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栽培管理工作历(精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4457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8.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蒜栽培管理工作历(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大蒜栽培管理工作历(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大蒜栽培管理工作历(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大蒜栽培管理工作历(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大蒜栽培管理工作历(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蒜栽培管理工作历(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蒜栽培管理工作历(精品).(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蒜又称蒜,胡蒜,古名葫或葫蒜,是重要的香辛类蔬菜作物,属百 合科葱属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 原产于地势高爽,气候干燥的亚洲西部高原地区,汉代传入我国,各 地广泛栽培,以其蒜头(鳞茎)、蒜苔(花茎)、嫩叶(青蒜或称蒜苗) 为主要产品供食用。 大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很好的滋补强身蔬菜。大蒜产品中含有 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合物和无机盐等;大蒜还富含大蒜素,可以佐 餐和调味,并且有抗菌作用,对各种微生物及寄生虫有较强的抑制或杀灭 作用,被医务工作者称为植物性广谱抗生素,可以治疗痢疾、肠炎等疾病 ,对某些癌症和心脏病也有预防作用。 大蒜属世界性蔬菜,世界各地分布广泛。近年来发达国家栽培面积逐

2、渐减少,而发展中国家尤其亚洲国家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国际贸易量也逐 渐扩大。 我国大蒜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种蒜国,生产量具世界首位,又是主要 的贸易国之一。 大蒜对气候条件适应性强,在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南方行秋播,华北 多秋播,亦可春播,东北则多春播,因此在我国形成了一些著名的大蒜特产区 。如山东苍山、安丘、金乡、上海崇明、嘉定、浙江绍兴,江苏徐州,湖北广 水、广东开平,广西玉林、安徽舒城、黑龙江阿城、宁安、辽宁开原、吉林龙 安、河北永年、陕西歧山、山西应县、四川成都、贵州毕节、云南新安、新疆 乌鲁木齐、内蒙古乌兰察布、西藏拉萨等均是著名大蒜产地。 大蒜产品除鲜食、炒食叶,还可进行加工如盐

3、渍蒜头、蒜苔、糖醋蒜头、 蒜苔、脱水蒜片、调味蒜粉、无臭蒜素、大蒜精油、无臭蒜酒、大蒜枸杞等; 可周年供应市场。我国的大蒜已出口到东南亚、日本、韩国、欧、美各地,其 中山东大蒜种植面积约16万hm2,仅山东金乡县及其周边县市区的栽培面积就 达7万hm2,成为我国大蒜及蒜苔生产、加工、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并形成了 山东金乡大蒜、苍山大蒜、河南中牟大蒜、江苏徐州大蒜等各县特色的品牌, 年出口各类大蒜产品约25万t,中国大蒜产品已在国际市场赢得良好信誉。可见 ,大蒜出口在我国蔬菜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录 一、大蒜 形 态 特 征 二、大蒜 生 长 习 性 三、大蒜 播 种 育 苗 四、大蒜 水

4、肥及田间管理 五、大蒜 的采收 六、大蒜 一些病害肥害及防治方法 七、大蒜常见虫害 一 、 大 蒜 形 态 特 征 多年生草本 根:浅根性作物,无主根。发根部位为短缩茎周围,外侧最多,内侧较少。根最长 可达50cm以上,但主要根群分布在5-25cm土层,横展范围30cm。成株发根 数70-110条。 茎:鳞茎大形,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紫色于膜质鳞被。叶基生,实心,扁 平,线状披针形,宽约2.5厘米左右,基部呈鞘状。花茎直立,高约60厘米。 一 、 大 蒜 形 态 特 征 叶:包括叶身和叶鞘。叶鞘管状,叶生未展出前呈折叠状,展出后扁平而狭长,为 平行叶脉。叶互生,为1/2叶序,排列对称。叶

5、鞘相互套合形成假茎,具有支撑 和营养运输的功能。 花、种子:佛焰苞有长喙,长710厘米 伞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 片长810厘米,膜质,浅绿色 花小形,花间多杂以淡红色珠芽,长4毫米,或 完全无珠芽;花柄细,长于花;花被6,粉红色,椭圆状披针形;雄蕊6,白色 ,花药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凹入, 3室。蒴果,1室开裂。种子黑色。花期夏季。 二、大蒜生长习性 1、温度:喜冷凉,适宜温度在-5-26。大蒜苗4-5叶期耐寒 能力最强,是最适宜的越冬苗龄。 2、光照:完成春花的大蒜在13小时以上的长日照及较高温度 条件下开始花芽和鳞芽的分化,在短日照而冷凉的

6、环境下, 只适合茎叶生长。 3、水分:喜湿怕旱 4、土壤和营养: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 、保水排水性能强的肥沃壤土较适宜。 二、大蒜生长习性 5、 大蒜根系为弦状肉质虚根,主要分布在5-25厘米的耕 层里,属浅根性蔬菜,大蒜对水肥反应敏感,表现出喜湿、 喜肥、耐肥的特点。大蒜的根毛极少,且细弱,跟的吸收能 力较差,因此,生长期间需加强肥水管理。 6、 大蒜萌芽所需的各种营养均由种掰提供。随着幼苗的生 长,种掰中储藏的营养耗尽,也称“退母”。退母后的生长 过程全靠土壤供应养分,吸肥量明显增加。 7、 研究表明,大蒜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 钾、磷、镁次之。各种元素吸收的比

7、例:氮:磷:钾:镁为 1:0.25-0.35:0.85-0.95:0.6。硫是大蒜品质构成元素 ,适当适用硫肥有使蒜头增重,蒜薹增长的作用,并使畸形 薹和裂球率降低。 三、大蒜 播 种 育 苗-适时播种 (1)适时播种。 大蒜播种的最适时期是使植株在越冬前长到56片叶 ,此时植株抗寒力最强,在严寒冬季不致被冻死,并为植 株顺利通过春化打下良好基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长江流域9月份天气凉爽,适于 大蒜幼苗出土和生长。 如播种过早,幼苗在越冬前生长过旺而消耗养分,则 降低越冬能力,还可能再行春化,引起二次生长,第二年 形成复瓣蒜,降低大蒜品质。播种过晚,则苗子小,组织

8、 柔嫩,根系弱,积累养分较少,抗寒力较低,越冬期间死 亡多。所以大蒜必须严格掌握播种期。 三、大蒜 播 种 育 苗-合理密植 (2)合理密植。 密植是增产的基础。蒜薹和蒜头的产量是由每亩株 数、单株蒜瓣数和薹重、瓣重三者构成的。应按品种的特 点做到适当密植,使每亩有较多的株数。 早熟品种一般植株较矮小,叶数少,生长期也较短,密 度相应要大,以亩栽5万株左右为好,行距为1417厘米 ,株距为78厘米,亩用种150200千克。中晚熟品种生 育期长,植株高大,叶数也较多,密度相应小些,才能使 群体结构合理,以充分利用光能。密度宜掌握在亩栽4万株 上下,行距1618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亩用种150

9、千 克左右。 三、大蒜 播 种 育 苗-播种方法 (3)播种方法。 “深栽葱子浅栽蒜”是农民多年实践得出的经验。大蒜播种 一般适宜深度为34厘米。 大蒜播种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插种,即将种瓣插入土中,播后覆土,踏实; 二是开沟播种,即用锄头开一浅沟,将种瓣点播土中。开 好一条沟后,同时开出的土覆在前一行种瓣上。 播后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用脚轻度踏实,浇透水。为防 止干旱,可在土上覆盖二层稻草或其它保湿材料。栽种不宜过 深,过深则出苗迟,假茎过长,根系吸水肥多,生长过旺,蒜 头形成受到土壤挤压难于膨大;但栽植也不宜过浅,过浅则出 苗时易“跳瓣”,幼苗期根际容易缺水,根系发育差,越冬时 易受冻死亡

10、。 三、大蒜 播 种 育 苗-适时破膜 适时破膜 大蒜播种5-7天开始出苗,多数大蒜芽鞘可以顶 破地膜露出膜面,少数蒜苗还需人工辅助打孔放苗, 此期应每天检查一遍,将未露出膜的蒜苗用铁丝穿破 地膜,使蒜芽鞘露出。 四、大蒜水肥及田间管理 1、大蒜施肥技术。 2、水分管理。 3、中耕除草。 1、大蒜施肥技术-基肥 基肥。 将土地翻耕,深度1316厘米,整成厢面,包 沟宽度1.31.7米,沟深26厘米,然后撒入基肥, 每亩用腐熟人畜粪5060担,菜籽饼3540公斤, 过磷酸钙3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与土拌匀后, 将厢面整平,然后播种。 1、大蒜施肥技术-追肥 追肥。 大蒜幼苗生长期虽有种瓣营养

11、,但为促进幼苗生长, 增大植株的营养面积,仍应适期追肥。由于大蒜根系吸收水 肥的能力弱,故追肥应施速效肥,以免脱肥而出现叶尖发 黄。大蒜追肥一般34次,分为: (1)催苗肥:大蒜出齐苗后,施1次清淡人粪尿提苗,忌 施碳铵,以防烧伤幼苗。 (2)盛长肥:播种6080天后,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 化肥,每亩2030担,硫铵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5千 克。做到早熟品种早追,中晚熟品种迟追,促进幼苗长势旺 ,茎叶粗壮,到烂母时少黄尖或不黄尖。 1、大蒜施肥技术-追肥 (3)孕薹肥:种蒜退母后,花芽和鳞芽陆续分化进入花茎伸长期。此期旧 根衰老,新根大量发生,同时茎叶和蒜薹也迅速伸长,蒜头也开始缓慢膨大

12、,因而需养分多,应重施速效钾、氮肥 (复合肥更好)1015千克。于现尾前 半月左右施入(可剥苗观察到假茎下部的短薹),以满足需要,促使蒜薹抽生 快、旺盛生长。 (4)蒜头膨大肥:早熟和早中熟品种,由于蒜头膨大时气温还不高;蒜 头膨大期相应较长,为促进蒜头肥大,须于蒜薹采收前追施速效氮钾肥。如 :氮钾复合肥亩施510千克,若单施尿素,5千克左右即可,不能追施过多 ,否则会引起已形成的蒜瓣幼芽返青,又重新长叶而消耗蒜瓣的养分。追肥 应于蒜薹采收前进行,当蒜薹采收后即有丰富的养分促进蒜头膨大。若追肥 于蒜薹采收后进行,则易导致贪青减产。若田土较肥,蒜叶肥大色深,则可 不施膨大肥。中、晚熟品种由于抽薹

13、晚,温度较高,收薹后一般2025天左 右即收蒜,故也可免追膨大肥。 (1)齐苗期:一般播种1周即齐苗。追施齐苗肥后,若田土较干,可灌水1 次,促苗生长。 (2)幼苗前期:幼苗期是大蒜营养器官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大蒜齐苗后 进入幼苗生长前期,由于齐苗后灌水1次,加之长江流域地区此期也正值秋雨较 多的时期,因此要控制灌水,并注意秋雨后田间的排水工作。 (3)幼苗中后期:以越冬前到退母结束为标志。此阶段较长,也正是大蒜营 养生长的重要时期。越冬前许多地方降雨已明显减少。土壤较干,应浇灌1次; 越冬后气温渐渐回升,幼苗又开始进入旺盛生长,应及时灌水,以促进蒜叶生长 ,假茎增粗。 (4)抽薹期:蒜苗分

14、化的叶已全部展出,叶面积增长达到顶峰,根系也已扩 展到最大范围,蒜薹的生长加快,此期是需肥水量最大的时期,应于追孕薹肥后 及时浇灌抽薹水。“现尾”后要连续浇水,以水促苗,直到收薹前2到3天才停 止浇灌水,以利贮运。 (5)蒜头膨大期:蒜薹采收后立即浇水以促进蒜头迅速膨大和增重。收获蒜 头前。5天停止浇水,控制长势,促进叶部的同化物质加速向蒜头转运。 2、水分管理 可于播种至出苗前喷除草剂。乙氧氟草醚,二甲戊灵,乙草胺。 对以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大惠利120150克 于播种后57天(出苗前)加水3050千克稀释,晚间喷雾。以双子 叶阔叶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25恶草酮120150毫升

15、,或24果 尔4560毫升,于播种后710天(出苗前)加水4060千克,晚间 喷雾。蒜苗幼苗生长期,当杂草刚萌生时即进行中耕,同时也除掉了 杂草,对株间难以中耕的杂草也要及早拔除,以免与蒜苗争肥。 3、中耕除草 1、采收蒜薹 2、采收蒜头 五、大蒜的采收 (1)一般蒜薹抽出叶鞘,并开始甩弯时,是收藏蒜薹的适宜时 期。采收蒜薹早晚对蒜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采薹过早,产量不高 ,易折断,商品性差;采薹过晚,虽然可提高产量,但消耗过多养分, 影响蒜头生长发育;而且蒜薹组织老化,纤维增多;尤其蒜薹基部组织 老化,不堪食用。 (2)采收蒜薹最好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此时植株有些萎蔫,叶 鞘与蒜薹容易分

16、离,并且叶片有韧性,不易折断,可减少伤叶。若在雨 天或雨后采收蒜薹,植株已充分吸水,蒜薹和叶片韧性差,极易折断。 1、采收蒜薹 (3)采薹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以采收蒜薹为主要目的, 如二水早大蒜叶鞘紧,为获高产,可剖开或用针划开假茎,蒜薹产量 高、品质优,但假茎剖开后,植株易枯死,蒜头产量低,且易散瓣。 以收获蒜头为主要目的,如苍山大蒜采薹时应尽量保持假茎完好,促 进蒜头生长。采薹时一般左手于倒34叶处捏伤假茎,右手抽出蒜 薹。该方法虽使蒜薹产量稍低,但假茎受损伤轻,植株仍保持直立状 态,利于蒜头膨大生长。 1、采收蒜薹 收蒜薹后1520天(多数是18天)即可收蒜头。 适期收蒜头的标志是:叶片大都干枯,上部叶片退色成灰绿色,叶 尖干枯下垂,假茎处于柔软状态,蒜头基本长成。收藏过早,蒜头嫩而 水分多,组织不充实,不饱满,贮藏后易干瘪;收藏过晚,蒜头容易散 头,拔蒜时蒜瓣易散落,失去商品价值。 收藏蒜头时,硬地应用锨挖,软地直接用手拔出。起蒜后运到场上 ,后一排的蒜叶搭在前一排的头上,只晒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