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中的价格问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4816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9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市场中的价格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电力市场中的价格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电力市场中的价格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电力市场中的价格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电力市场中的价格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市场中的价格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市场中的价格问题.(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市场中的价格问题 董军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Tel: 13641121109 dongjun624 一、电价基本理论 二、国外电力市场电价机制 三、我国电价改革现状 四、电力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机制 五、电价监管 六、下一步电价改革目标和路径 199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价格法中明确规定了 政府在必要时可对下列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实行政府指 导价或政府定价: o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 价格 o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 o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 o的公用事业价格 o的公益服务价格 o价格管理上采取政府统一直接定价形式。 o价格形式上要遵循经济效益与社会公正兼顾的原则 。

2、 o使公共事业单位或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能够 补偿成本并有适当盈利。 o 使政府财政有适当的税收收入,以便有足够资金 来源进一步扩大投资于公共品领域。 o 使绝大多数居民都有能力进行必要的消费。 o在价格水平确定上,要从动态角度出发,以价值为 基础,充分考虑供求关系、货币价值及国际价格的影 响,综合地加以确定。 一、电价基本理论 1. 电价体系 2. 制定电价的原则 3. 影响电价的因素 4. 电价的基本制度 5. 电价的定价方法 电价是电力商品所对应的价格的总称。按照电力生 产环节可以划分为:上网电价、输电电价、配电电价 和销售电价。 电价理论是价格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价格理论 在电力

3、工业中的具体应用。电价遵循价格理论的普遍 性,同时电力生产的特殊性使得电价也具有一定的特 殊性。 1. 电价体系 电力消费的特点 准公用产品 消费水平的区域性差异 消费的时间性 需求价格弹性较低 消费范围广泛,可替代性差 电力生产的特点 资本和技术密集 投资期长 产品结构单一 价格对生产有调节作用供给弹性 规模经济性: 平均生产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电网自然垄断性:由一个供应方满足需求时生产 成本最低 电力市场特点 开放性 + 竞争性 = 所有商品市场的共性 计划性 + 协调性 = 电力市场的特殊性 (1)产、供、销同时完成; (2)网络经济市场载体(电网); (3)安全的重要性,与国民经济

4、和人民生活密切 相关。 有限竞争市场(发电侧寡头市场,输配电自然 垄断) 上网电价 发电企业与购电商之间进行上网电量结算的价格 输配电电价 输配电企业提供输配电服务的价格,包括辅助服务 价格 销售电价 向终端用户售电的价格 按照生产环节形成的电价体系 峰谷分时电价 丰枯季节电价 用户分类销售电价 容量电价 电量电价 辅助服务价格 电力金融衍生品价格 其他电价种类 2. 制定电价的原则 (1)成本补偿、合理收益原则 电价应能补偿电力生产、销售全过程发生的合理的 成本费用支出,以维持电力企业的正常经营,保证电 力投资者能够获得合理的收益。 (2)公平负担原则 销售电价应从公正分配的角度出发,尽量避

5、免电力 用户之间的收入再分配,根据电力生产及使用的特点 ,区别用户的用电特性,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方 针,既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又便于操作。 (3)资源有效配置原则 电价的制定应符合经济效率原则,促使电力资源有效利用。由 于电力产业输配电环节具有自然垄断属性,因此防止垄断企业 通过制定垄断价格等方式滥用市场支配力,以便实现资源的有 效配置,是电价制定的重要原则。 (4)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效率原则 在垄断市场结构下,竞争压力不足,企业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不 足。因此,电价制定应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效率,这包括在发 电环节引入竞价上网机制,提高输配电效率和设备利用率等。 3. 影响电价的因素 宏观因素

6、: 政策 科技发展与管理水平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电能需求水平 税收、利率和汇率水平 微观因素: 成本(燃料价格) 容量造价及折旧率 系统负荷率 4. 电价的基本制度 一部制电价:只包括电量电价 两部制电价:由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两部分组成 边际成本确定电价 分时电价,实时电价 合约电价:购售双方通过合同的形式确定的电价 会计成本法 5. 电价定价方法 根据历史记载的账面成本来核算供电成本,并将 供电平均成本分摊到各类用户中去。平均成本中包含 了合理的利润。但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看,采用平均 成本定价法,经济福利会比边际成本定价法要小。 边际成本法 边际成本定价法是对各类用户计算其新增单位用电 的系

7、统边际容量成本和边际电量成本,结合用户的负 荷特性来制订目标电价。这种方法与会计成本法相比 ,算法比较复杂,而且该方法必须在电源、电网优化 规划和优化运行的前提下运用,如果优化规划和优化 运行没有实现,边际成本定价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会 受到影响。 二、国外电力市场电价机制 1. 英国 2. 北欧 3. 美国 4. 澳大利亚 5. 巴西 1. 英国 发电:已放开 输配电:RPI-X 供电:已放开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 的国家,开始时采用POOL模式,2001年开 始采用NETA模式。NETA模式以合约电价机 制为主。电力交易系统由远期市场、短期 双边市场和平衡机制构成。购售双方可以

8、 签订不同期限的合约。90%的电力交易是 双边合同期货交易(1年或更长时间) 。系 统运行者也可提前(有时提前1年以上)签 订辅助服务合约。 2. 北欧电力市场电价机制 北欧电力交易包括直接双边交易和通过Nord Pool的交易。发电商和用户在Nord Pool中报价,价 格由供求平衡决定。Nord Pool设有现货交易市场、 期货交易市场和实时电力交易市场。北欧电网实时 调度运行由北欧各国调度中心实施。 在日前市场,Nord Pool根据买卖双方的报价构 成供需曲线,得到每小时均衡价格即市场出清价MCP 。MCP同时作为其他市场价格参考值。 w供应方和需求方向交易 中心PX投标报价,包括次

9、日24小时电量和电价 wPX 根据报价形成供应曲 线和需求曲线 w某小时市场出清价是满 足需求的边际电厂的报价 w根据输电阻塞管理确定 网络不同区域的出清价格 0 10 20 30 40 0500 10001500 电量 (MW) 电价 ($/MWh) 供应 需求 日前交易市场的出清价格 3 美国PJM电力市场电价机制 美国PJM电力市场是电力市场运营较为成功的案 例。PMJ电力市场分期货市场、日前市场、实时市 场三级。日前交易市场和实时交易市场构成现货市 场,约占电力交易量的30%,期货市场约占电力交 易量的70%。日前市场中通过投标竞价方式形成次 日电力交易价格。 实时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平衡

10、市场,主要解决系统 突发事故、网络阻塞、等问题,PJM通过实时市场 连续不断地控制,平衡电力生产和电力需求。 4. 澳大利亚 现货市场为电力供需瞬时平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发电商每5分钟报价一次,国家电力市场管理有限 公司(NEMMCO)按竞标方式确定机组组合和确定该5分 钟时段的现货价格,保证在满足电网要求条件下的 电价最低。半小时内的六次现货价格的平均值就决 定了这个交易时段的现货电价。 为规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风险,市场引入 了差价合约,并引入分区定价机制。 三、我国电价改革现状 1. 我国能源价格体制 2. 我国电价改革沿革 3. 我国电价体系现状 4. 我国电价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1. 我国能源价格体制 80年代以前,煤炭作为国家一级统配物资, 实行统购、统销政 策, 由政府采取低价政策定价。 1979 - 1992 年, 引入市场机制。1985年双轨制,1992年存在 多种煤炭价格形式:国家订价的指令性计划价格、国家指导性的 超产加价和地区差价价格、不纳入国家计划的自销煤炭市场协议 价格。 1994年全国煤炭市场价格全部放开 1996年开始对电煤实行国家指导价格 2002年国家停止发布电煤政府指导价格,但仍不时出台价格管 制政策进行调控 2005年底, 国家正式宣布对电煤价格不再进行宏观调控 (1) 煤炭 (2) 石油 1955-1981:计划体制下的强管制和低价格

12、。 1981-1998:向市场价格过渡的双轨制。 1998-:国内原油和国际原油价格联动,中石油和中石化之 间购销价格由原油基准价和贴水构成,其中原油基准价根据国 际市场上月平均价确定,贴水根据运杂费 、质量差价和市场供 需情况协商确定。成品油以纽约、鹿特丹和新加坡市场价格加 权平均值为基础,两大石油集团有8%的浮动定价权。 国办发200616号文件 国内原油价格继续实行与国际市场直接接轨。 将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直接接轨改为与国 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 础,加上国内合理加工成本和适当利润确定。 建立“四个配套机制” :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

13、制, 相关行业的价格联动机制,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 机制,石油企业涨价收入财政调节机制。 2009年3月26日发改委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国际油价连续20天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会 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是国内成品油价格 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 天然气定价方法与天然气市场成熟程度和供求结构相 关。目前国外天然气市场可分为垄断性市场和竞争性市 场,所采用的定价方法也不同。垄断性定价是成本加成 的方法,竞争性市场价格由市场决定。 (3) 天然气 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 销售价格为有浮动幅度的政府指导价,价格双轨制 :计划内、自销。 管输价格政府定价 政策依据

14、:国家发改委在2005年12月颁布的关于 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及近期适当提高天然气 出厂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052756号) 定价机制:政府定价、市场定价、两者混合 按环节分: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 政策依据:国办发200362号 电价改革方案 ;发改价格2005514号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 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 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 法等。 (4)电力 (5)可再生能源 主要用于发电, 政策依据:可再生能源法、 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 风电:政府指导价,招标确定 生物质能发电:各省脱硫燃煤机组标杆电价+补贴 电价 太阳能、地热能发电:政府指导价。合理成本+合

15、理利润 2. 我国电价改革沿革 (1)1985年之前的电价 电力体制:发电、输配、售电一体化 电价体系:仅包括销售电价 销售电价机制 实行中央政府定价 引入了两部制电价、峰谷电价和分季电价 电价水平稳定,从1955年到1985年的30年间,年 均电价水平仅提高 0.2% (2)1985-1995双轨制阶段 1985年至1995年,为改善全国普遍缺电的局面 ,相继出台了集资办电政策,在国家原统配电价(指 令性电价)的基础上,出台了非统配电量的指导性电 价,地方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投资建设分得电量的还 本付息电价,从而加快了电源建设,有效缓解了全 国性的缺电局面。 1改革的目标吸引电源建设投资,缓解电

16、力短缺 2电价体系 上网电价:适用于独立发电厂 销售电价:终端用户电价和趸售电价 3上网电价改革内容 以个别成本为基础,实行还本付息电价 独立发电厂按政府核定的上网电价与省级电力 企业签订购售电合同 实施燃运加价 4销售电价改革内容 电价主要由地方政府制定 从1988年开始实行 “2分钱”电力建设基金 5结果 促进了电源快速发展 电源造价不断攀升 销售电价在省内各地区差异很大 销售电价提高迅速,年均提高12.6 还本付息上网电价 李英,电价体系现状和输配电价问题,2008 (3)经营期电价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电力高速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 双重影响,一些地区在部分时段出现了电力供大于求的情 况。这时,以个别成本为基础定价的还本付息电价政策显 示出弊端。 为改变成本无约束、价格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