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节能技术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4745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终端节能技术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终端节能技术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终端节能技术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终端节能技术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终端节能技术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终端节能技术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端节能技术教材(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终端节能技术 终端能耗的现况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节能系统经济运行 节能管理 终端能耗的现况 宾馆、办公楼类建筑的空调负荷 1. 北京市此类建筑单位面积实际峰值冷量的平均 值为42W/m2,一般建筑在3155W/m2之间。 2. 北京市此类建筑全年每平米供冷量的平均值为 0.296GJ,一般建筑在0.270.34GJ之间。 3. 北京市此类建筑全年每平米供暖量的平均值为 0.253GJ,一般的建筑在0.20.3GJ之间。 终端能耗的现况 商业建筑空调系统中冷热源和输配系统的一次能 源消费量和用电量。 建筑耗能 100 空调用 47.2 冷热源 20.0 冷热源主体16.0 冷热源辅机4.

2、0 输送系统 27.2 换气用风机10.9 空调用风机9.5 空调用水泵6.8 电梯、卫生、其它用20.6 照明用32.3 办公楼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 终端能耗的现况 办公楼耗电量构成% 总用电量 100 照明33.3 冷暖空调41.4冷冻机14.2 空调动 力27.2 其它动力(电梯、电脑 、给排水) 25.3 终端能耗的现况 2006-2007采暖季(11.7-3.22) 不同类型热力站热耗对比 类型 医院机关学校宾馆住宅 使馆 外交 公寓 展览 场馆 写字 楼 商场 单耗 w/m2 51.5342.5334.2033.7331.21 28.6825.4625.58 10.81 经济运行的

3、评价指标和方法 1. 空调系统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与方法 1评价指标体系 体系结构本标准中所采用的空调系统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如下图所示: 图1 空调系统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评价指标适用范围 该指标体系完全适用于采用电驱动水冷式冷水机 组的空调系统。当系统冷源不同时,部分指标不适用, 如表 所示: 空调系统经济运行评价指标的适用范围(针对不同的冷源) 指标名称电驱动 冷水机组吸收式冷水机组 水冷式风冷式 ECA 适用适用适用 CCA 适用适用适用 EERs 适用适用不适用 EERr 适用适用不适用 EERt 适用适用适用 WTFch 适用适用适用 WTFc

4、适用不适用适用 COP 适用不适用适用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本指标体系同时适用于节能检测(单点工况测试)和节能 评估(全年工况测评);用途不同时,指标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详见29)。 由于建筑类型多样、气象参数多变、空调系统类型多样, ECA 和CCA 两个指标无法给出统一的限值;但它们都是反映空调 系统经济运行水平的重要指标,可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比 较,也可用于运行管理人员自查,与历史运行情况进行纵向比较。 在实际应用可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 一般来说,上层的指标反映系统的整体特性,下层的指标体现具体 问题。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2单位面积空调能耗(EC

5、A) 计算公式 对于电、冷、热、燃油、燃气等输入建筑空调系统设备的 能源,均可按下式计算,并根据能源类型不同选择不同单位 ,分别给出结果。 式中: ECA 单位面积空调能耗,以电能为例,瞬态值单位为瓦每平 方米(W/m2),累计值单位为千瓦时每平方米年(kWh/ m2.a); Wi 空调设备的能耗总和,以电能为例,瞬态值单位为瓦(W ),累计值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 a); A 空调区域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测量方法 Wi:瞬态值可采用电功率计、流量计等设备现场测量 得到,如现场安装有符合要求的计量表,也可读取一段时间 的累计值,按时间平均得到。 在系统中

6、装有各类能源计量表的情况下,经一年以上 的测量、记录,可得到累计值。 A:由实地测量或根据建筑图纸统计得到。 评价方法该指标用于评价建筑空调系统能耗水平 的高低。当耗冷量偏高或空调系统运行效率偏低时,该指标 均偏高。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3单位空调面积耗冷量(CCA) 计算公式单位空调面积耗冷量的瞬态值和累计值应按 下式计算: CCA 单位空调面积耗冷量,瞬态值单位为瓦每平方米( W/m2),累计值单位为吉焦每平方米年(GJ/ m2.a); Q 空调系统制备的总冷量,瞬态值单位为千瓦(kW), 累计值单位为吉焦(GJ); A 空调区域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7、 测量方法 Q:可由空调系统总管上的冷量表测得,其瞬态值也可按 下式计算得到。 式中: Q 空调系统制备的总冷量,单位为千瓦(kW); cP 水的比热,可取4.186kJ/(kg); W 水的密度,可取1000 kg/m3; G 冷水瞬态总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时(m3/h); tin 冷水总回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out 冷水总供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在现场检测时流量、温度参数时,宜测取较稳定工况下1h 2h 的平均值以减少误差;尤其是当流量、温度显著不稳定时( 如直燃式冷水机组大小火变化导致冷水温度波动,冷水机组、冷 水泵启停导致运行工况处于变化中,冷

8、水泵变频率运行导致冷水 流量变化等情况),必须取较长时间的平均值以保证测量结果与 实际情况相符。 A:由实地测量或根据建筑图纸统计得到。 评价方法 该指标用于评价空调系统提供服务的量。如果空调系统存 在以下的问题之一时,则容易出现单位空调面积耗冷量过高的情 况: a. 同时供冷供热,调节不当,造成大量冷热抵消; b. 过量引入新风; c.空调水泵、风机设备自身消耗冷量过高,等。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4空调系统能效比(EERs) 计算公式当输入空调系统的能源全部为电能时,该指标 适用。 式中: EERs 空调系统能效比。 测量方法 Q,Wi:按照2、3 中的测量方法。 评价方法 该指标用于

9、评价空调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该指标应 不小于2.9。冷水机组COP 偏低、水系统输送系数偏低或 末端能耗偏高均会导致该指标偏低。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4空调系统能效比(EERs) 计算公式 当输入空调系统的能源全部为电能时,该指标适用。 式中: EERs 空调系统能效比。 测量方法 Q,Wi:按照2、3 中的测量方法。 评价方法 该指标用于评价空调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该指标应不小于2.9。 冷水机组COP 偏低、水系统输送系数偏低或末端能耗偏高均会导 致该指标偏低。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5制冷系统能效比(EERr) 计算公式当采用电驱动冷水机组时,该指标适用。 式中: EERr 制

10、冷系统能效比;Wj 制冷系统主要设备能耗,瞬 态值单位为千瓦(kW), 累计值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当 系统采用水冷冷水机组,并采用蒸发式冷却塔冷却时,Wj应采用下 式计算: Wj= Wch+ Wcp+ Wct 式中: Wch,Wcp,Wct 分别为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冷却塔能耗, 瞬态值单位为千瓦(kW),累计值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5制冷系统能效比(EERr) 计算公式当采用电驱动冷水机组时,该指标适用。 式中: EERr 制冷系统能效比; Wj 制冷系统主要设备能耗,瞬态值单位为千瓦(kW),累计值 单位 为千瓦时每年(kWh/a)。当系统

11、采用水冷冷水机组,并采用蒸发式冷却 塔冷却时,Wj应采用下式计算: Wj= Wch+ Wcp+ Wct 式中: Wch,Wcp,Wct 分别为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冷却塔能耗,瞬态 值单位为千瓦(kW),累计值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测量方法 Q,Wj:按照2、3中的测量方法。 评价方法 该指标用于评价空调系统中制冷子系统的经济运行情况。 该指标用于水冷式冷水机组,应不小于4.0;用于风冷式冷 水机组,应不小于额定值的90。 冷水机组运行能效比的高低对该指标高低影响最大;冷却 水输送系数、冷却塔能效比的高低对该指标也有影响。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6冷水输

12、送系数(WTFch) 计算公式 式中: WTFch 冷水输送系数; Wchp 冷水泵总能耗,瞬态值单位为千瓦(kW), 累计值单 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 测量方法Q,Wchp:按照2、3 中的测量方法。 评价方法 该指标用于评价空调系统中冷水系统的经济运行情况。 该指标的应不小于35。 冷水温差大小、管路阻力系数高低、冷水泵效率高低、冷水泵 是否采用了合理控制等因素都会对该指标高低产生影响。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7空调末端能效比(EERt) 计算公式 式中: EERt 空调末端能效比; Wk 各类空调末端总能耗,瞬态值单位为千瓦(kW), 累计值单位 为千瓦时每年(kWh/a)。

13、 测量方法 Q,Wk:按照2、3中的测量方法。 评价方法 该指标用于评价空调系统中空调末端的经济运行情况。当末端以全空气 系统为主时,该指标应不小于15;当末端以风机盘管为主时,该指标应不 小于30。 冷水温差大小、管路阻力系数高低、冷水泵效率高低、冷水泵是否采用 了合理变频控制等因素都会对该指标高低产生影响。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8冷水机组运行能效比(COP) 计算公式 式中: COP 冷水机组的运行能效比; Wch 冷水机组的能耗,瞬态值单位为千瓦(kW), 累计值单位为千 瓦时每年(kWh/a)。对电制冷冷水机组,Wch为输入的电功率;对吸收式 冷水机组,Wch为加热源消耗量(以低

14、位热值计)与电力消耗量(折算成一 次能)之和。 测量方法Q,Wch:按照2、3中的测量方法。 在节能检测时,为准确测得Q值,应对测试数据进行能量平衡校核,并 按照下式计算不平衡率 ,当 的绝对值在10以下时,认为测量结果可靠 。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式中: 冷水机组能量测量不平衡率; Qc 冷却水输送的热量,瞬态值单位为千瓦(kW), 累计值单位 为千瓦时每年(kWh/a)。其中Qc的测量按照5.9 规定进行。 评价方法该指标用于评价冷水机组的经济运行情况。 该指标应不小于冷水机组额定COP 值的95。 冷水机组负荷率、冷凝温度、蒸发温度的高低都会对该指标高 低产生影响。 9冷却水输送系

15、数(WTFc) 计算公式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式中: WTFc 冷却水输送系数; Qc 冷却水输送的热量,瞬态值单位为千瓦(kW), 累计值单位 为千瓦时每年(kWh/a)。 测量方法 Wchp:按照2中的测量方法; Qc:可按照下式计算其瞬态值,对全年瞬态值进行积分即可得 到累计值;也可按照下式进行估算。 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Qc= Q+ Wch 式中: Gc 冷却水瞬态流量,单位立方米每时(m3/h); tc,in 冷却水回水温度,单位摄氏度();, tc,out 冷却水供水温度,单位摄氏度()。 评价方法 该指标用于评价空调系统中冷却水系统的经济运行情况。 该指标应不小于35

16、。 冷却水温差大小、管路阻力系数高低、冷却水泵效率高低 、冷却水泵是否采用了合理控制等因素都会对该指标高低产生影 响。 2. 供热系统经济运行(北京市供热系统的节能目标) 1 冬季供暖平均耗能热量指标2545w/m2 2 燃煤供暖锅炉运行效率由目前60%提高到7080%。 3 燃气供暖锅炉运行效率由目前80%提高到90%以上。 4 供热一次管网平均热损失控制在5%以内,二次管网平均热 损失控制在10%之内。 5 水资源消耗指标 每万平方米热网循环水量:间接供热系统的一次水管网7 12t/h;间接供热系统的二次管网或直接供热系统2530t/h;直接供热 混水系统3035t/h。 每万平方米补水量:不应大于0.4t/h(相当于10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