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领导讲话稿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95337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领导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王:领导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王:领导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王:领导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王:领导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领导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领导讲话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他首先是个开创者,在闻名全国的瓷都建立起自己的服装帝国,博得无数掌声,一身荣誉;他同时又是一位继承者,传承五千年的牧心文化,并发扬光大,牧心者牧天下,开垦出一片生机盎然的长青林文化家园。他的故事和那个时代所有崛起者的商路历程大体一致,又不尽相同,他始终如一关爱员工的人格魅力比让公司的持续壮大更加值得敬佩。人物简介:林聪颖,泉州王洋服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晋江市政协常委、中国服装协会理事、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福建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副会长、泉州市纺织服装商会副会长、晋江市慈善总会副会长。旗下王西裤连续七年全国销量第一,生平最信奉的一句话是“牧心者牧天下”。多年来,林聪颖和王一直是中国服装

2、业的焦点:“西裤专家”篇广告在国内引起业界的一致好评;承办“王杯”全国服装制作工职业技能大赛,掀起了全国服装业重视技工的热潮,王公司并一举夺得全国总决赛的冠军与季军;全程赞助厦门爱乐乐团赴台湾巡演,为企业如何建设与社会互动共鸣的企业文化树立典型;公司内部的目标管理、危机管理、绩效管理成为许多民营企业学习的典范,并被评为全球“管理创新奖”。王的管理和品牌建设经验被全国近百家媒体宣传报道,林聪颖本人被授予“泉州民企创业元勋”、“闽派服饰十年发展风云人物”、“十大商标运作企业家”、“中国商标50人”、“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民营企业领军人物”荣誉称号。王林聪颖:万里长征刚开头抓住机遇脱

3、颖而出很难去描述林聪颖一天的工作,如同这个世界所有勤勉的企业家一样,林聪颖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午后的阳光从窗帘的细缝中倾洒而进,与墙上“牧心者牧天下”的字幅交相辉映,映衬着气氛如同倾斜的阳光一样格外轻快。一个半小时前,林聪颖刚刚结束一个高层会议走进办公室,他笑着对自己说“做企业一定要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两个小时后,他将乘坐飞机飞往昆明视察他的男装帝国。当大多数人坐着大车小车一心回家享受夜生活时,对于他来说,这一天,或许才刚刚开始,因为他总是停止不了思考。时光流转,在平淡的叙述中我们来到了一个注定不平淡的故事中。1984年,中国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变革当中,年轻的林聪颖,同样面临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重

4、大选择。这一年,他抗住家人的压力,辞掉了当时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市粮食系统的工作。在他看来,工作虽好,也轻松,但每天“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生活“完全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代变革的脚步已经迈出,机遇就在眼前,他勇敢地伸出了手。凭借在粮食系统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和关系,林聪颖向晋江市粮食局承包了一个经营部。注定不甘于安逸的他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他拉上自己的同学、朋友,几个人在粮食局内一个不显眼的房间开始了最初的粮食生意。林聪颖跑进货,其他两个人管销售,生意就这么风风火火地做起来了。由于管理经验不足,甚至连基本的进出账都没有完善,货是卖完了,但很多粮食货

5、款不仅没有收回来,还倒欠了2万多元的债。那一年,25岁的林聪颖经历着一生中最黯淡的时光,大年初一早上九点刚过,就有债主上门前来要债。“当时,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用来抵债了,身上,只剩下父母给我小孩的200块压岁钱。”在最困难的时候,妻子提出了要用嫁妆帮林聪颖还债,这使他至今提起妻子仍是满怀感激。为了还清债务,也为了心中始终坚持的那份执着,春节还没过完,林聪颖带着仅有的200元钱,和几个村子里的人一起,踏上了前往九江推销拉链的路程。如同种子的发芽,在奔向理想的彼岸,挫折和磨难总是在所难免,冀望于一帆风顺是不切实际的自我幻想,如果因为不堪忍受而放弃,必将长久地埋没在失败的泥土中无法自拔;一旦坚持

6、到底,终将破土而出,脱胎成更加成熟和勇敢的参天大树。当时的市场拉链用量大,投入的本钱又很少,在林聪颖看来,是那时最适合他做的生意。在九江,林聪颖背着一个装满各色拉链的大包,一路穿街过巷,上门推销,好话说尽,但效果并不理想。呆了一段时间,仍然打不开局面,这是,他想起山东的服装业很发达,于是带着一帮从晋江过来的拉链客直扑青岛。林聪颖带去的拉链很快找到了买主。“我的第一个顾客是青岛一家羽绒服厂,开始要的量不大,只有100多条,但毕竟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头。”雨过天晴,林聪颖心中升起一线希望的曙光。慢慢的,他的拉链生意开始走上正路,客户越来越多,拉链的销量越来越大。但此时,林聪颖却不敢再做下去了。他销售的

7、晋江拉链,当时都是一些小厂生产的,质量不过硬,常常遭到消费者的投诉。有的时候老客户碍于情面不好说什么,但林聪颖心里清楚那绝非长久之计,而且,这种透支信誉的做法最终损害的将是自己长远的利益。经过一番思索,林聪颖把目光停留在服装零售业。当时的服装零售市场较为零散,竞争并不像现在这么激烈,而且利润丰厚。很快,机会来了。林聪颖的父亲在福建办了一家服装公司,主要做外销生意,当时正好有一批服装尺寸偏小,不能出口。林聪颖便把这批货接过来,在青岛开了一家服装零售店。从那时起到1989年,林聪颖一直勤勤恳恳地做着服装零售,中间赚了一些钱,不多,但逐渐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似乎从29岁在晋江磁灶镇福利院500平方米的

8、厂房开始,林聪颖就注定要获得辉煌的成功。1989年,用了4年时间将资产从负变成了零的林聪颖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征程。他选择了自己最熟悉擅长的行业,与几为朋友合伙办起了服装厂。这个决定遭到了所有亲戚朋友的一致反对,他们的观点是,磁灶镇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家服装企业,你去搞服装,谁会买一个充满泥土和粉尘的地方生产的衣服?故事似乎回到了开头,一样的创业,一样的合伙,一样的遭到家人的反对,但是这一次,林聪颖的自信与成熟拒绝了历史的重演。他和其他5个朋友一共凑齐了7万2千元,这成为王这个男装帝国的原始资本。资金解决了,林聪颖向磁灶镇政府租了福利院里500平方米的场地,动员自己亲戚朋友一起做工,买了几台二手锁边机

9、和裁床,剩下的缝纫机、剪刀、凳子全由工人自己带,到附近的城镇去请当地的老裁缝,厂房、工人、机器、技术工一应俱全,磁灶镇有史以来第一家服装厂终于正式诞生了。第一批产品很快出来了,清一色的男式西裤。这是林聪颖经过几个月深思熟虑的最终选择。服装是个很大的门类,要想齐头并进,显然是不现实的。男式西裤变化较小,而市场需求量极大,容易打开市场,在厂子资金少,底子薄的情况下,正适合从这里入手。1989年10月1日,林聪颖的西裤在青岛、大连正式上市。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产品一上柜,很快就被消费者一抢而光,商场要求补货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我们的产品质量好,布料是从台湾进口的,版型也非常漂亮,加上国庆是传统的销售旺

10、季,消费者一下子就记住了王的牌子。”幸福来得太突然,林聪颖反而有些手足无措的忙乱。经历了太多人生跌宕起伏的林聪颖,很快便把心情平静下来,他开始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产品卖得好,除了本身质量过硬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己采用了正确的销售渠道。那时,大部分服装生产企业都是通过批发市场往外销产品,很少直接做终端,基本上不和商场打交道。而王一开始就从终端发力,牢牢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其他厂家反应过来之前迅速将产品铺向全国各地,抢占市场份额。当然,质量监控和产品创新也必须同时得抓紧1989年年底,一结算,现实又给林聪颖和他的创业伙伴们带来了新的惊喜:短短四、五个月时间,创下了20多万元

11、的销售额。而他们此前的预期仅仅是每年能赚2万元。 如同所有天将降大任与斯人的故事,林聪颖经受住了苦其筋骨,劳其体肤的考验,成功地开创出自己的事业,王男装帝国的辉煌历程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随时准备换跑道在林聪颖看来,不管是大企业、小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死亡是必然的。也许是今天,也许是明天,做得好的可以延缓死亡,但终究还是要死亡,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企业大限来临之前做好准备,随时可以换跑道重新开始。他一直在不停地思索,“当别人想到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做;当别人已经在做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得不错;当别人做得不错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得更好;当别人和我们做得一样好的时候,我们就该考虑换跑道。”或许正是这种

12、“随时准备换跑道”的战略觉悟,使得王得以顺利地发展壮大,为我们上演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奇迹般崛起与腾飞。回到故事中来,王创建伊始,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产品基本上是有多少卖多少,然而,这时一个新的矛盾摆在了林聪颖的面前工厂的产能严重不足。结合当时的情况分析,如果直接投资建厂房,将占用大量周期资金,不利于企业的良性运转,也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而租用厂房就省事得多,不但能节约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而且退出通道也相对简单,不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可谓一举两得。于是,从1992年开始,林聪颖先后租用了一家酒店和一家停产的瓷砖厂,递出了他人生又一个正确的决策,以极小的代价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先机。在市场渠道建设方面

13、,林聪颖也亮出了一手好牌,他选择了以直营销售渠道为主体、间接销售渠道为辅助、多种营销渠道共存的立体交叉营销渠道系统。考虑到当时许多企业纷纷放弃了经营多年的直营体系,改随特许经营连锁专卖形式的热潮,这一决策尤为不易。如同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民间俗语一样,林聪颖再次赢得喝彩。如今,王在全国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办事处形式的分销机构,形成了直营、加盟和电子商务共同协作、安全顺畅的营销渠道和全国一体化的服务平台,为企业保持良性、健康、稳健的发展势头打下坚实的基础。 谈起王,单品西裤狂卖上百万条的市场奇迹一直为业界所津津乐道,然而这里面却有着许多不为外人熟知的精彩细节。在王的编年史中,1995年与19

14、89年同样重要。这一年,注定要成为王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一页。3月的一天,林聪颖到厦门参加一个企业界朋友的私人聚会。到会的都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以及一些从海外回来探亲的华侨和当地的社会名流。在宾主把欢的觥筹交错中,林聪颖细心地发现一位朋友西裤的面料很有特色。这是一种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新面料,不但轻薄透气,而且手感细腻,悬垂性极佳。凭借多年从事服装行业养成的直觉,林聪颖判断这很可能会成为未来引导市场潮流的新面料。于是,他一边赞美朋友的着装,一边在不经意中问出了这种西裤的来源。聚会结束后,他立即亲自去买了一条同样的裤子。经过市场推广人员的调查,这种面料名为“重磅麻纱王”,是台湾在福建的一家

15、纺织企业刚刚开发出来的新品种,在市面上只有零星的销售。机会来了!林聪颖内心一阵狂喜,凭借着自己良好的人脉,几经努力,终于垄断了这种面料。手握“重磅麻纱王”这个王牌,林聪颖立即着手布置全面进攻的大战略。王要利用这次机会在市场上引起轰动,一炮窜红,质量是取胜的关键,所有产品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不能出任何纰漏。为此,林聪颖给生产部门下的第一道死命令就是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全面改革。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生产部门对他的指示并不以为然,而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王分管生产的副总。父亲的理由很充分,王的西裤工艺在同行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如果现在进行改革,一来会增加公司的财务投入,二来时间上也很吃紧。面对质疑,林聪颖重新审视了一遍自己的思路,明确必须坚持改革。他向父亲详细地分析了市场前景,说明这次西裤上市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最终,深明大义的父亲同意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革,在他的主持下,最终多达20多项工艺得到了改进。经过一番充分准备,重磅麻纱王系列西裤一经上市即引起了轰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西安等地甚至引发了抢购风潮,林聪颖不得不组织工人日夜加班生产,王品牌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短短一年的时间,麻纱王系列西裤累计销售上百万条,销售额超亿元,创下了单品种销售的奇迹。在林聪颖的精心把控下,王从一开始就有了自己清晰的发展路线。在一片市场的叫好声之中,它并没有随波逐流、一拥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