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95392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根据课文默写。(8分) 与君离别意,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年少万兜鍪, 。(辛弃疾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过零丁洋) , 。”泊秦淮中这两句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愤。(杜牧 泊秦淮)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ch ( )立 抽 y ( ) m( )集 如数fn

2、g ( ) 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街上行人还不多,所遇见的不过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边打水。B草原夜色美敖包相会等经典歌曲更是娓娓动听,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C旧社会,地主老财家的仆人,整天过着饮泣吞声的生活。D. 在颓唐的梦境里,我看见纷飞的蝴蝶从花间跌落。4、下面文段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A. 昨夜见军帖:文书、告示 B. 可汗大点兵: 检查、核对 C. 愿为市鞍马:希望 D. 愿为市鞍马: 集市5.阅读下面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节选的文字,回答相

3、关问题。(4分)结果,发生了这样的事:当黄胡子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猛然向他扑去,抓住他的步枪,狠命向下压。刺刀啪嗒一声碰在石头路面上。彼特留拉匪兵没有想到会有人袭击,愣了一下。他立刻尽全力往回夺枪。保尔把整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枪上,死也不松手。突然一声枪响,子弹打在石头上,蹦起来,落到路旁的壕沟里去了。A听到枪声,往旁边一闪,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往回夺枪。那家伙转着枪身,扭绞着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紧抓住不放。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保尔摔倒在地。就是这样,枪还是没有夺走。保尔摔倒的时候,就势把那个押送兵也拖倒了。在这样的关头,简直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保尔撒开手

4、里的武器。A两个箭步,蹿到他们跟前,他抡起拳头,朝押送兵的头上打去。紧接着,那个家伙的脸上又挨了两下铅一样沉重的打击。他松手放开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只装满粮食的口袋,滚进了壕沟。还是那双强有力的手,把保尔从地上扶了起来。(1)上面选段出自名著 ,作者是 。(2分) (2)选段中A是谁?选段体现了保尔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二、阅读与赏析(共38分)(一)题墨葡萄诗(4分)【明】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字文长,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屡应乡试不中,空有满腹经纶不得施展。水墨葡萄图,是徐渭的代表画作之一。6第三句中的“明珠”指什么?(2分) 7.

5、末句连用两个“闲”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二)晏子辞千金(12分)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他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

6、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注:致:送去。宰藏:蓄积财物。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景公使使者至 分食食之 使者反 子辞之何也 9. 下列句中的“之”与“是寡人之过”中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吾欲辱之 B齐之习辞者也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至之市10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 11选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3分) (三)(9分)我的麦子熟了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因为湖南卫视的变形计,他和城市

7、的一个叫魏程的富家少年互换了7天人生。节目打出了议题:7天之后,高占喜愿意回到农村吗?第一天,占喜在机场被新爸新妈接进了豪华的宝马车,他害羞地靠在真皮座椅上面,不说话,认真地看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忽然,他泪水盈眶。这个以前在山沟里疯跑,活泼开朗的孩子,曾经在作文里写道: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可是他知道,他更可能中途辍学,流浪在城市某条喧嚣的马路上。这次机缘巧合,他提前进入了城市,小小的心里波澜起伏,何况现实的城市,比那个瑰丽的梦,仿佛更精彩。占喜住进了一栋豪华如天堂的复式公寓,拥有一间无比舒适的大卧室。面对丰盛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5次掉筷子。接着,新爸新妈一次给了他200元的零花钱

8、。从前,他一个月只有1元的零花钱。在气派的理发店里,占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一次泪水盈眶。不久,他迅速适应了这种新生活。白天,他靠在松软宽大的沙发上,茶几上是他之前从未见过的零食,面前是尺寸巨大的液晶电视。他自在地享受这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褪不去的高原红,就像是在这里长大的。此时,观众们忧心忡忡这个孩子会丧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乐吗?某天,占喜被安排去卖报。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马路之间穿梭,犹如他在田间穿梭,也看见天桥下的乞丐,衣衫褴褛地等待施舍那天,他对记者说,城里人也有穷人,生活也不容易。记者问,那你同情他们吗?占喜说,不,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幸福靠自己。说话时,

9、他分明又是那个崇尚奋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当晚短信预测,大多数观众仍然觉得占喜不愿回乡。然而,谜底提前揭晓当占喜得知父亲不慎扭伤脚的消息时,他立刻要求赶回家乡。“为什么急着要走?父亲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城里。”记者问。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父亲很早双眼失明,哥哥在外打工,弟弟还年幼,14岁的占喜已经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力。他难以不被城市吸引,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眷恋自己贫穷的家、艰辛的父母、几亩薄田和已经成熟的麦子。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牵肠挂肚的现实世界。回到农村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餐,学习之余割麦挑水,补丁长裤配布鞋,刻苦读书不改初衷:只有不

10、断学习,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占喜见识了前所未见的繁华都市,享用过从未经历的物质生活,却始终未曾忘记自己是个印着高原红的孩子,未曾忘记担当家的责任“我的麦子熟了”,当浮士德的俗世诱惑变相重演,这是一句最朴实的箴言。12.通读全文,说说占喜是个什么样的男孩子。(3分) 13.文中两次描写占喜流泪,请你揣摩他当时的心理。(2分) 14.文中多次写到观众的短信预测占喜一定不会回家,有什么作用?(4分) (四)(13分)炊烟 赵丰许久,没有见过乡下的炊烟了,不免有些思念。乡下不会没有炊烟,少了炊烟的乡村就缺乏生气。清晨,东方显出鱼肚白,鸟儿从窝里飞出,露珠在庄稼的叶子或草尖滚动,炊烟散淡在一座座

11、老屋的上空,拥抱那乳白色的晨雾。农人们扛着锄、牵着牛走出村庄,伴着鸡鸣、狗吠、虫啼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正午的阳光下,炊烟似有似无,农人顶着阳光回村庄,一缕缕淡淡的炊烟牵动着他们的饥肠。“老婆晌午给咱做啥好吃的?干面?搅团?有没有油波辣子?”这时,炊烟就成为他们生活的渴望。黄昏,在玫瑰色晚霞的映衬下,炊烟有了色彩,牧歌晚唱,牛羊欢叫,鸟儿归梁,农人们荷锄而归。土墙、木门、青瓦、杨树、炊烟。那时如果在村子里,我的目光里就呈现出这么几样东西。把这些东西拼接在一起,就形成了记忆中乡村的影像。如果远离村子,就只剩下炊烟了。我在孤坐,仰躺,眺望炊烟和风的游戏。炊烟离开烟囱后,就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炊烟在哪儿落脚,这是我所挂念的。我不知道诗人、画家、音乐家之类的艺术家的灵感从何而来,我一直疑心陶渊明没有享受过真正的乡村生活,不然桃花源记为何没有描写炊烟的诗句?缺失了炊烟的桃花源,该是何等的落寞。炊烟在城市是一种污染,在乡下却成为一种风景。城市的风景虽然对于现代人类有着巨大的诱惑,但城市给人类以现代生活享受的同时又有着诸多的弊端,噪音、污染、交通拥挤、人情淡漠让城里人厌烦和无奈。无怪乎在乡村生活得久了的人过不惯城里的生活,他们嗅惯了鸡鸭畜禽的屎尿味,听惯了牛羊虫鸟的鸣叫声,看惯了村舍炊烟的缭绕,两只脚板走在泥土上才觉得踏实和舒适。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