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3 病句辨析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94643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1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3 病句辨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3 病句辨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3 病句辨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3 病句辨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3 病句辨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3 病句辨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3 病句辨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病句辨析 修改病句是历年中考的热点,从近几年中考涉及修改病句的试题 看,这类试题有如下特点: 1以选择的形式对辨析语病、修改语病进行综合考查。 2以表述的形式,将这类考查放到阅读或写作的“文章修改”中进 行。 3命题以选择题为主,判断及改错类的主观题型有上升趋势, 一些省市的考题是在语段中进行修改,甚至加入了错别字、错标点符 号等,综合性较强。 考点解读 一、常见的语病类型 1用词不当 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效尤”指明知 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而照样去做,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合适,应改为“学 习”) 2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

2、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如:三国演义这部电影出色地塑造了刘备、诸 葛亮、关羽等人的英雄事迹。(“塑造”与“事迹”搭配不当,应将宾语“事迹”改 为“形象”) (3)主宾搭配不当 如:这最后一天的活动是探险人员最紧张、最愉快 ,也最有意义的一天。(“活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活动”)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李林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花了很大 的心血。(“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应试技巧应试技巧 3成分残缺 (1)缺主语 如:通过学习“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 了许多做人的道

3、理。(“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的作用,应删去“使”) (2)缺宾语 如:每当看到她的照片,我便会想起当年我们一起玩耍、 同桌共读。(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情景”) 4语序不当 如:学校采纳并研究了雨薇科技小组同学的意见。(“研究”与“采纳”顺序 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采纳”) 5重复啰唆 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顽症”和“ 疾病”重复,应任意删除一个) 6表意不明(歧义) 如:牧童牵着牛在吃草。(是“牧童吃草”,还是“牛在吃草”?本是两句话 的内容,杂糅在一起,致使表意不明。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再如:校长采纳了两个教师的合理化建议

4、,这大大激发了全校职工出谋 献策的积极性。(“这”指代不明;另外,“两个”修饰“教师”或“建议”,表意不明 ) 7不合逻辑 如:能否科学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能”与“否”表现两种完全不 同的情况,应删去“能否”,本题错误类型俗称单面对双面,改法是让单双分 别相对) 如: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和管理。(否定词 “不”使句子意思相反,应去掉) 8句式杂糅 如: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 加拿大籍华裔女作家之手。(这句话是由一个主谓句和一个动词谓语句杂糅 而成的,可以改用下边两种句式中的一种来表达: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

5、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上海文艺出版 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女作家之手 。) 二、辨析病句的方法 先朗读,后分析。概括起来,有四种方法:朗读语感法、提取主干法、 瞻前顾后法、找关键词法。较为重要的有以下两种。 1提取主干法 如:云南景谷地震灾后过渡安置工作中,昭通市各级 工会采取多种措施引导职工充分发扬工人阶级主力军的作用。(缩句:工会 采取措施引导职工发扬作用。缩句后就可以发现“发扬作用”属于典型的搭配 不当,应将“发扬”改为“发挥”) 2找关键词法 (1)抓否定词 如: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 雾霾困扰之中。(“避免”“不会”都具有否定

6、意义,这样一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 达反了) 修改方法:删除“避免”“防止”或“不”等。 (2)抓介词 如:当“钢琴王子”李云迪和“歌坛巨星”王力宏来到呼和浩特 时,受到首府歌迷的热烈欢迎。(介词“当时”的存在,使句子缺少主语, 应把它删去) 修改方法:删除“通过”“由于”“经过”“从中”或“使”等。 (3)抓两面词 如: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 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句中的“是否”是两面词,与仅表一 面意思的“重要标准”不搭配,这是病句) 修改方法:删除句子中出现的“有无”“能否”“大小”“高低”“是否”“强弱”等或 增加相应的两面词。 (4)抓并列词 如:丢失

7、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 证、学生证、手机等其他证件。(“手机”不从属于“证件”这一类范畴,不存在 从属关系,因分类不当而造成了概念混乱) 再如:春风一阵阵地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 出沙沙的响声。(“月光”“树影”不会发出沙沙的响声) 修改方法:可删除其中从属不符的一项或作适当调整。 (5)抓住判断词“是” 如: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 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第二部分承前省略了主语“修建青藏铁路”,这 个主语与“纽带”构不成判断句,应该在第二部分前加上“这条铁路”一类的词 语) 再如: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

8、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句中的主干是“读者是材料”,明显是错 误的) 修改方法:调整句式或对搭配不当的主语、宾语进行适当修改。 (6)抓数量词 句子中凡是看到数量词,我们就要考虑数量词有没有用错,有没有修饰 不当,一般要注意:是否会产生歧义,表示减少、下降、降低等意义时不能 用倍数等。 如:与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的原画面相对比,该片涉嫌抄袭的镜 头不少于十多处。(“不少于”后面的数词应是确数,而“十多”是个概数) 再如:南昌至上海、杭州的普通列车硬座与火车动车组的票价相比较要低一 倍多。(“低一倍多”不合逻辑,“低”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百分数) 修改方法:更换恰当的数量词或删除不

9、必要的修饰成分。 (2016江西)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解析】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 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 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的办法,由整体到局部地进 行判断。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项“缩小”不能用倍数;B句“原因”与“ 结果”冲突;C句“广泛”一词词序不当,应该在“关注”之前。 【答案】 D D 典例剖析典例剖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