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郭峰教授事迹 材料.docx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1594419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理工大学郭峰教授事迹 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青岛理工大学郭峰教授事迹 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青岛理工大学郭峰教授事迹 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青岛理工大学郭峰教授事迹 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青岛理工大学郭峰教授事迹 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理工大学郭峰教授事迹 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理工大学郭峰教授事迹 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青岛理工大学郭峰教授事迹材料 一心育人与教书 不知名利为何物 -青岛理工大学郭峰教授事迹材料 1994年,在担任本科生班主任时,一名家境困难的学生父亲病逝,他当即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200元给学生以解燃眉之急; 2014年,他婉言谢绝了日本九州工业大学摩擦学会会长的邀请,毅然回到了自己母校-青岛理工大学。凭着感恩母校、反哺青岛的满腔激情和过硬的科研能力,一年内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2014年香港特区的资助基金(cerg); 虽年仅44岁,他可是名声在外的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第五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

2、;兼任山东省高校摩擦学与先进表面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摩擦学杂志frcition编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理事,摩擦学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从教20多年来,他只知潜心教书育人,只知专心培养学生的“三力”:对于科学现象的判断能力,对于外界诱惑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持之以恒追求科学真理的毅力;却从来不知名利为何物; 他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乐于奉献,为学校的学科建设、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和教育界中享有较高威信。2014年荣获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他就是青岛理工大学教授、博导,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郭峰。 真情汗水洒讲台 敬业无悔心不改 郭峰虽

3、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却一直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且勇于改革。他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特别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最新前沿知识的教授,鼓励学生将课程学习和未来的职业规划相联系。连续7年,他承担本科测控专业的工程光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通过提纲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摆脱知识获取的单一性和依赖性,通过教科书、网络和文献等多种方式自觉地获取本课程的知识;通过讨论式教学,建立主动性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学中,他总是把最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查阅学科最新文献,如光学中负折射率材料的发展和隐身技术等,有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采用音像结合的英文教学,效果很好。通过课题作业,锻炼学生的团队和协

4、做精神;针对光学中一些较为抽象的章节,如像差等,他编写了模拟教学软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郭峰教学中最突出的特色是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践中。在工程光学教学中,利用科研项目的测量系统,为本科生增开了教学实验。因材施教,以兴趣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工程或技术应用使学生去体会课程学习的价值。他在自己的摩擦学实验室设立了本科生研究助理制度,每年招募对实验室工作感兴趣的同学,让他们在实验室中开展技术性和初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好效果:有2人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1人在香港城市大学任助理研究员。2014级学生车强设计的“油膜光学测量系统”,已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他非常强调创新,

5、他精心钻研创新大赛项目,在学校组织学生全员参与,精心挑选并培训学生。他指导的“汽车误断制动安全保护系统”获得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 郭峰始终认为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大学期间对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最好的训练。在选题方面,所准备题目全部来自企业和科研项目的具体问题。倡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环节,使得学生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或论文。学生开始毕业设计时,他会与学生在题目选择方面花费大量时间。在设计过程中严格管理,指导精益求精,同学生一起工作。 他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设计“点接触弹流润滑薄膜厚度测量仪”获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常明升,2014

6、), 本科生毕业论文“润滑油膜厚度数字化测量系统” 获青岛理工大学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车强,2014)。他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基于labview的电磁能量转换模块的寿命测试系统”已经应用于青岛澳格纳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刘秀芝,2014)。 不计名利育新人 学术人格至真纯 在研究生指导方面,郭峰强调原始创新,成效显著。他不受当今某些浮躁的学术风气的干扰,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氛围。无论在国内或国外,他时刻保持与学生零距离的接触,坚持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学生的论文,一字一句的修改;对学生的举止,一言一行的指点。郭峰自己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不弄虚作假,以踏实、诚实和纯净的心态对待学术。他为了学

7、生的一个细微的数据,往往夜以继日反复验证数日,同一个数据的得出至少重复三次。郭峰教授坚持以开放的态度指导学生,他认为学生培养的成功与否,学生自身的提高是最重要的标准,而不是以为老师创造出多少论文为标准。 郭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只要在挫折面前埋下头、咬牙坚持过去,永不言败总会成功!”在他的教诲和熏陶下,多个学生的论文在国内获奖,其中不少学生追随他的足迹,投入到前沿科技研究的事业中。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2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获奖(2014:杨淑燕,第六届中国摩擦学国际会议最佳报告奖; 2014:栗心明, 第五届中国摩擦学国际会议最佳海报报告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1人获评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作

8、者:付忠学),多人在学期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申报发明专利。 他还强调研究生国际视野的培养,与法国、香港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学术合作,进行研究生的互派。 自主创新倾热血 科研执着结硕果 郭峰在摩擦学方面的科研成果突出,公开发表研究论文85篇,其中sci英文论文37篇。在润滑薄膜测量系统方面获发明专利2项,另有4项在实审中。在国内外摩擦学学术会议完成邀请报告3次,大会特邀报告1次。研究成果获得2014年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负责的国家基金项目2014年获基金委机械学科优秀进展项目(全国排名第四),获2014年英国工程摩擦学杂志年度最优论文奖(此奖每年只评1篇,且是我国摩擦学界

9、首次获此奖励)。 作为课题负责人,他承担的主要项目包括:“973”子课题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与香港城市大学摩擦学研究组合作申请香港研究资助局研究基金项目4项。 在青岛理工大学他建立了薄膜润滑实验室,进行摩擦学的研究及专业人才培养,同日本九州工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台湾虎尾科技大学开展了多项合作研究,共同进行研究生培养。研究成果获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次,山东省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1次,所负责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械学科优秀进展项目1次;取得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润滑薄膜测量技术,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项,其中2项已获授权。所研制的实验

10、测量系统已经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台湾精英科技有限公司(sense tek co.,ltd)等多个研究组应用。2014年应台湾虎尾科技大学邀请,对该校进行了学术访问并介绍了最新研究进展。 他在研究中发现的弹流润滑入口凹陷的现象,被国际摩擦学杂志的匿名评审专家认为是“是原创性的”、“给出了人们期待的有关光弹流领域的新的理论思考”。法国insa-lyon的vergn研究组、日本九州大学的yagi等都在此基础上展开了研究。他近期研发的面接触润滑油膜测量系统,得到了日本摩擦学会前会长兼田教授的高度赞扬:“你的系统机理完美,敬佩你的能力”。清华大学雒建斌院士和捷克布尔诺大学的研

11、究人员认为,本测量系统为摩擦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手段。现在这套系统已在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及台湾精英科技得到了应用。 他还在青岛理工大学摩擦学实验室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自主研发几个系列的薄膜润滑测量系统,做出了非常有特色的成果;同时建立了先进的摩擦学实验平台,新增了umt摩擦磨损测量系统,表面形貌仪器,afm等研究设备,总值约980万元;并且初步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研究队伍。借助政策,引进了不同学科背景的留学归国人员4名,建立了12人的研究团队。研究方向由原来单一的弹流润滑发展为摩擦化学、材料摩擦学及摩擦学测试等多个交叉学科方向。近年来,该团队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1项,发表

12、sci论120余篇。与众多机械企业如四方车辆研究所、通用五菱等诸多企业建立了紧密的科研合作。在对外术交流方面,先后和法国insa lyon、香港城市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和兰州物化所等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今年,和清华大学一起承办了摩擦学前沿研讨会;并在2014年中国青年摩擦学大会获得优秀组织奖,取得2014年中国青年摩擦学大会的承办权。 这就是郭峰教授,一个默默奉献的普通的人民教师;虽平凡,却用智慧和青春描绘着祖国美好的未来;虽清贫,却用双手托举着祖国富强的明天! 第二篇:大学教授的先进事迹材料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事迹材料,仅供参考! 松花江水体严重污染,黑龙江省哈尔滨市300多万城区人口

13、停水,4天后实现供水; 太湖蓝藻暴发,17个小时后自来水异味消失; 广东省北江流域发生镉污染,3个小时后形成治理方案 …… 这些城市供水危机能够如此高效地化解,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晓健。几年来,他就像一名特殊的消防队员,先后十多次奔赴重大水污染事故现场,为数千万居民第一时间解除用水危机。这让他获得了“清华制造的治水大师”的赞誉。 成功化解用水危机 除嗅专家名扬海内 作为城市应急供水领域的领军人,张晓健被公众所熟知还是因为2014年成功处理无锡用水危机事件。 2014年6月2日,无锡日报头版刊登了感谢你,除嗅专家的文章,让

14、无锡人记住了这样一位城市英雄,也向张晓健表达了无限的敬意和谢意。 提到太湖,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太湖美,最美太湖水”,然而在当年5月,一场大规模的蓝藻暴发使得太湖水质严重恶化,当地技术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但均未能奏效。 危机爆发的第三天,5月31日中午,张晓健接到了无锡市的求助电话,他放下电话后,拎上包就上了飞机,当天下午就赶到了无锡。刚走下飞机舷梯,他就给在场的人打了一针强心剂:“我有信心让无锡市民尽快喝上清洁水!” 张晓健的信心不是没有来由的,对于他来说,自来水发臭的成因其实并不难分析,关键的是必须找出致嗅物质,并将其全部去除。 张晓

15、健说,水体污染后,自来水为什么一下子这么臭,味道这么大?是因为天气比较热,水位低,造成水体缺氧。水里就出现大量的致嗅物质,包括厌氧的微生物、藻类尸体分解的产物等,而无锡采用国内常规的水处理净化技术,无法应对致嗅物质造成水的味道问题。 “应对措施就两条:一是尽快搞清产生嗅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二是完善净水措施,尽快完成除嗅技术。”张晓健迅速与无锡市方面的专家会合,讨论制定解决方案。 事实上,在张晓健来无锡之前,无锡市相关技术部门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他们借鉴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中所采取的利用粉末活性炭和高锰酸钾氧化剂的手段来去除嗅味,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问题在哪儿?张晓健抵达无锡之后便和助手直奔自来水厂,一头扎进了水质检测中心的实验室,了解情况、取样、试验。从晚上7点开始连夜开会,制定了方案。 “会议开到12点有了方向。”张晓健果断地决定对高锰酸钾和活性炭投放工序进行调整。方向确定之后,张晓健马上开始做实验。“到了凌晨4点基本有了数据,到早上7点40分,得到第三批的最后一个数据,所有特定的项目都达标。”也就是说,工艺取得成功。 无锡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