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视线设计.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8158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剧场视线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剧场视线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剧场视线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剧场视线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剧场视线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剧场视线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剧场视线设计.(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观众厅及舞台的设计 唐芃 观众厅设计 1.平面,剖面形式 2.视线设计 3.座位排列 4.人流疏散 5.其他 观众厅设计的基本要求 进行细致的视线设计和声学设计,使观众看得清,听的好 视线设计,座椅排布 合理组织人流,保证观众的安全集散平面及剖面设计 室内有良好的通风和舒适的温度 创造宁静,安定的气氛,使观众集中精力看演出 1.观众厅的形式 1.观众厅的平面形式 矩形、钟形、扇形平面 多边形平面 马蹄形、圆形平面 不规则平面 1.观众厅的剖面形式 2.观众厅视线设计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 控制好视线的角度-视角 设计恰当的地面升起,解决观众视线的遮挡问题-升起 把最远视距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视

2、距 剧院设计视点O点 位置:舞台面大幕线中央 。 高度:舞台面或高出舞台面 0.3m 以内。舞台高度:0.6 1.15m 。 O点 O点 2.视线设计视角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视角 适应人的视觉生理机能 仰俯视角 水平视角 人的视觉生理机能俯仰角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仰俯视角控制 仰俯视角控制 观众的仰视、俯视都不利于看 清目标,有时还会引起不适, 仰视常出现在前排观众,俯视 常出现于楼座最远排观众。 俯角不应大于20,靠近舞台 的包厢或边楼座不宜大于35 仰角不应大于40 人的视觉生理机能水平视角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水平视角控制 水平视角控制 偏座的水平控制角 :由台口 两侧向观众厅同侧各

3、引一直线 ,二线相交的夹角。观众席应 布置在此区域内,根据不同剧 种宜控制在 28 50之间 首排观众水平角:不应大于 120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视距控制 视距控制 视距超过 15m 时,对演员的面部表 情很难看清,对话剧、小品、滑稽剧 等剧种,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细致动作 非常重要,因此视距以15m为界。 对其他不强调这方面要求的观众厅, 按等级控制在 23 38m 一般剧院 33m ,话剧院 25m ,大型歌舞剧院 可达 38m 以上。 2. 座席横排曲率 座席横排曲率 为使观众不以不舒适的侧身坐姿面向舞台 ,横排座位应有一定曲率,使每位观众都 能正对表演区。 剧场的曲率半径 R 2S(S

4、为最大视距 ) 。 宽度不大的观众厅,后部座位可以采用直 排式。 2.视线设计升起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无阻挡视线控制 无阻挡视线控制 无障碍视线设计:C =0.12m 0.6 1.15m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无阻挡视线控制 C =0.12m/0.06m 有横过道时升起段长度应增 加该过道宽度。 楼座地面坡度设计应先定出 楼座第一排位置,应在池座 最后一排观众视线与舞台口 上沿连线以上,并扣除结构 厚度。 挑台以下空间应满足: 自然声时H:L=1:1.2; 采用扩声系统时H:L=1:1.5 ; 楼座栏杆应不遮挡视线。 3.座位排列 3.观众厅的座位排列横排座位数量 11 22 50 横排座位数

5、量 长排法 双侧有过道时不超过50个,单侧有过道时减半。 短排法 双侧有走道时,不超过22个,单侧有过道时不超过11个; 3.观众厅的座席排列错位 错位排列 为避免地面升起过大,尤其是池 座,通常只将观众厅中间部分的 座席错位布置 4.观众厅的人流疏散 4.观众厅的人流疏散 每个疏散口的平均疏散人数250人 ,疏散口宽度1.4m 疏散口门扇外开,不设门槛,紧靠门 口处不设踏步 下一阶段疏散口的总宽度应大于上一 阶段的疏散口总宽度 疏散路径直接明确,避免人流交叉迂 回 观众厅座位排列须考虑通行和疏散。 过道宽度符合规范 防火规范及剧场规范有关疏散规定 (1)观众厅内部 疏散通道每100人不得小于

6、0.6m,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m,边走道 不宜小于0.8m。 (2)观众厅内门、外门楼梯走道疏散宽度百人指标 其他 舞台设计 乐池 后台布置 舞台照明 舞台设计 1.舞台设计主舞台尺寸 主舞台的尺寸 主舞台 后舞台 后舞台 侧舞台 主舞台 侧舞台 舞台设计主舞台尺寸 舞台设计侧台的设计 侧台的设计 侧台又称台囊、副台,主要作为存放布景和迁换布景的辅助空间。 左右均有侧台时,1、2组景可同时推出用车台换景示意侧台前后错开 舞台设计侧台外门的处理 侧台外门的处理 侧台地面一般应高于室外地面1米左右,应设门直通室外。在门外设装 卸布景用的平台,其台面与运景卡车底板同高;也可设坡道,汽车开进 侧台,外门

7、宽3.5米,高4.5米 乐池 2.乐池 乐池的平剖面 一般中型综合性使用剧场5560平方米 大型歌舞剧场7580平方米 特大型剧场100120平方米 2.乐池 常用乐位分区 2.乐池 乐池的剖面形式 后台布置 后台布置 后台演员活动路线 后台是剧场的演出准备部分。 大型剧场的后台包括:化妆室及其他演出服务 用房、排练厅或练功房、舞台仓库、技术设备 用房、行政管理用房。 一般中小型剧场仅设置化妆室及演出服务用房 化妆室的布局 化妆室的布局 后包或侧后包式 房间比较集中,便于管理; 演员候场较远,车台与演员流线交叉干扰。 侧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过道长,不经济。 前包式

8、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左右联系不便。 照明设计要点 照明设计 面光 第一道面光光轴与大幕线夹角应为50,射至 表演区中心为30 45 。第二道面光光轴与大台 唇前沿夹角为5 060。面光桥净高不小于2m, 射光口800-1200面光桥应有方便通道与耳光室、 天桥、灯控室相通。 耳光 耳光光轴应能射至表演区中心线的23处, 或大幕线后6m处。耳光室应分层设置,最下层应 高出地面25m。每层净高应大于21m,射光口 与层高同高,置护网。内墙面应深色、不反光。各 层间有运灯具的通道。 关键词总结 O点:舞台面大幕线中央 ,舞台面0-0.3m 观众厅俯角不大于20,仰角不大于40 观众席偏座水平控制角28 50,首排观众水平角不大于120 观众厅视距23-38m C =0.12m 短排法双侧有走道不超过22个;长排法双侧有过道不超过50个 每个疏散口的平均疏散人数250人,疏散口宽度1.4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