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第五次学分认定)试题 理(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667851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第五次学分认定)试题 理(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第五次学分认定)试题 理(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第五次学分认定)试题 理(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第五次学分认定)试题 理(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第五次学分认定)试题 理(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第五次学分认定)试题 理(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第五次学分认定)试题 理(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第五次学分认定)试题 理(含解析)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Na:23

2、 N:14 Fe:56 Zn:65 Cl:35.5 第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溶于水时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且属于电解质的是:A氯气B氨气 C碘化钾 D碳酸氢钠【答案】D考点: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225时,在pH11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1.0107 mol/L 1.0106 mol/L 1.0103 mol/L 1.01011 mol/LA或 B或 C或 D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常温下,pH=11的某溶液,溶液显示碱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110-11mol/L

3、,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c(OH-)= Kw/c(H+)=(11014)/(11011)=110-3mol/L,溶液显示碱性,存在两种情况:碱溶液和强碱弱酸盐溶液。在碱溶液中,碱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水电离,所以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等于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即c(OH-)=c(H+)=110-11mol/L;强碱弱酸盐溶液中,弱酸根离子结合了水电离的氢离子,促进了水的电离,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就是水电离的,所以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c(OH-)= Kw/c(H+)=(11014)/(11011)=110-3mol/L。所以正确。故

4、选D。考点:考查水的电离;溶液pH简单计算【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及溶液pH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正确分析酸、碱及水解的盐溶液对水的电离影响是解题关键,通过本题可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灵活应用能力。根据常温下 溶液的pH及水的离子积计算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再根据溶液显示碱性的原因有两种情况:碱溶液和强碱弱酸盐溶液,在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在强碱弱酸盐溶液中,弱酸根离子促进了水的电离,据此进行分析。3向10 mL pH12的某碱溶液中加入10 mL pH2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此碱一定是: A一元强碱 B多元强碱 C弱碱

5、D任何强碱【答案】C考点:考查酸碱混合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4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工业合成氨时使用催化剂 B配制SnCl2溶液时加入一定量的盐酸 C25时,在稀硫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 D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加入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影响平衡的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正确;B氯化铁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H2O3H+Fe(OH)3,加入少量的盐酸,抑制Fe3+水解,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错误;C水的电离存在平衡H2OH+OH-,硫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抑制

6、了水的电离,由水电离出的c(H+)0。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A0-20 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O5)=0.1 molL-1s-1B10 s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20 s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在反应2N2O5(g)4NO2(g)+O2(g)中N2O5为反应物NO2为生成物,它们的计量数之比为1:2,也就是说NO2增加的物质的量是N2O5减小的物质的量的两倍,所以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N2O5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c

7、=2.0mol/2L=1.0mol/L,根据v=c/t=1.0mol/L20s=0.05mol/(Ls),故A错误;B根据图中可知10s时反应物还在继续减小而生成物还在继续增大,所以此时反应还在正向进行,即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B错误;C根据图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变化情况可知,20s时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C错误;D在反应2N2O5(g)4NO2(g)+O2(g)中N2O5为反应物NO2为生成物,它们的计量数之比为1:2,也就是说NO2增加的物质的量是N2O5减小的物质的量的两倍,结合图中的数据可知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N2O5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故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12O3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等优点。O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反应如下:反应 O3O2OH0平衡常数为K1;反应OO32O2H0平衡常数为K2;总反应:2O33O2H0平衡常数为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K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