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开本+考试代码:)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677018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开本+考试代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区域经济学(开本+考试代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区域经济学(开本+考试代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区域经济学(开本+考试代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区域经济学(开本+考试代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开本+考试代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开本+考试代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经济学(开本+考试代码:)12 / 12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3年秋期开放教育(开本)(试卷代码:8377)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2011年6月修订第一部份 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察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注意了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理解和运用相结合。2考核方式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3适用范围、教材本复习指导适用于重庆电大开放教育专科行政管理专业限选课区域经济学。本课程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采用高洪深主

2、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区域经济学(2006年6月第二版)教材。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5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来要求。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具体区域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6试题类型及结构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10%)、名词解释(15%)、判断正误(15%)、简答题(40%)、论述题(20%)。第二部份 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一、重点名词区域结构 区域经济二、重点掌握1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新区域经济

3、观的基本内容。3新区域经济观的五个层次。三、一般掌握1区域形成中的核心问题。2区位理论的提出。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一、重点名词经济区位 经济区域 区域经济学 经济增长二、重点掌握1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区域经济的内涵。三、一般掌握1经济增长的方式。第三章 国际区域经济一、重点名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二、重点掌握1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2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3APEC制度创新的表现内容。三、一般掌握1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一、重点名词类型经济区 综合经济区 经济特区 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二、重点掌握1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2经济特区的类型。

4、3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势。4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第五章 总部经济一、重点名词总部经济二、重点掌握1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分析其特征。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一、重点名词区域经济发展梯度二、重点掌握1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2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一、重点名词经济辐射二、重点掌握1经济辐射理论的适用性。2阐述辐射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三、一般掌握1梯度推进理论。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一、重点名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产业机构转换能力 二重结构 动态比较费用论二、重点掌握1二重结构的内涵与表现。2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第九

5、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一、重点名词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二、重点掌握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2科技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我国以科技为先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一、重点名词成本决定论 地域分工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二、重点掌握1先行国与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差异。三、一般掌握1绝对优势理论的起源。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一、重点掌握1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二、一般掌握1总量指标的定义。第十二章 国外区域经济案例分析一、一般掌握1美国区域经济的开发经验。第十三章 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一、重点掌握1“

6、大北京”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2“大北京”城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重庆直辖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第三部份 综合练习题一、填空1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 发展路径 问题。2区域形成中的核心问题是_区域核心_,即_中心城市_的形成问题。3区域发展一方面表现为_区域经济总量_的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_区域产业结构_的不断演进和升级。4_科技园区_和_工业园区 _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5 城市 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6区位理论最早追溯到_德_国的经济学家_杜能_。7理解和把握城市经济的最

7、佳切入点是_城市经济增长_。8经济增长的方式,从内容上看,一种是以 大规模的物质财富 增长为主,一种是以适宜 大规模的信息和服务经济 为主。9_欧洲联盟_、_北美自由贸易区_和_亚太经济合作组织_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10经济区域可划分为_类型经济区_和_综合经济区_。11世界上最早产生的经济特区,是以 自由港 或_自由贸易区_的形式出现的贸易型经济特区。12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人类最重要的创举是创办_科技工业园区_。13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 经济区域中心 的城市。14_总部经济内聚效应_是指不同产业的同种功能,因相同的市场需求在同一地方聚集,对其他产业_同种功能及配套服务 产

8、生的吸引效应。15梯度转移主要通过_多层次城市系统 _扩展开来。16 城市基础模型 是一种需求拉动模型,它认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源于需求的变动。17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_综合平衡 _和_内外兼顾_。18区域产业结构导向选择的依据是 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及其基本特点 、_ _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的总水平_和 全国地域分工的需要 。19区域经济发展观的选择应是_可持续发展观_。20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主要有 发展的可持续性 、发展的协调性和 发展的公平性 。21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实际状况 _,并要以_地球系统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22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是_

9、商品生产所费劳动的相对差异_。23地域分工理论的主体是“_比较优势原理_”。24考察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有_就业量指标_和_国民收入指标_两个。2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建议实行“超特区”模式,实行比当年的 经济特区更具优惠的政策。26人类社会的战略资源包括_ IT资源_、_教育培训资源_和_智力资源_。27我国理论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对计量指标的选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_总量指标_;二是_复合指标 。二、名词解释题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科的重要标志。区域结构是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由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

10、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2.经济区位:经济区位: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如:工业生产所占有的场所即为工业区位。 3.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4.经济增长:是指后期的国民经济产出量在规模上比前期增加。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下的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居民提供种类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5.类型经济区:是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按均质方法,根据区内的同一性

11、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而划分出来的经济区。6.综合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网络,上下级城市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面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以为实现更高一级(直至国家)总的发展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连接成片的区域。7.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更优惠政策的地区。通常用减免关税、降低土地使用费以及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等优惠政策和条件,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和从事各种经营或生产等业务活动,以达到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开展和加快本身经济发

12、展的目的。8.经济辐射: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9.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产业结构与速度、效益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促进速度、提高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10.二重结构: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

13、域之间,存在相当大的断层。二重结构包括相互联系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一方面存在着极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型企业;二是从质上,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特征的中小型企业。11.可持续性: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人类社会的持续性由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12.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13.成本决定论:即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是研究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的理论。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即“成本的节约”)的因素。14.地域分工:地域分工:社会分工表现为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地域分工是指分离出来的部门在一定地域上的组合。15.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是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可能性条件。一个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具有良好的转换能力,反映了该地区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