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牵引制动特性.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4905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牵引制动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电力牵引制动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电力牵引制动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电力牵引制动特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电力牵引制动特性.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牵引制动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牵引制动特性.(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电力牵引制动特性3.1概述3.2电力牵引电阻制动3.3电力牵引再生制动3.1概述列车运行中,下坡限速、弯道或进站减速、到站停车或线路上临时停车等,均由制动来实现。制动要求:安全(制停、下长大坡的限速等)、可靠。制动方式:按能量转移(转:能量转化;移:将转化后的能量消耗掉)方式分:(分类方式有多种)摩擦制动:通过摩擦制动,将列车动能转化为热能消散。如压缩空气驱动的闸瓦制动、轮盘制动(后者优,动车组常用)。电阻制动:通过电机将列车动能转化为电能再由电阻转化为热能风冷来制动。(交直机车常用)再生制动:通过电机将列车动能转化为电能回馈电网来制动。(经济,直流、交流传动均用,尤其是交流传动)3.1

2、概述磁轨制动:通过电磁吸力使摩擦板紧压钢轨滑动摩擦,将列车动能转化为热能消散于大气来制动。特点:不受轮轨粘着力限制,可在粘着力外再获一制动力。应用:配合其他制动产生较大制动力;紧急制动,可满足动车组对制动距离的要求。轨道涡流制动:类似磁轨制动,但电磁铁距轨几毫米,钢轨感应涡流,从而产生电磁吸力来制动。(动能电能热能)旋转涡流制动:类似轨道涡流制动,但是装在车轴的金属盘感应涡流。应用:日本新干线100系、300系、700系。翼板制动:通过车体伸出翼板增加空气阻力来制动(增加34倍)。(处于试验中)(注:电力机车常用电制动、空气制动,故本章学习电制动)3.1概述CRH1转向架轮盘制动3.1概述3.

3、1概述3.1概述复合制动技术3.1概述一、电气制动的基本原理利用电机的可逆原理,制动时牵引电机作发电机,列车惯性力带动电机发电,将列车动能转换为电能。电机输出制动电流,电机轴上的反转矩作用于机车动轮形成制动力。二、电气制动的形式电阻制动:制动产生的电能由电阻转化为热能消耗掉。再生制动:制动产生的电能重新反馈到供电电网加以利用。节约电能,经济。3.1概述三、电气制动的优越性1、提升列车行车的安全摩擦制动:靠闸瓦与车轮的机械摩擦来减速。摩擦系数随温升而下降,则制动的效能随列车速度、载重、长度的提高而下降,高速时呈不稳定性。电气制动:速度越高制动效果越明显,且与制动时间无关。2、减少闸瓦与车轮的摩擦

4、机械制动摩擦严重,速度越高,制动强度大,摩擦大;低速则相反。高速时电气制动,低速时机械制动(动车组为轮盘制动)。3.1概述3、提高列车下坡运行的速度摩擦制动:每次排风制动后约需一分钟的缓解,待风压恢复后才能再次制动,造成下坡速度波动大,使列车平均速度下降。电气制动:制动性能与制动时间无关,可使列车下坡速度提高8%,因而提高运输能力。四、电制动的基本要求电气制动的基本要求:v机械稳定性即偶然因素使速度v制动力BV,从而保持原稳定运行状态。3.1概述v电气稳定性在一定速度v,瞬时电流扰动,电气系统能自动恢复到原平衡状态。v各台电动机制动力应力求相等电机制动时的负载分配尽可能均匀,若客观原因暂时分配

5、不均,则在客观原因消失后能自动恢复均匀分配。v外界条件暂时变化(如网压波动、粘着条件变化以及人为调节制动力等),无过大的电流冲击和制动力冲击。v制动性能良好,工作可靠,所增加的电气设备体积小、重量轻、线路简单、操作简单、易于检修。3.2电力牵引电阻制动电阻制动一般常用于直流传动。直流传动电机的电枢串制动电阻,而励磁分串励、他励两种。他励电阻制动:电路如图(a)所示,调励磁电流即调制动电流和制动力,实现对机车运行速度的控制。(电力机车常用)串励电阻制动:电路如图(b)所示,励磁绕组反向与电枢串,再与制动电阻RZ形成回路。调RZ可调制动电流和制动力。注意:RZ多抽头,需开关电器,线路复杂,设备多;

6、有级制动,不利平稳运行;RZ不宜过大,否则会电机不能自激;多台电机并联共用一个RZ时,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电力机车各电机各自有RZ)。(a)(b)图3-1电阻制动原理图3.2电力牵引电阻制动一、他励式电阻制动的稳定性1、机械稳定性简析:图3-2为他励电阻制动特性曲线,a点稳定运行,若偶然因素有V运行到b点,因制动力BbBa,从而迫使V降回到a点;反之,则相反。结论:他励式电阻制动机械稳定性条件(3-1)图3-2电阻制动的机械稳定性实际中,在高速区、制动电流恒定条件下,有(3-1)式成立,故高速区具有机械稳定性。3.2电力牵引电阻制动2、电气稳定性(1)电压方程式他励电阻制动电枢回路(见前图)电压

7、平衡方程式为(3-2)图3-3他励电阻制动回路电势曲线式中,EZ为电机发电电势,Z为他励磁通,R为电机总电阻(主要是电枢的),L为制动回路的电感(制动电流稳定时不起作用)。(2)回路电势曲线图3-3中,曲线1为某速度时的电势特性曲线EZ=CVZV,曲线2为负载特性曲线IZ(RZ+R),二者间纵线段表示自感电势L(dIZdt)。3.2电力牵引电阻制动(3)简析电机在A点稳定工作,L(dIZdt)=0;若扰动有IZ增大时,有,即L(dIZdt)0,则IZ减少回到A点;若IZ减少时,有L(dIZdt)0,则IZ增大回到A点。故他励电阻制动具有电气稳定性。二、他励式电阻制动的特性制动特性,指电力机车电

8、气制动时的各种工作特性,包括速度特性V=f(IZ)、制动力特性B=f(IZ)、制动特性B=f(V)。1、速度特性V=f(IZ)稳定工作状态时自感电势为零,则式(3-2)变为(3-3)3.2电力牵引电阻制动则电阻制动的速度特性为(h)(3-4)式中,RZ、R、CV均为定值。特性曲线如图3-4,可见:(1)忽略电枢反应,励磁IL一定(即Z定)时,有VIZ,线性(2)一个IL值(Z值)对应一条制动速度特性直线;IL连续调,则形成特性面。图中IL1IL2IL3(3)调他励电流,可调制动速度。图中,制动电流IZ一定,IL越小V越高;反之则相反。图3-4电阻制动速度特性曲线3.2电力牵引电阻制动2、制动力

9、特性B=f(IZ)他励电阻制动时,若IZ方向不变,则IL要反向;反之则相反。则电机的电磁转矩就为制动转矩(3-5)又机车的轮周制动力B与N台牵引电机制动转矩MZ的关系为(3-6)故制动力特性为()(3-7)图3-5电阻制动力特性曲线3.2电力牵引电阻制动制动力特性曲线如图3-5所示,可见:(1)不计电枢反应,励磁IL一定(Z定),有BIZ,线性。(2)一个IL值(Z值)对应一条制动力特性直线;励磁电流连续调,则形成特性面。图中IL1IL2IL3。(3)调制动电流或励磁电流都可调制动力。IZ一定,IL越大B越大;IL一定,IZ越大B越大。3、制动特性B=f(V)(1)形式一将式(3-4)的IZ式

10、(3-7),可得制动特性()(3-8)3.2电力牵引电阻制动制动特性曲线如图3-6所示,可见:(1)IL一定(即Z定),BV,线性;IL越大,特性曲线越陡,图中IL1IL2IL3。(2)IL一定时,VB,说明他励电阻制动具有机械稳定性(与前述一致);V越低B越小,故电阻制动不用于机车的制停。(2)形式二图3-6电阻制动特性曲线将式(3-3)的Z式(3-7),可得制动特性的另一形式()(3-9)3.2电力牵引电阻制动制动特性曲线如图3-6所示,可见:(1)IZ一定,B1V(反比),特性曲线为双曲线。图中IZ1IZ2IZ3。(2)IZ一定,在很宽范围内B随V的升高而降低,不具有机械稳定性。三、他励

11、式电阻制动的控制方式上述分析可知,他励电阻制动有三种控制方式:恒磁通、恒电流、恒速度控制。1、恒磁通控制励磁IL恒定(Z恒定),调RZ来调IZ大小,从而调B(依式(3-7)。3.2电力牵引电阻制动特点:有级调节,电路复杂。应用:仅作补充手段,即低速区制动力不足时短接部分RZ使B。(如SS3、SS4)2、恒电流控制恒IZ制动,调IL来调B(依式(3-7)。特点:机车特性呈恒功率曲线,能充分利用机车的制动功率,但机械稳定性差。应用:相控机车低速区采用。3、恒速度控制恒速V,调IL来调B(依式(3-8)。特点:改变制动力B来抗衡外界加速力实现机车恒速。(调节功率小,易实现自动控制)3.2电力牵引电阻

12、制动应用:下长大坡道,不断调节IL使B与加速力平衡,保持机车以给定速度恒速下坡。四、他励式电阻制动的界限因受机车本身、牵引电机、制动电阻等多因素限制,只允许一定范围内使用电阻制动。1、最大励磁电流限制受励磁绕组允许温升限制。图3-7他励式电阻制动界限图3-7中,曲线1是最大IL对应的制动特性曲线,其右方允许,而左方易发热烧毁励磁绕组,且磁路饱和调节效果不明显。3.2电力牵引电阻制动2、粘着限制受制动打滑的粘着限制。图中曲线2是粘着限制曲线。据“牵规”,制动粘着系数应比牵引粘着系数低20。3、最大制动电流限制受电枢绕组允许温升限制,并受RZ允许发热条件(允许功率、通风散热条件)限制。以最大IZ代

13、入式(3-9),可得图中曲线3,它表示制动电流的限界。4、换向条件限制现代机车牵引电机有补偿绕组,安全换向主要受电抗电势限制。3.2电力牵引电阻制动高速制动电流大,电抗电势会超允许值。特别是IL较小时,Z畸变严重,可能发生火花甚至环火。图中曲线4表示了换向条件允许的界限。因电抗电势正比于VIZ,则VIZ。5、电力机车最高速度限制即机车的构造速度,受机车机械运行部分强度限制(还可能受线路允许速度的限制)。图中的曲线5表示了最高速度限制。五、电阻制动的不足与克服电阻制动优点:除前述外,还有控制电路简单、制动力调节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3.2电力牵引电阻制动缺点:低速区制动力下降快,制动效果差。解决

14、办法:1、分级电阻制动由式(3-2)知,他励发电机IL不变,VEZ(RZ一定时)IZB。减小RZ,虽VEZ,仍能保持IZ维持B。如SS3,RZ分1.0052和0.6两级,低速时为0.6,B扩大近一倍。2、加馈电阻制动(“补足”电势电阻制动)低速,制动回路外接附加电源,以“补足”低速的低EZ造成的低IZ,保证足够的IZ,获得足够的B。3.2电力牵引电阻制动相控机车加馈电阻制动原理电路,回路电压方程式为(3-10)则制动电流IZ为(3-11)图3-8加馈电阻制动原理实际中,制动电流需连续可调以及时“补足”。相控机车,用牵引整流调压电路作制动加馈电源,如图示。注意:(1)据计算,维持低速B恒定,制停

15、列车所需外加电源功率几乎与机车额定功率相等。(2)理论上可制停机车,但实际中电机静止,整流子长时间流过额定电流易过热而烧坏。故速度低于一定值时,改用空气制动来制停机车。SS3B、SS4改、SS8及SS9机车均如此。3.3电力牵引再生制动直流传动、交流传动的电力牵引均可用再生制动,但交流传动应用普遍,且优先采用再生制动。一、“交-直”牵引再生制动(一)再生制动的稳定性1、机械稳定性分析可知,再生制动的制动特性B=f(V)满足式(3-1),故具有制动的机械稳定性。2、电气稳定性“交-直”牵引,再生制动时牵引电机通过变流装置间接与接触网联接,则电机的外部电路须首先保证电气稳定。3.3电力牵引再生制动

16、(1)串励电机的电气稳定性“交-直”牵引再生制动原理电路(图示)与牵引时相同,但变流器(全控桥)为逆变状态。设再生制动时电机为串励发电机状态,外部特性UD=f(IZ)为(3-12)式中,EZ为电机电势,R主要为电枢电阻(图中未画出)。逆变器N的外特性Ud=f(IZ),实现再生制动时应满足图3-9相控机车再生制动原理(3-13)或(3-14)式中,L主要为电抗器的电感。3.3电力牵引再生制动图3-10为特性曲线,电机UD与逆变器Ud交于a、b两点。分析:a点不稳定而b点稳定。(a点:某种原因使IZ(左移),有UdUD,据式(3-14)知L(dIZdt)0,则IZ继续减小远离a点;反之,IZUDUd,L(dIZdt)0,IZ继续增大远离a点。b点:刚好相反,但b点IZ值太大。)可见,再生制动稳定工作的条件为(3-15)图3-10电机、逆变器电压曲线若Ud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