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详解(B卷)

上传人:lqh1****020 文档编号:11595241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90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详解(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详解(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详解(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详解(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详解(B卷)(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B 类真题卷类真题卷 1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鸦片战争之前,清廷年度财政盈余超过 500 万两,到鸦片战争后的 1847 年,财政为 380 万两,到甲午战争前的 1893 年,这一数字达到 760 万两。这些数据说明,在两次鸦片战争都失败同时又面对日 本的威胁下,清廷不仅不把未来的收入透支来加速发展国力,反倒一心放在“”上,只想往国库

2、 多存钱。 A.结余 节流 B.节余 截流 C.节余 节流 D.结余 截流 2、地看, 春节节日内涵是在漫长时间浸润中形成的。 作为传统农耕文明的, “年” 的最初含意指的是农业的时间标尺,一年就是谷物的一个生长周期。汉武帝时期制定太初历,将以十月为 岁首改为孟春为岁首,正月初一过春节的习俗由此逐渐形成。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春节文化形成了以祭奠 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的礼俗和规制。所谓的“年味”,其实就蕴藏在这些过年 的感中。 A.历史 结晶 仪式 B.简要 产物 神圣 C.客观 标识 喜悦 D.通俗 记载 礼仪 3、当年刘邦入咸阳,“缓刑弛禁,以慰其望”,采取的是“有

3、所不为”。后刘备入蜀,诸葛亮则“威之以 法”“限之以爵” , 采取的是 “有所为” 。“为” 与 “不为”, 都深得人心, 实现大治。 原因就在于: 秦朝苛政,百姓苦不堪言,不为而治,顺应人民的意愿;而蜀中刘璋长期暗弱,豪强专权自恣,必须严刑峻法。 A.异曲同工 度德量力 B.殊途同归 审时度势 C.背道而驰 实事求是 D.见仁见智 量力而行 4、专业研究要讲全面,系统掌握某一门专业或某方面的知识,不能“碎片化”,但对非专业读者、非专门 教育、学术普及来说,又“碎片化”?实际上,面对人类已经积累的浩瀚的知识海洋,每个人能 够汲取的无非是一滴一勺,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只能是若干碎片。只要保证这是

4、真正的碎片,而不是垃 2 圾,明白这只是一个整体中的极小部分不能代表整体,就能做到,闪 光的碎片同样能体现整体的精妙。 A.怎能 而且 并且 勤能补拙 B.何妨 并且 因而 开卷有益 C.可以 尚且 因此 积微成著 D.不妨 不仅 而且 铢积寸累 5、打动我们的,除了信中流淌的那些而充满情怀的表达,还有写信这种方式。说 它,是因它在社交媒介如此发达、信息传播如此迅捷的时代显得格外传统。说它, 是因它需要坐下来细细体味、静静琢磨,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走近人的心灵深处去对话交流。 A.真实 老旧 死板 B.真诚 老旧 死板 C.真实 古老 笨拙 D.真诚 古老 笨拙 6、下列说法中,含义和其他几项不

5、一致的是。 A.世界是运动的,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事实,世界的一切形式都是暂时的。 B.就像没有无物质的运动一样,也没有无运动的物质。 C.绝对静止是一个抽象概念,根本不存在于自然中,而运动则是一种与长度、宽度和高度同样实在的性质。 D.既然自然是一个巨大的整体,在它之外什么也不能存在,那么自然只能从它本身得到运动。 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 A.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如果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其他竞争对手将占据美国在中国失去 的市场份额。 B.新疆地广人稀,面积 166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C.八十挂零的耄耋老翁,还能在网球场上跑动,还能跳起拦网,这多少

6、还是能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和点赞的! D.有一晚风大雨大,早上出门只见地下厚厚一层落叶被晨光照得一片金黄,抬头看树上的叶子也是一片金 黄,宛如一幅巨大的立体油画。 8、下列排序中,正确的一项是。 由于赵佶的大力扶持,画院成就斐然、硕果累累。 除了自身酷爱书画之外,赵佶对画院的发展也是不遗余力。 中国绘画史上的绝顶之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都创作于这一时期。 说赵佶是画院的“名誉院长”,一点也不过分。 一方面提高画家的地位,另一方面大力加强画院的建设,创办“画学”,为画院培养了大量后备人才。 3 A. B. C. D.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这社会,人际

7、关系越来越复杂,谁知道自己哪天要求到谁呢? B.有人说水儿去南方打工了,也有人说她出国了,谁知道呢?总之,我心里真的对她很怀念。 C.“那么,谁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他笑着问,然后一屁股坐在前排中间的一个课桌上,自嘲地说:“一 个政客,是不是?” D.他已经一个月不见踪影了,对此司空见惯的老婆说:“谁知道又跑哪儿疯去了?我才不想管呢!” 10、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情绪智力理论认为,情绪智力对人成功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能自我安慰、摆脱焦虑、灰暗或不安, 很快走出生命的低潮、重新出发。人能否对自己的情绪加以有效控制,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对情绪有一 个清醒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要能够敏

8、锐地领悟到自己的情绪反应。一个人情绪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对 自己的消极情绪进行有效管理。人控制自己情绪的水平决定了他发挥自己智力能力的效度。 A. B. C. D. 11、乾隆帝曾颁布谕旨,专论书生气: 朕阅奏章,每有“书生不能胜任”及“书气未除”等语。夫读书所以致用,凡修己治人之道,事君居官之 理,备载于书。人不知书,则生心害政,有不可救药者。若州县官果足以当“书生”二字,行宽和惠爱之政, 任一邑,则一邑受其福;莅一郡,则一郡蒙其休。朕惟恐人不足当书生之称,安得以书生相戒乎!朕自幼读书 宫中,讲诵二十年,未尝少辍,实一书生也。王公大臣为朕所倚任,朝夕左右者亦皆书生也。若指迂谬疏庸者 为书生

9、,以相诟病,正伊不知书所致,而书岂任其咎哉! 这一段谕旨,乾隆帝意在。 A.说明读书明理对行政、处事的意义 B.说明不读书的危害 C.指出以“书生气”相诟病者,正在其不知书 D.希望官员能知书爱民 12、当读到基因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时,很多人相信基因的决定性力量,是你的 D.NA.告诉你身体里的每个 4 细胞做什么事情。但事实上,基因从来不单独起作用,而是必须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才能起到作用。没有任何一 种物种像人类这样处于多样化的环境中, 这也说明了没有一种物种能像人类这样跳出基因决定论的限制。 所以, 智商并没有限制我们能力的极限,相反,它是我们的起点。只不过有些人的起点确实比其他人更高而已。

10、关于基因与人的能力,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基因无法单独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B.基因无法单独决定一个人的能力 C.基因无法单独决定一个人的极限 D.基因无法单独决定一个人的起点 13、近年来,新崛起的中西部城市武汉、郑州、成都、西安等都加入到“新一线”城市的争夺中。在信息 鸿沟被逐渐“抹平”,高铁也拉近了城市间距离时,准一线和二线城市看到了“换道超车”的机会,而人才是 其间的关键。从武汉 2017 年初提出“百万人才留汉计划”,到成都发布“人才新政 12 条”等,都足见揽人心 切。眼下。中国城市间发展的差距越拉越大,人才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分布呈现出马太效应,一旦错失,未来 10 年很难再有翻盘

11、的机会。而中国经济经历了 40 年高速发展,如今到达了一个拐点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老龄化问题严重,已在向高质最发展转变,粗放式的发展已难以为继。这样,人才与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 驱动力,抢人才大战实质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和内驱力所致。因此,。 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将重新塑造中国未来的经济版图 B.人才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引擎 C.要抓紧实施人才计划 D.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源更加重要 14、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曾经在 1999 年的时候拿出 7500 万美元做公益,但事后却花了 1 亿美元宣传这件 事。对于公司来说,这笔公益捐款就是变相广告而已。也许有人会说,人家毕竟捐出了真金

12、白银,宣传一下怎 么了?问题在于,以广告为目的的慈善要的是出名,捐款的实际效益是没人关心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捐赠经常 会适得其反,给社会带来伤害。 上文第三句“也许有人会说,人家毕竟捐出了真金白银,宣传一下怎么了?”在文中起到的主要作用 是。 A.造成转折,反驳前文的观点 B.提出假设,引出全新的问题 C.主动让步,提出反方观点后再进行解释和反驳 D.层层递进,帮助强化前文观点 15、对我来说,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哲学家,他能同世界上所有的人和睦相处;他爱那些不赞同他的 5 思维方式的人。应该以高尚的热情指出人类理智的谬误,但不应带有仇恨。要告诉人,他错了,并且说明他为 什么错了;但不要刺伤他

13、的心,不要叫他是疯子。 这段话主要揭示的哲学家品格是。 A.睿智、友善和宽容 B.敏锐、深刻和睿智 C.热情、坚守和友善 D.深刻、含蓄和思辨 16、各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段历史,观察他以往的行动的性质,便可以近似于猜测地预断他此后的变化,那 变化的萌芽虽然尚未显露,却已经潜伏在它的胚胎之中。 这段话的意思可以概括为。 A.观其言、察其行,方识其人 B.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C.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 D.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7、2009 年,斯德哥尔摩皇家技术学院认为狗最初被驯化是在距今 1.6 万年前的中国南方地区。2016 年,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认为狗是在约3.3

14、万年前开始在东亚的南部地区逐渐被人类所驯化的, 并在距今1.5 万年后向中东、非洲和欧洲等地迁徙扩散。中国动物考古学家袁博士认为:中国最早的狗骨骼化石出土于河北 徐水南庄头遗址,时间为距今 1 万年前,其主要证据是骨骼形态和测量数据与狼差异明显,而与狗相似。 上面所述三项研究达成的共识是。 A.中国南方地区是狗的起源中心 B.东亚是狗的驯化起源中心之一 C.追溯狗的起源应立足于考古学证据 D.中国境内狗的起源时间晚于中东等地 与自然主义相对峙的是理想主义。在理想派看,自然并不全美,美与丑相对,有比较后有美丑,美自身也 有高下等差,艺术对于自然,应该披沙拣金,取长弃短。理想主义比自然主义较胜一筹

15、,因为它虽不否认艺术 模仿自然,却以为这种模仿并不是呆板的抄袭,须经过一番理想化。理想化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指凭着想象和 情感,将自然事物重新加以组织、整理和融会贯通使所得的艺术作品自成一种完整的有机体,其中部分与全体 有普遍的必然的关联。因此,艺术作品虽自然(NAturAl)而却又不是生糙的自然(NAture),它表现出艺术家 的理想性格和创造力。就这个意义说,理想主义是对的,凡是艺术都带几分理想性,因为都带有几分创造性和 表现性。这种见解发源于亚里斯多德。他在诗学里说诗比历史更是“哲学的”(意思是说更真),因为历 史只记载已然的个别的事物,诗则须表现必然的普遍的真理,前者是模仿殊相,后者是模

16、仿共相。用近代语言 6 来翻译,他的意思是说历史只记载自然界繁复错乱的现象,诗和艺术则更进一层把自然现象后面的原理,用具 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后人误解亚里斯多德所说的“共相”(UniversAls),以为“共相”就是“类型”(Type),于是理想主 义的另一种意义就起来了,所谓“理想”(IDeA)就是“类型”,类型就是最富于代表性的事物,“代表性” 就是全类事物的共同性。依这一说,艺术所应该模仿的不是自然中任何事物而是类型。比如说画马,不能只着 眼某一匹马,须把一切马的特征画出,使人看到所画的马便觉得一切的马都恰是这样。同理,艺术所表现的人 物,都不应只能适合于某一时某一地,要使人随时随地都觉得它近情近理。如果“天下老鸦一般黑”,你画老 鸦就一定把它画成黑的;纵然你偶然遇到白的或灰的老鸦,也千万不要理会它,因为那不是“类型”。这种理 想主义在各种艺术的古典时代最流行。比如希腊造型艺术表现人物大半都经过两重理想化。第一,它选择模型, 就着重本来已合理想的人物,男子通常都是力士,女子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