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844695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pdf(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标准中规定 的基 础实验 联 系不 足 , 从学业 考试 具 有教学导 向的功能看 , 该试卷 尚有进一步 改进的空 间。 最后综合题( 八) 虽然对于考查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 以及学生再学习能力很有价值 , 但作为学业水平考试 , 还应更多地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标准 , 尽量减 少新增的知识内容, 即使需要新增内容, 也应适度考虑 在全卷中的分值比例。 生物学教学 2 0 1 2 年( 第3 7 卷) 第1 0 期 主要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2 0 1 2 2 0 1 2 年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 手册( 物理 化学 生命科学 历史)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6

2、 5 2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2 O O 4 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 试行 稿 ) 上海 : 上海教 育出版社 , 6 3 6 4 “ 通过神经 系统的调节 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陈福玲 ( 广 东 省 深 圳 市 宝 安中 学 5 1 8 1 0 1 ) 1 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 3第 2章第 1 节“ 通 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的内容, 与第 l 章“ 人体内环境与 稳态” 内容联系紧密 , 从神经系统的角度说明了内环境 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 与后面的第 2节和第 4节共 同构成生物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经一体液 一 免疫” 调节网络。学生已在高二上半学期学习过这

3、 部分内容 , 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 但由于本节内容难度 大, 不排除有遗忘、 混淆概念、 条理不清及理解不透等 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 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 上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有所提高。本节课的教学设 计思路是, 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 , 设计互 动式教 学 , 从核心概念入手 , 找 出概念的 内在联 系 , 即知识点 , 再把相关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2 教学 目标 2 1 知识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结构基础, 说 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2 2 能力 通过找核心概念、 归纳知识点、 构建知识 体系等,

4、培养分析、 理解、 归纳等能力。 2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 电位变化等, 对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有感性认识 , 从而理 解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 3 教 学过程 3 1 创设情景, 问题导入让学生回忆第 1章的内 容 , 同时提出问题 : “ 即将复习的第 2章与第 l章有什 么关系?第 2章第 1 节与后面几节又有什么关系? ” 设计意图: 注重引导学生把握前后知识的内在联 系。 3 2 找核心概念 , 以核心概念为 突破 口在学生认 同 教师分析的本节内容“ 难度大, 概念多, 不易理解” 的 基础上 , 边 回忆边找 出本节 的核心概念 , 教师在 黑 板左 边板 书

5、学生 回答 的核 心概念 。( 可采用学 生按 座位顺 序依次回答的方式, 全员参与 ) 。对“ 何为核心概念” , 有的学生也许不能正确把握, 这时需要教师不断引导 他们辨识 。 同时还要让学生弄清这些核心概念的内涵。 设计意图: 本节内容难度大, 主要是因为概念多且 不易理解 , 又易混淆 , 所以本节复习课选择从概念人 手 。 3 3 找核 心概念 的 内在联 系, 复 习相 关知识点在 理 清 、 理解核心概念的基础上 , 引导学 生回答黑板上 哪些 核心概念彼此有联系、 能体现本节的什么知识点( 可以 采取学生分组讨论、 依次派代表回答、 教师在黑板右边 板书相关知识点的方式) 。对

6、很重要又很难的知识点 , 如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相关示意图并讲解( 在整个过程 中让学生进行评价, 对答得好的学生适时肯定) 。在板 书的时候 , 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 有意识地合理布局 各个知识点的位置, 便于后面的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核心概念的联系, 把核心概念 这样的“ 点” 串成相关知识点这样的“ 线” , 达到通过核 心概念复习相关知识点 的 目的。 3 4 找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让 学生根据板书的内容 , 思考并 回答这些知识点有什么 内在联系, 从而对本节 内容有一个整体 的、 宏观的把 握。 设计意图: 通过点到线、 线到面, 形成清晰的知识 脉络 , 构建一个三维立体式复习教学模式。 4 教 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的复习课 , 全班学生基本都处在不断思考、 不断回答、 不断辨析、 不断提升的状态中。而教师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不断设问、 不断板书、 不断引导、 不断调控任何一 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作用。由于师生双方能相互交 流、 相互沟通、 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 人, 教师也充分发挥引领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