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及控制类的PCBEMC设计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0984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及控制类的PCBEMC设计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数字及控制类的PCBEMC设计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数字及控制类的PCBEMC设计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数字及控制类的PCBEMC设计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数字及控制类的PCBEMC设计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及控制类的PCBEMC设计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及控制类的PCBEMC设计剖析(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字及控制类的PCB EMC设计 EMC研究室 原晓霞 程刚 2007.04 前言 lEMC设计流程已经启动; l针对EMC设计流程大家共同讨论制定了五个 CHECKLIST:数字控制类产品EMC设计 checklist,功率系统EMC设计checklist, 功率模块的EMC设计查检表,PCB的EMC 设计checklist,结构EMC设计checklist, 在以后产品设计中,将会依据这些CHECKLIST进 行评审; l本培训胶片针对PCB的EMC设计CHECKLIST 完成的数字及控制类PCB EMC设计,对PCB EMC设计提供一些指导。 主要内容 一、层设置一、层设置 二、布局二、

2、布局 三、布线三、布线 四、双面板四、双面板 回顾两个内容 l差模辐射 l共模辐射 回顾两个内容 l差模辐射 l共模辐射 其中,E=有效辐射场(V/m) A=环面积(cm2) f=频率(MHz) Is=源电流(mA) l=走线或线缆的长度(m) r=辐射部件到接受天线的距离(m) 层设置 l层数设置是否合理 控制板层数多少是否考虑器件密度、层间结构、最密器件及5-5原则 电源和地的总层数等于信号层数 功率板层数多少是否考虑器件密度、功率线流向顺畅、功率密度。 l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关键布线层是否与地平面相邻,优选两地平面之间 对于没有加强绝缘要求的单板,电源和地层层间距10mil 电源

3、、地平面分割处理是否适当(分割间距100mil) 电源平面是否相对相邻地平面内缩至少20H 布线层投影区是否在相邻平面层的投影区域之内 过孔、焊盘等导致的参考平面缝隙长度是否500mil 6层单板TOP、BOTTOM层是否无50MHZ的关键信号布线,否则采用GUARD LINE方式 板级工作频率50MHZ的单板若第二层、倒数第二层为布线层,则TOP、BOTTOM 层是否铺 接地铜箔 单板主要工作电源平面是否与对应地平面相邻 主要元件面的相邻平面是否为地平面 层的设置是否满足阻抗控制要求,兼顾层压结构对称 层数设置是否合理 l控制板层数多少是否考虑器件密度、层间结构、最密器件 及5-5原则; 单

4、板器件的密度是决定层数的条件之一; 5-5原则是EMC理论中决定层数的条件之一; 所谓5-5原则,也即频率大于5MHz,沿速率小于5ns的信号为高速信 号,要求必须有完整地平面,布线时应尽量地层; 层间结构决定层数,在实际应用往往都由层数决定层间结构,而 非层间结构决定层数; 此单板密度 非常大,必 须要有四层 走线。因此 要采用八层 板。 层数设置是否合理 最密的器件也是决定层数的条件之一; 如BGA封装的芯片,管脚非常密集,本身就要求了最多的走线 层数;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最密的器件为CPU,要求的布线层相对于 其他器件要多。 在实际的应用中,成本也是决定单板层数的要因之一。 又由于有成本

5、的要求,不可能整个单板都采用同样多的层数, 所以经常会把CPU升起来,做成CPU扣板; BGA封装CPU。 层数设置是否合理 l电源和地的总层数等于信号层数; 电源平面紧临地平面; 元件面紧临地平面; 信号层紧临平面层; l所以: 通常四层板有2个走线层,通常选择S/G/P/S层间结构; 通常六层板有3个走线层,通常选择S/G/S/P/G/S层间结构; 增加PCB层数,增加地层,有利于改善PCB的EMC性能,经验值,每 增加两个平面层,EMI改善10dB; 层数设置是否合理 l功率板层数多少是否考虑器件密度、功率线流向顺畅、功 率密度 与功率模块有关,在此不再赘述。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6、 l关键布线层应与地平面相邻,优选两地平面之间; 目的是给信号提供回流。信号总是从阻抗最小的路径回流; 电阻:直流状态下Trace对电流呈现的阻抗; 阻抗:交流状态下Trace对电流呈现的阻抗; 随着频率的升高,Trace阻抗远大于直流电阻。 f1kHz-R 1kHzf10kHz-L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与地平面相邻的信号层通过地平面回流具有最低的回路阻抗,回 路面积最小,产生的发射也最小; 与单个地平面相邻的走线为微带线; 两个地层间的信号线为带状线结构;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l对于没有加强绝缘要求的单板,电源和地层层间距10mil 电源和地平面,构成一个天然的电容,平面电容

7、ESR很小,没有 ESL,接近理想电容; 平面电容与平面间距成反比,距离越小,电容越大, 去耦效果越好; 理想电容的阻抗特性 曲线。 平面间电容的计算公 式。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l电源平面是否相对相邻地平面内缩至少20H; 可有效降低电源平面引起的共模发射; 所谓H,为电源平面与地平面之间的间距;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l电源、地平面分割处理是否适当(分割间距100mil); 电源、地平面的分割是为了隔离共模噪声; 当隔离带很小的时候噪声会通过平面之间的电容进行耦合,不能 起到共模隔离的作用; 如图左,原辅助源 MOS管与GND的间 隔只有25mil,导致 辐射在90-300M

8、Hz频 段内超标,在进场定 位时发现,将散热铜 皮割掉,加大分割距 离,可使超标频段改 善15dB左右,更改后 如图右,分割间距为 145mil。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l布线层投影区是否在相邻平面层的投影区域之内 对于高频信号,信号是从对应平面层来回流的; 当走线层投影不在相邻平面层的投影之内时,信号的回流路径不 确定,会从一个较大的回流面积来回流,造成辐射较大;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信号与信号回流,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在远场相互抵 消; 因此辐射强度只与环路面积相关; 直接从相邻的平面回流,保证了最小的环路面积;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信号

9、线走线不在地平面投影内的情况;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l过孔、焊盘等导致的参考平面缝隙长度是否500mil( 1.25cm); 信号回流路径被切断,将会找一个更大的回流路径来回流; 回路面积过大,差模辐射正比增加; 需要重点关注的器件:连接器、BGA封装的芯片;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网状结构布线导致平面层较大缝隙;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铺平面铜皮时,antipads设置减小,应小于6mil,最小可设4mil; 下图中处理办法较好: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将antipads设置减小,同时调整过孔位置,使过孔间的距离满足 3W要求; 下图处理方法最优: 层设置及电源、地

10、 参考平面 l6层单板TOP、BOTTOM层是否无50MHZ的关键信号布 线,否则采用GUARD LINE方式 频率越高,从周期脉冲的辐射频谱来看,产生较强辐射的频谱范 围更宽; 越高频率的信号,越容易引起辐射;因为波长越小,越容易存在 合适的天线;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大于50MHz的信号,因为较容易发射问题,所以尽可能不走表层 ,而采用内层走线; 如必须走表层,在采用Guard Line方式,且在地线上多打过孔, 减小Guard Line阻抗;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在走线层铺地,可以起到GUARD LINE的作用,如左图; 表层时钟走线的GUARD LINE处理方式; 层设

11、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l板级工作频率50MHZ的单板若第二层、倒数第二层为布 线层,则TOP、BOTTOM 层是否铺接地铜箔方式 如第二层、倒数第二层为走线层,而TOP层、BOTTOM层又为元 件面,这样就存在两层相邻走线层; 而同时,表层的元件没有紧临平面层,也会存在接地阻抗较大, 环路大,去耦差的问题; 这时,不仅TOP层、BOTTOM层需要在空闲地方铺接地铜箔,第 二层、倒数第二层也需要在空闲地方铺接地铜箔;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l单板主要工作电源平面是否与对应地平面相邻; 主要电源平面与地平面相邻,可以减小电源和地之间的阻抗,增 加去耦,并减小环路面积; 对于不能铺平面的电源

12、,应电源和地并行走线,或叠层走线,优 选叠层走线;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l主要元件面的相邻平面是否为地平面 表层布线需要第2层地为参考面; 器件封装内为开关器件,是di/dt、dv/dt的源头,应靠近地平面, 减小环路,且减小阻抗;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l层的设置是否满足阻抗控制要求,兼顾层压结构对称; 对于特定的信号接口,会有阻抗要求; 网口的差分阻抗100欧姆,共模阻抗75欧姆; 同轴E1的阻抗75欧姆; 平衡E1的阻抗120欧姆。 对于高速信号,在PCB上的走线分为微带线和带状线,都是传输 线结构,因此当沿速率小于传输延迟时,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 要保持在整个走线过程中阻

13、抗保持不变;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当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遇到高阻,会发射一个正电压; 当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遇到低阻,会发射一个负电压; 因此要保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阻抗一致;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从一个六层板的PCB文件中读到的层间结构信息,可以看出三个 走线层的阻抗是不一致的;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调整中间走线层的铜厚,走线宽度,以及与相邻两个平面的间距 ,使三个走线层的阻抗基本保持一致; 层设置及电源、地 参考平面 层的设置是否满足阻抗控制要求,兼顾层压结构对称; 层压结构对称主要从工艺角度来考虑,避免单板出现翘曲,变形; 平面层处于对称的位置; 以八层板说明层压

14、结构对称; 布局 接口信号的滤波、防护和隔离等器件是否尽量靠近接口连接器放置,先防护,后滤波 ; 电源模块、滤波器、电源防护器件是否靠近电源的入口放置,尽可能保证电源的输入 线最短,电源的输入输出分开,走线互不交叉; 敏感器件及电路是否远离辐射源放置; 敏感信号的滤波电容要放近接收端; 晶体、晶振、强辐射器件或敏感器件是否距单板拉手条、端口连接器的边缘1000mil ; 滤波电容是否靠近IC的电源管脚放置; 时钟电路是否靠近负载; 整体布局是否参照原理功能框图,基于信号流布局,各功能模块电路分开放置; 多种模块电路在同一PCB上放置时,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高速电路与低速电路是否 分开布局; 多

15、种模块电路在同一PCB上放置时,敏感电路与干扰源电路是否分开布局; Y电容所在位置优先考虑接地孔放置; 高速电路靠近相应的板边连接器放置时,高、中、低速电路距板边连接器是否由近及 远依次排布; 除光耦、磁珠、隔离变压器、A/D、D/A等器件外,其它器件是否未跨分割区; 对于同一差分线对上的滤波器件是否同层、就近、并行、对称放置; 布局 l接口信号的滤波、防护和隔离等器件是否尽量靠近接口连 接器放置,先防护,后滤波; 防护器件最靠近端口,防止滤波元件以及后级电路被损坏; 滤波器件要尽量靠近接口放置,防止经过滤波的走线再次耦合噪 声; 隔离器件靠近接口放置,也是为了保证隔离器件的共模隔离作用 ;

16、布局 注意滤波器件的摆放位置; 布局 对于滤波器件可以耐受的防护等级,滤波器件可以放置在防护器 件之前; 在原理图EMC设计CHECKLIST中,我们曾经提到,当防护器件很多 ,导致滤波器件远离接口的情况下,可以在接口处增加Y电容,这时 ,Y电容可以放置在放电管之前,尽量靠近接口,且Y电容可以耐受防 护等级要求的电压; 布局 l敏感器件及电路是否远离辐射源放置; 数字类辐射源:如晶振、晶体、CPU、SDRAM、FLASH; 接触类辐射源:如继电器、交流接触器; 电源模拟类辐射源:变压器、PWM、整流二极管、MOS管等; 敏感器件:模拟电路,mV和mA级采样电路,视音频模拟电路等 ; 隔离距离要大于2000mil。 布局 l敏感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