快速锁定抑制病菌活动同 时结合戊唑醇快速杀菌抑菌,互补性强 防治效果是43%戊唑醇的1.52倍 全品 作用方式 羊毛甾醇 麦角甾醇 2,4 亚甲基羊毛甾醇4,4 二甲基麦角甾8,4,24三烯醇 粪甾醇4,4二甲基粪甾醇 由于全品的抑制C14脱氧基反应使甾醇中间代谢物累积,损坏膜的生理作用,导致抑制真菌生长 14 还原反应 8 7 双键异构化反应 真菌细胞膜 x xx C14脱甲基反应 全品在花生上的定位 褐斑病、 黑斑病、网斑 病、疮痂病、 纹枯病等防治 :初花期、果 针期和饱果期 兑水2000-3000 倍喷雾。可起 到防病、增产 的效果,一般 情况下增产幅 度在10%以上 。 全品 作物定位:果树、大田 使用技术: 作物防治对象使用倍数 苹果褐斑病、叶斑病3000-4000 葡萄白腐病、炭疽病3000-4000 梨树黑星病、叶斑病4000-5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