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九 写作 2 材料作文结构分项训练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92122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九 写作 2 材料作文结构分项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九 写作 2 材料作文结构分项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九 写作 2 材料作文结构分项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九 写作 2 材料作文结构分项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九 写作 2 材料作文结构分项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九 写作 2 材料作文结构分项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九 写作 2 材料作文结构分项训练(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材料作文结构分项训练 -2- 考场作文从形式上看要“结构完整”,从内容上看要“材料丰富”。“ 结构完整”就是要求文章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材料丰富”是指文章材料充足,内容翔实。议论文要“论据充实”,即 论述时旁征博引,有理有据;记叙文要“形象丰满”,即描述对象具体 可感,形神兼备。 -3- 开头先声夺人 方法指导 优秀的高考作文,开头大都具有快、短、雅的特点:快速入题,开 篇切题;文字简约 ,短小精悍;新颖别 致,文采斐然。常见的开头方 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引入式 直接引用题目给定的材料,或引用与中心相关的名言警句等。 (1)引材料 引用题目给定的材料,能明确

2、表示自己的立论是来自材料,并不 是凭空产生或另起炉灶的,这样 ,开头就能显示出文章是紧扣题意 来写的。这是给材料议论 文写作中最常用的方法。如: -4-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 便将漏洞补好了。其实,船主只是让漆工涂漆,并没有让他补漏洞, 修补漏洞纯粹是漆工的分外之事。可就是这“顺便”的分外之举,却 挽救了船主几个孩子的生命。可别小看这“顺便”的分外之举,生活 的美丽,社会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就需要这些分外之举呀! (美丽之花开在分外,陕西一考生) 【评析】 作者抓住对原材料感受最深的一点漆工的分外之 举,用极简洁 的语言将题目中的材料引述出来,为后面的议论 提

3、供 依据。这样 ,就能使中心论点的提炼紧 扣题意。 对题 目中原材料的引述,要根据所写的中心来决定引述的角度和 叙述的方式,要与后文的议论 中心论点的引出紧密结合。一 般要求简洁 ,绝不能照抄原文。 -5- (2)引名言 引用与文章中心紧密相关的诗词、名言、警句、歌词等作为文 章的开头,能引起读者广泛而丰富的联想,体现作者积累的广博和 思想的厚度。如: 一位诗人曾说:“时光易逝,唯有你的青春之心不会老。”的确,“老 去”是自然的不可抗拒的规律,但正如王国维先生那句“一事能狂便 少年”,物质会腐朽,但保持一份青春心气,执着、积极,纵然我们白 发苍颜,心却不会颓然老去。青春便作为一种精神存在,千古

4、不废 。 (一事能狂便青春,江苏一考生) 【评析】 紧扣材料意思,引用了诗句和名言,不仅展示了作者丰 富的积累,而且很自然地引出论述话题 和中心。 -6- 再如: “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五月初五系龙舟节呀,阿妈叫我 去睇龙船”磁带在转,很旧的歌了,但我仍喜欢这种古老的味道 。外面下着雨,打湿了西关的石板街,落入了水珠,朦胧了荔枝湾,敲 响了竹叶而这种气息,究竟能传递多少代呢?它能生生不息吗? (五月粽香传,广东一考生) 【评析】 开头巧妙地用一曲西关童谣入文,荡漾着浓浓 的乡土 气息,令人如闻其声,如归故里。在读者浮想联翩、荡起情感的涟 漪之际,作者顺势 提出自己的思考“这种气息,

5、究竟能传递 多 少代呢?它能生生不息吗?”扣题很准且发人深思。 -7- 2.修辞式 排比句,句式整齐,气势充沛,极富感染力;比喻句、拟人句,形象 生动,新颖别 致;设问 句,则让读 者一开始便生发好奇感,产生阅读 兴趣。修辞的运用,使读者开篇即能体味到飞扬 的文采。 (1)排比句 此种方法打造的文章开头,充分利用排比等多种修辞格,创设 出 一种强大的气势或氛围,给人一种新奇感和震撼感,让人从中受到 感染。语句节奏明快,文意指向清晰可见。如: 春桃妖娆,它不惧斗艳争芳,绽放出灼灼华光;夏莲淡雅,它不惧沾 染铅华,亭立出绝代的风姿;秋枫凄艳,它不惧粉碎身躯,舞动出生命 的赞歌;冬梅清傲,它不惧雪花

6、欺凌,坚守出灵魂的倔强。它们告诉 我们追求的真谛,为梦想去飞翔,就不惧十丈软红,颠倒磨折之苦。 (若把苦难做云梯,湖南一考生) -8- 【评析】 文章的开头十分巧妙,将一组自然界的现象摄入我们 的眼帘,既给读 者以美感,又让读 者体悟其中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巧 妙点题,为下面的议论张 本。这种开头,既能显示出作者的文学素 养,又能诱发读 者的深入思考。 -9- (2)比喻句 用比喻句开头,不仅形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比喻句本 身优美的语言能带给读者一种愉悦的身心享受。如: 茫茫书海之中,如果深阅读是大海,那么浅阅读只能是小溪;如果 深阅读是蓝天,那么浅阅读只能是浮云;如果深阅读是草原,那

7、么浅 阅读只能是绿坪。 (浅阅读 与深阅读 ,甘肃一考生) 【评析】 文章开头把深阅读 比作“大海”“蓝天”“草原”,把浅阅 读视为 “小溪”“浮云”“绿坪”,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开头运用比喻 、排比手法,突出了深阅读 的意义,观点鲜明。 -10- 3.悬念式 设置悬念或连用问句,让读 者一开始便生发好奇感,也是一种很 好的开篇方式。如: “妮子,快来帮爷爷瞧瞧这个词儿怎么读!”亮如洪钟的声音第十次 传来。 “来了来了!”我高声应和。无奈地瞥了眼桌旁白得晃眼的试卷,我 只得先搁下手中微微汗湿的笔。 “真不知道老爷子这次又玩什么花样,唉。”我嘟哝着,一步一拖地 朝书房走去。 (我家的“老顽童”,

8、江苏一考生) 【评析】 以对话 开头,本就新颖。爷爷 不断催促,“亮如洪钟的 声音第十次传来”,也引起读者的好奇,激起读者阅读 的欲望。 -11- 对点训练 1.按要求完成题目。 周日,两同学相约去游览一座名山。登山之初,甲同学不慎跌了 一跤,于是他觉得这一天真是晦气。一路上,美丽的风景扑面而来, 乙同学陶醉其中,赞不绝口,甲同学却全然不觉,反而认为没什么看 头。他指着一棵枯黄的树说:“树都枯黄了,这山有什么美?”山路越 走越险。爬到半山腰,乙同学仰望山顶的奇景,感叹道:“无限风光在 险峰!”且催甲同学加快脚步。甲同学面对险境,望山兴叹,不愿继续 攀登,只想等着乙同学从山顶返回,最终他没能看到

9、山顶的美景。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 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准确审题 立意,确定写作中心,再尝试 写出几个不同形式的开头 。 -12- (1)题目或论点为“跌了一跤,又何妨”,“引材料式”开头: (2)题目或论点为“心哀则哀,心乐则乐 ”,“引名言式”开头: (3)题目或论点为“于崎岖中赏胜 景”,“引名言式”开头: (4)题目或论点为“坚持就能成功”,运用“修辞式”开头: 示例: 这则材料内涵丰富,确定立意的角度比较多。如,从甲同学 的心情的角度,可立意为:有时,心情不好,对事物的感受或评判也就 会出现偏差;带着情绪去生

10、活或工作,生活或工作就会受到影响。 从甲同学说的“树都枯黄了,这山有什么美”的角度,可立意为:看人 、看事、看物不要以偏概全,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事物不足的一 面,更要看到其美好的一面。从甲乙同学登山不同的态度表现和最 终结果的角度,可立意为:凡事不可半途而废;不肯攀登高峰,畏惧艰 险,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只要敢攀登,不畏艰险,就能拥有无限的风光 等。 -13- 开头示例: (1)两同学相约游览名山,登山之初,甲同学不慎跌了一 跤,甚觉晦气,于是虽身在名山,面对美景却也全然不觉,原本美好的 登山之旅变得了无生趣、一无所获。悲乎!叹乎!惜乎!不慎一跌本 无碍,心生晦气为哪般?心有白云常自在,不悲不

11、怒好风光! (2)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 :“与恶龙缠 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 ;凝 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确实,你的内心所思决定着你的所 见所闻,甚至决定着你的所行。心哀则哀,心乐则乐 。 (3)傅雷有言:“没有经过战 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 苦难的 超脱,是轻佻的。”甲因跌跤而“舍弃”,因前方路险而退缩。若是我, 必将披荆斩 棘,于崎岖中赏胜 景,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 (4)河蚌忍受了沙砾的磨砺,坚持不懈,终于孕育出绝美的珍珠;铁 剑忍受了烈火的淬炼,坚持不懈,终于炼成锋利的宝剑。一切豪言 与壮语皆是虚幻,唯有坚持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 -14- 2.若以流淌在逝去岁月里的温馨为

12、题 作文,请写一个开头 。示例: (1)修辞式:岁月如水,于无声无息间流过。当第一场春雨悄 然而至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新的季节又开始了!未来的日子值得 期待,逝去的时光更让人留恋!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那些悠悠往事, 有的已顺流而逝,有的却渐渐沉淤成或凝重或美丽或隽永的记忆, 任世事变迁,依然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2)悬念式:“来,拿着,给你的手套。” 北风呼啸,刺骨的寒风肆虐地刮着,我骑着自己的电动车 ,瑟缩 在衣服里,没有一丝暖意,直到他的出现。 -15- 主体丰富有序 方法指导 文章主体部分要围绕题 意或写作中心,选用恰当的材料展开推 进,铺陈发挥 ,演绎成文。其关键一是有丰富翔实的内容,

13、二是要 有合理的结构顺序。 1.内容丰富充实 长城的壮美体现在一块块 古砖有次序的排列,金字塔的雄奇表 现为 一条条石板有规则 的组合,文章的力量也来自一则则 材料按 照思路巧妙的聚合。考场作文犹如营建一座大厦,这座大厦要建 得雄伟壮观,金碧辉煌,建筑师就必须具有识材、选材、用材的能 力。 材料的“丰富充实”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选好材料,即选择 有效 的、典型的材料入文,以少胜多;二是用好材料,即多角度、多层次 地使用材料。 -16- 就议论 文写作来说,材料的选择 和运用首先要考虑的是材料可 能存在的意义与所要证明的论点之间的关联,即材料要能正面而 直接地证明论点;其次是材料的典型性和真实性

14、,即应该 是大家所 熟知而公认的材料;再者就是材料的新颖性和多样性,所谓新颖,即 尽量多用当今的事例,尤其是新近发生的事例,所谓多样,就是古今 中外的事例搭配着用,名人和平凡人的事例交错着用。 -17- (1)单一详述型 所谓单一型,即整个语段只用一个例子,而且较详细,又称之为“详 例”。详例,就是用典型的具体的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语段论点。由 于这种方法是以个别事实作为前提证明一个观点的,因此,选例要 有很强的说服力,列举的事实必须注意真实、典型。如: 在曲径中转身,也许能创造奇迹。当你在曲径中跌跌撞撞,头破 血流甚至奄奄一息的时候,你不要放弃,只要稍事休息,来个华丽的 转身,即可东山再起。拿破

15、仑在被反法同盟军打败后,被流放在大 西洋的一个孤岛上,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重返法国,建立“百日 王朝”,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尽管滑铁 卢之战他再次失败了,但他的这次转身却在历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 笔。所以,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不要放弃,即使山重水复,只要你肯 转身,相信前面也定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8- 【评析】 只运用了拿破仑反败为胜 的材料作为例证,简洁 精要 ,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19- (2)并列分举型 一个主体段中用两个例子,所用的例子一般是同质或异质的,在 形式上两个事例地位相同,形成并列关系,可以两个例子连用后再 分析,也可以分别列举和分析。如:

16、 “知羞耻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 性的重要法宝。近代学者朱起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有 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 人的奚落。他知羞耻而发愤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 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英国生物学 家谢灵顿早年沾染,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时,被姑娘一句“我宁愿 跳进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会嫁给你”的话深深刺痛,从此钻研医学 和生物学,并最终在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所以说 ,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 -20- 【评析】 将中外两个例子并列连用,有力地证明了“知羞耻成人 ”的观点。 -21- (3)正反对比型 一个语段中用两个材料来证明,但角度不一致,即一正一反的材 料,形成正反对比或对立的关系。如: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 ,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沉稳的 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释迦牟尼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