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蒙山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92883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梧州市蒙山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梧州市蒙山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考试形式: 闭卷 总分: 120 分 考时: 150 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书写(5分)总分得分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踌躇( ch ) 婆娑(su ) 倦怠( ti ) 虬( qu )枝B.秀颀( q ) 鲜腴( y) 颓( tu )唐 潜滋暗长( chng )C.洗涤( tio) 遏( y)制 濒(bn )临 密匝匝( z )D.吆(yo )喝 畎( qun )亩 荷( h )担 箕畚( bn )2.下列加点词语字形没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狼籍 蹒跚 触目伤怀

2、张目结舌B锁屑 牛犊 连绵不断 妙手偶得C辟邪 凋榭 坦荡如低 不折不挠D倔强 俯瞰 旁逸斜出 恹恹欲睡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在心里无动于衷。 B暑假即将来临,许多资质不全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C那一天,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处传递着幸福的味道。D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夸夸其谈,赢得了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2分)A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背影。B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这部书相传为战国时期列子所著,内容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C白杨礼赞作者汪曾祺,文章通过对

3、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D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被誉为“史家之绝唱”。5.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无声的经典,它不靠浮华的表面吸引眼球,而是用潜在的魅力打动人心。信手翻开一本本古典诗词,经典的力量无声地抓住你的心灵: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豪迈的气魄;_是自信者的不羁;_是婉约者的柔情;_是相思者的哀怨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用内在的魅力给予人们享受与思考。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李白的“天生我材

4、必有用”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A. B. C. D.6. 请你参加以“建好我的微信朋友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是否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这个话题,朋友圈里展开了辩论。请你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不超过50个字)(5分)7.古诗词默写(10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 。赤壁杜牧(2)角声满天秋色里, 。雁门太守行李贺(3)天接云涛连晓雾, 。渔家傲李清照(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5)李清照如梦令表达了词人欢快愉悦心情的诗句是: ,_ _, 。(6)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相见欢朱敦儒(7)杜甫春望中表达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 _。二、名著阅

5、读(3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他用所有的财富换来了一座坐落于小镇上的旧民宅。他给这个居所取了一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他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整日辛勤种植。终于,百花争妍,灌木成丛,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从此,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不知疲倦地从事着独具特色的昆虫研究,终于硕果累累。材料中的“他”是_,_(国籍)昆虫学家,代表作品是_。三、诗歌欣赏(4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6、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一体。10.“飞鸟相与还”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_。 四、阅读理解(26分) (一)文言文比较阅读:完成11-15题。(15分)(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

7、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二章)(乙文)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11.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1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含义。(4分)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吴既赦越()与百姓同其劳(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14.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_;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来概括其主要内容。成语是:_。(4分)15.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

8、样的现实意义?(3分)_。(二)阅读艾叶香中寻玉佩,完成16-19题。(11分)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

9、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那年新年,奶奶

10、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

11、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选自做人与处食,有删改)16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4分)_ _。17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2分)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_。18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