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关于“十一五”发展问题的发言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591081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8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关于“十一五”发展问题的发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关于“十一五”发展问题的发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关于“十一五”发展问题的发言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关于“十一五”发展问题的发言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关于“十一五”发展问题的发言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关于“十一五”发展问题的发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关于“十一五”发展问题的发言(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关于“十一五”发展问题的发言 根据市委常委会议的安排,我就“十一五”发展问题,先作个发言。明天下午,陈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长远来看,“十一五”规划极其重要。它是本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中承前启后的重要规划。xx年至xx年,绝非平平常常的5年,而是我市现代化事业必须大有作为的5年。因为到“十一五”末,20年战略机遇期就过了一半。“十一五”干得怎么样,事关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走向,事关我市在20年战略机遇期是留下遗憾还是宏图大展。如果规划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导向性强,对今后发展机遇和挑战分析得透,

2、战略目标定位准,那么总体思路就清,工作抓手就明,对于切实抓住并且用好战略机遇期,加速奋力崛起、推进我市跨越式发展和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召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8月8日至11日,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重点研究了我省“十一五”发展问题,为我们做好“十一五”规划指明了方向,拓展了思路。我市自去年底开始,依托国家发改委中咨公司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平台,开展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规划纲要(草案)及其八个分报告已经出炉,下午大家将重点讨论规划纲要(草案)。下面,我就“十一五”发展规划,

3、讲四个问题。一、“十一五”发展环境和目标的确立在即将跨入的“十一五”时期,我们将面临什么样的宏观环境?确立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这是我们规划首先要认真研究和明确的问题。(一)“十一五”规划面临的形势。从大环境看,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贸易和投资的恢复构成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进一步加速。我国在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将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经过改革开放26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生产总值已跨越10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超1000美元,进入了经济加速增长的惯性阶段。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市场需求加速扩张

4、,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与WTO规则全面接轨,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将进一步缓解,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将进一步增强。所有这些,都为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从自身看,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市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经济加速增长的态势开始形成,工业化加速推进的特征初步显现。今后一段时期,依托有利的外部环境和良好的自身条件,我市长期集聚的能量必将加速释放,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从政策环境讲,我市是国家、省希望发展、支持发展的地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加大对老工业基地的扶持,将从概念层次进入实质

5、性阶段,在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将对我们的发展更为有利。在“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宏观调控中,我市产业发展方向与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十分吻合,壮大优势产业、加强薄弱环节存在很多机遇。安徽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使我市在华东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立足资源、区位和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在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承接产业转移、谋求联动发展等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从物质支撑条件讲,“十五”期间,我市累计完成300多亿元投资,加强了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建设;3671”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使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形成,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已经具备了在新的起点谋求跨越式发展

6、的基本条件。就不利因素而言,主要是:一是工业化的差距。我市总体水平处于工业化中前期阶段,主要是总量还不大,结构还不优,竞争力还不强,高新技术产业较少,经济结构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主要靠拼资源,节约式发展还没有建立,循环经济还没有真正走上轨道。二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大。xx年农民人均纯收人达2572元,只有城镇居民收入的348;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空间有限,城乡差距较大;农村还有2万绝对贫困人口和7万低收入贫困人口。三是经济外向度偏低。“十五”以来,开放步伐逐年加快,但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仍未改变。xx年,全市经济外向度仅为15,外贸出口额占全省比重不足1;与全省全国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

7、势。四是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我市尚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xx年城市可持续发展度为0512,距“基本可持续型”(发展度070-080)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生态环境建设压力加大,以煤矿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形势更加严峻。五是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我市正处于劳动力增长的第二高峰期,目前全市离岗职工人数75万人,因农村城镇转型、农民进城务工新增就业人员约3万人,“十一五”期间全市将面临10万多人的就业压力。而且增加就业岗位的难度在于,一方面国有企业比重大,人数多,压力大;另一方面集体、个体等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比重太小,容纳有限。(二)“十一五”目标的确立。初步提出“十一五”的规划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51,

8、到xx年达到500亿元,人均达到2466美元,财政收入7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实际工作中要按照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确定的奋力崛起“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即到xx年要实现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xx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分别达到430亿元和55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到xx年再翻一番。同时,在确定“十一五”发展目标时,不仅要追求经济的较快增长,还必须统筹社会的和谐发展。要综合考虑三个层面:一是经济层面。除了总量、人均和速度目标外,还要包括反映经济结构改善、工业化水平提高、增长方式转变、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的指

9、标。如三次产业比例、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投资率、消费率、经济外向度、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万元GDP能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等。二是社会层面。包括城镇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社会保障水平、社会公共事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指标。三是制度层面。包括市场化程度、市场体系、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指标。这几个层面的目标,都需要在规划中加以体现,特别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立健全定性或定量的具体指标,形成一套相互衔接、有机联系的目标体系,以引导各方面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奋力崛起和跨越发展进程。(三)目标提出的主要依据。第一,充分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

10、会“三步走”战略任务是:第一步到xx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300美元;第二步到xx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第三步到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美元以上。现在看,第一步战略目标可以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前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充分体现奋力崛起的主题。要实现奋力崛起,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主要经济指标要尽快达到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实现这一要求,“十一五”至关重要。“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发展得更快一些,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撑。我市经济自xx年出现67的增长“拐点”之后

11、,至今已有3年的上升期,GDP呈逐年加速态势,“十五”前四年GDP年均增速达到126。根据未来宏观环境发展的趋势和宏观调控的机遇,我市“十一五”期间所处的环境比“十五”更有利,应当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周期性来加快发展,争取有一个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所以,“十一五”GDP年均增速安排为151是可行的。一是二产支撑。二产“十五”前四年年均增速132,“十一五”期间初步安排为187,是留有余地的。从大项目支撑看,“十五”期间仅有张集煤矿、洛河电厂1号机组、田家庵电厂3号机组技改、淮化“1830”工程等大项目竣工投产,加上今年投产和即将投产的张集北矿、田家庵电厂技改二期工程,数量有限;而“十一五”期间

12、仅现在在建的就有8对新矿、5大电力项目、10万吨浓硝酸技改以及即将开工的120万吨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这些都能在xx年前后相继竣工投产,到xx年煤炭产量达到7600万吨,到xx年达到11220万吨,均价按350元吨计算,销售收入xx年为266亿元,xx年为392亿元,其增加值分别为96亿元、149亿元;发电装机总规模到xx年达900万千瓦,到xx年达1000万千瓦,上网电价xx年按03元千瓦时计算,xx年按035元千瓦时计算,到xx年电力工业销售收入为93亿元,xx年为283亿元,增加值分别为36亿元、108亿元。所以,实现二产年均增速187的目标是有把握的。二是三产支撑。三产“十五”前四年年

13、均增速91,“十一五”期间初步安排为120,是积极可行的,主要基于工业化的带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山南新区开发等因素形成新的第三产业群,如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贸物流业、房地产业等,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对消费的拉动等因素。三是一产支撑。一产“十五”前四年年均增速59(有xx年农业遭受特大洪灾因素),“十一五”期间考虑到我市农业的有限发展潜质和气候等不确定因素,坚持在“十五”基础上平稳增长,初步安排年均增速为60。从以上的分析看,我们不仅能够确保完成规划目标,而且翻两番的目标通过努力也是能够实现的。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导向“十一五”发展规划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14、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为主调,以建设循环型工业体系为动力,以产业化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为途径,以防治环境污染、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为支撑,全面实施“3671”行动计划,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从战略层面深入思考,进一步完善和确定发展战略,给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更加清晰的定位。“十五”期间,我市实行了重大项目带动、科教兴市、大开放、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种基本战略思想,必须切实坚持。面对新

15、形势、新任务,如何实现省委郭书记提出的跨越式发展的新理念,如何深化和发展既有的战略思路,进一步抓住我市未来五年的主要矛盾和发展方向,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从这个角度上讲,我想有五个方面值得重视。一是坚持重大能源项目带动发展战略。能源是我市立市的根本,是我市的基本市情,离开了能源,就谈不上崛起。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开发战略,是未来我市加快崛起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坚持重大能源项目带动战略,强化工业立市的基础,与王省长提出的工业强省理念是一致的。通过重大能源项目带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煤电化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体系,不断增强能源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增强我市的综合实力

16、和竞争力。二是坚持东向发展战略。实施东向发展,是对我市大开放战略的深化,也是对区域发展定位更准确的把握,目的在于融入长三角、推进大开放,借力长三角、促进大发展。接轨长三角,就是接轨开放、接轨国际、接轨发展;就是要知己知彼,找准对接点,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互惠互利、联动发展;就是要凝聚自身优势,以资源换项目,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借力发展,借梯登高;就是要实现与长三角地区市场相接、体制相融、产业联动、人才互通,重点围绕交通网络、信息平台、产业发展、市场体系、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错位发展。三是坚持创新推动发展战略。创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不足的市来讲,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现在,国家已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将迈出实质性步伐,我们必须把创新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推动崛起的战略性举措来认识和对待。加快创新,既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把增强以企业为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