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系列)(2016年秋季)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新人教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93487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4.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滴系列)(2016年秋季)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水滴系列)(2016年秋季)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水滴系列)(2016年秋季)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水滴系列)(2016年秋季)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水滴系列)(2016年秋季)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新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滴系列)(2016年秋季)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滴系列)(2016年秋季)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新人教(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泰国 三宝公寺 印尼 三宝庙 云南 郑和公园 纪念郑和的邮票 感悟导入感悟导入 你知道郑和为什么被后世所称颂吗 ? 一、郑和下西洋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明朝经济( ),国力 ( ),成为( )。 2.目的:为了提高( ) ,交换海外奇珍,( )派遣( )下西洋。 3.时间:( )至( ) 4.次数:( ) 预习展示(一) 逐步繁荣 雄厚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明成祖 郑和 1405年 1433年 7次 一、郑和下西洋一、郑和下西洋 4、最远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 5,影响: 郑和远航是( )上的壮举。 增进了中国与( )的相互了解和 友好往来。开

2、通了( )之间 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 贡献。 预习展示(二) 非州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世界航海史 亚非国家和地区 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二、戚继光抗倭 背景:元末明初出现( ),明朝中期 成为东南沿海的祸害。 过程:戚继光组建( ),在( )九战九捷,荡平浙江的倭寇,后进入福 建、广东,解除东南沿海的祸患。 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 )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 预习展示(三) 倭寇 “戚家军” 台州 反侵略 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学习习目标标 1.了解郑郑和下西洋、戚继继光抗倭等基本 史实实,掌握明朝对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过分析戚继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

3、,培养学生综综合分析历历史问题问题 的能力 。 3.通过对郑过对郑 和下西洋和戚继继光抗倭等事 件的学习习,使同学们们感受郑郑和戚继继光 的人格魅力,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值观 。 学习重点: 1.郑和下西洋 2.戚继光抗倭 学习难点:郑和下西洋路线 和所经过的地方(古今地名对照 ) 一、郑郑和下西洋 郑和,云南回族人,原 名马和(小名三保),世代 信奉伊斯兰教。受家庭的熏 陶,他从小就培养了吃苦耐 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慨 。他还从其父亲那里得到有 关的航海知识。郑和知识丰 富,熟悉西洋各国的历史、 地理、文化、宗教,具有卓 越的外交才能和军事指挥才 能。 郑和 (13711433) 人物扫描人

4、物扫描 一 郑郑和下西洋 1 背景 2 第一次下西洋时在位的 皇帝: 3 目的: 明成祖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 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 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一 郑郑和下西洋 1)时间: 4 概况 2)次数: 3)船载物品及用途: 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 、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 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慷慨 送礼,展示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 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14051433年 7次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的宝船 特点:规模浩大 ,在世界

5、历史上前 所未有。 郑和浩大的船队 一 郑郑和下西洋 4)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 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 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今天的越南、印 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 、斯里兰卡、印度、伊朗、沙特阿拉 伯、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 家,郑和的船队都曾访问过。 红 海 沿 岸 非 洲 东 海 岸 郑和远航范围 (14051433) 刘家港 西洋西洋: :明代指明代指文莱以西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 文莱文莱 越南 孟加拉 马来西亚 印度 沙特 索马里 印 度 洋 想一想,郑和航海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答:巨大的风浪,恶劣

6、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 、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 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相关史事 郑和的船队为保证航行时的协调一致, 采用了多种通讯手段。白天升旗为号,夜间 悬灯为号,遇到天气恶劣视野不良时,则用 吹喇叭、敲锣鼓的方式。整个船队的进退、 集合、升帆、抛泊等行动,都在统一号令下 进行。 动脑时间 小组讨论 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完成远航? 客观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2)造船水平的高超; (3)指南针的发明并使用于航海事业、 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 (1)郑和是下西洋的合适人选; (2)统治者的支持。 主观条件: “和平的使者” 印度官员陪同 郑和乘象游览 、群众载歌载

7、 舞 非洲人民热烈 欢迎东方的使者 返航时,许多国王、使臣搭乘郑和的船只,前来中国访问 。 据统计,先后30多年间,共有400多批外国使团来华。 明梁庄王墓出土 外国宝石所做饰品 亚非 各国 丝绸、瓷器等 珠宝、香料、药材等 中 国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郑和船队访问 许多国王、使臣随船回访 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中 国 亚非 各国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二、戚继继光抗倭 戚继继光 戚继光:汉族,山东 蓬莱人(一说祖籍安 徽定远,生于山东济 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 的军事家、书法家、 诗人、民族英雄(在 反抗外来侵略过程中 ,做出重大贡献,甚 至牺牲的人。)。

8、人物扫描人物扫描 澳门 俄 罗 斯 明朝中后期 中外冲突 形 势 图 中 日 本 葡萄牙 国 1.背景(什么是倭寇?)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寇。元未明初,日本的一些武 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 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二、戚继光抗倭 明朝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商品贸易 兴盛,在地理上又靠近日本,因此成为倭寇侵扰的对 象。当时明朝的不少官僚、富豪也下海经商,其中一 些官僚、奸商以及沿海海盗与倭寇相勾结,为虎作伥 ,趁火打劫,使倭寇更为嚣张。 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相关史事 二 戚继继光抗倭 3 经过 临危受命

9、组建“戚家军 ” 台州九战九捷 在东南倭寇最猖 獗的时候,明王 朝派年轻将领 戚 继光到东南沿海 抗倭。戚继光临 危受命,南下浙 江抗倭,多次击 退倭寇的侵犯 戚继光大力整顿军 队,并招 募农民和 矿工10000多人, 进行严格训练,操 练新 阵法。他统领 的军队,由于训练 有素,纪律严明, 能征善战,被人们 誉为“戚家军”。 1561年,倭寇大 举侵犯浙江。戚 继光率军英 勇作 战,在台州九战 九捷,先后歼灭 倭寇10 000 多人 ,烧毁倭船无数 ,平定了浙东地 区的倭患。 戚继光的军事著作 相关史事 鸳鸯阵 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 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

10、组,长短兵器 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 材料一: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 明,英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 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 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 那里的倭寇。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思考与分享思考与分享 继光饼 肚脐饼,甜又香,送给戚 军当干粮,继光将军爱百姓, 百姓敬他如天长。(民谣 ) 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2、得到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持。 3、将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功名,一心 保卫海防 意义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 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 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 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

11、 国主义者。 小提示:民族英雄是指维护 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 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 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 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 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戚 继 光 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 问题思考 明中期海防松懈,倭寇勾结中国海盗,奸 商经常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 劫,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严重威 胁了沿海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因此,戚 继光领导的抗倭 战争,其性质是 一场反抗外来侵 略的战争,是正 义民族自卫战争。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冲突 友好 交往 戚继光抗倭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 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

12、逐渐转向衰弱了 。 巩固训练 目的 时间/次数 规模/ 人数 装载物品 用途 到达 范围 意义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1405-1433年/先后7次 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多 艘。/每次出海约2.7-2.8万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 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 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 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 郑和下西洋 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金银 货币。物品用途:用来慷慨送礼,或用于贸易。 测试评价测试评价 1、自1405年到1433年间,一支船队历经

13、亚、非30余国,涉10万余里,七次英雄式 的远航,远及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 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 ( )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下西洋 D 2、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航海家,他的足迹最远到达 ( ) A菲律宾群岛 B波斯湾沿岸 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3、年少时写下“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 ,立志报效祖国的明代抗倭 名将是( )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俞大猷 B 4 、民族英雄戚继光最主要的 贡献是( ) A统一了女真各部 B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 B 5.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 )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广东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 同海外的联系 C.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 纪 D.戚继光抗倭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的业绩 B C 7.“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 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 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丝绸之路 鉴真东渡郑和下 西洋戚继光抗倭 A. B. C. D.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