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584375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直接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 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C.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 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答案】A【解析】多细胞生物的大多数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液体环境中,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单细胞生物多数直接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通过细胞膜与外界环境进

2、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A正确。尿液不是内环境,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B错。细胞才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桥梁,C错。内环境和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都会导致内环境失衡,D错。【考点定位】内环境【名师点晴】关于内环境几个易错点:1内环境针对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2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生存环境,主要是血浆、组织液、淋巴、脑脊液,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的液体不是内环境,如泪液、消化液、精液、尿液等。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桥梁,不是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2.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

3、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B. 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C.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多则渗透压大【答案】D【解析】【分析】渗透压:(1)细胞外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过来,溶液微粒越少即,溶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4、4)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详解】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A正确; B、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B正确; 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多则渗透压大,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尤其是内环境的渗透压,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渗透压的概念、决定渗透压大小的因素等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

5、中的生理生化反应()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不是内环境【详解】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正确;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错误;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

6、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正确;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发生在组织液内,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错误;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错误;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正确。综上所述中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故选:D【点睛】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规律总结: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生化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凡是只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都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

7、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生化反应也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 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途径之一可表示为组织液淋巴血浆D. 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是:,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A正确; 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营养物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调节物质(如激素),抗体,代谢废物尿素

8、等物质,B正确; 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即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C正确; D、小肠壁的肌细胞也必须通过组织液从内环境吸收葡萄糖,D错误【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内环境的作用,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5.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下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血浆组织液淋巴( )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和血浆,所以b、c表示血浆和淋巴;静脉点滴是将药物直

9、接注入血浆,而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组织细胞直接从组织液中获取药物,所以d是组织液。【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和血液循环的过程【名师点睛】理清脉络,弄清内环境三个成分之间关系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a、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b、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c、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6. 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

10、述,不正确的是A. 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 猪流感病毒的入侵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态C. 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D. 稳态有利于维持细胞的代谢和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A正确;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对正常组织细胞进行破坏,也可能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B正确;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产生渴觉是在大脑皮层,C错误;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D正

11、确。考点:本题考查内稳态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7. 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具体内环境相同B. 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C. 3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D. C液中可存在纤维素分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2为毛细淋巴管细胞所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A错。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蛋白质太少会使血浆蛋白含量降低,A血浆更多的水流向C组织液和B淋巴,使C组织液和B淋巴液体增多,B错。3组织细胞的有氧呼吸产物二氧化碳可参加体液调节,调节呼吸,C正

12、确。人体内环境无纤维素存在,D错。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8.如图是一幅生物概念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 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 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 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概念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对于内环境稳态,目前普遍公认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

13、疫调节网络,因此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因此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A正确;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在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错误;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也有关,C正确; D、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点睛】本题结合概念图,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调节机制,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

14、母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9. 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 静息电位值减小B. 静息电位值增大C. 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 动作电位峰值降低【答案】D【解析】静息电位外正内负,由钾离子外流维持,所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变化对静息电位无明显影响,动作电位是神经受外界刺激之后,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形成,所以当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降低时,钠离子内流的量减小,动作电位就减小。10. 人在恐惧、紧张时,

15、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 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 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答案】C【解析】肾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心脏。11.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 血浆渗透压降低B. 抗利尿激素增加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答案】B【解析】哺乳动物脱水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即血浆渗透压也会升高,A项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从而产生更多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项正确,C、D两项错误。【考点定位】水盐平衡调节【名师点睛】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