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新课标准理下的数学多元评价理念及实施策略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662689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新课标准理下的数学多元评价理念及实施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新课标准理下的数学多元评价理念及实施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新课标准理下的数学多元评价理念及实施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新课标准理下的数学多元评价理念及实施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新课标准理下的数学多元评价理念及实施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新课标准理下的数学多元评价理念及实施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新课标准理下的数学多元评价理念及实施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存档日期:_ 存档编号:_南京师范大学数学教育05级毕 业 论 文论 文 题 目:新课标准下的数学多元评价理念及实施策略 姓 名: 徐小磊 系 科: 数学系 专 业、班级: 2005级 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 导 老 师: 新课标准理下的数学多元评价理念及实施策略徐小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横沟中学,江苏 东海(222300)摘 要:我们应当改变传统教学以单纯的学科考试成绩作为主要形式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方面,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课业学习智能,而应该是多元性、开放性;在评价的方式方面,也不能只注重书面的考试,而应当探索多元的评价方式。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过程、注重体验、注重主体参与。数

2、学教学评价应发挥其激励与发展功能,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数学学习水平。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给予必要、及时、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关键词: 多元教学 评价 实施 培养Abstract :We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subjects in order to simply test scores as the main form of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ntent can not be lim

3、ited to traditional academic study of intelligence, but rather diversity, openness;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way, can not focus only on the written test, and evaluation should explore multiple ways. In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to focus on process-oriented experience, the main

4、focus on participation. Mathematics teaching evaluation should encourage its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so that students from the evaluation of the success of the experience, to stimul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learning activitie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Teacher

5、s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the students in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action and give the necessary and timely, appropriate incentives and guidance to evaluate the evaluation.Keywords: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appraisal Implementation raise 一、新旧教学评价体系的比较构建合理、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平台,是发挥评价

6、的诊断、激励、发展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数学课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1】这一体系既要评价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可见,只有建立合理、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属于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目标。其弊端是过分强调数学教学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导致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忽视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性、积极性、能动性;过分注重评价学生“双基”,忽视对学生

7、进行科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过分关注评价结果,只重结果而轻过程,导致学生只注重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轻视学习知识的过程性,严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进而抑制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创造性以及探究性;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导致智能与现实世界联系的割裂性;过分强调学科的知识性、整体性和专一性,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教师只充当学生成绩的评判者,把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抽象成为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忽视了对学生知识的理解深度和思维的敏捷程度的培养。因而,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只重视课程表面

8、分数而轻内在主体人格培养,因而泯灭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创造欲望和成功亮点,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创造性才能的发挥。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以及行为、态度情感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评价和终结性并举,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评价机制。因此,教师必须从以下几点做起:对学生的学业注重评价与教学的相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选拔与淘汰功能;强化评价内在的激励作用,弱化评价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要改变过分追求评价的标准化和客观化的倾向,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

9、综合性。因此,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师的职责也由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转化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营造一个让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氛围,并从中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因此,它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教学新理念。二、新课程标准多元评价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 )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结构中提出的来。加德纳认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语言智能,

10、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身体运动智能,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数理逻辑智能,推理能力或科学分析能力;空间智能,在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运用和操作这种模式的能力;音乐智能,对音乐符号系统的敏锐感觉力和领悟能力;人际关系智能,理解他人的能力;自我认识智能,深入自己内心心理世界的能力。自然智能,即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2】传统的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以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的,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智能,关键是能否回答教师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并迅速做出回答的智能,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学生在学校是表现。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智能概念不是解答问题的智能,而是指解

11、决问题和生产产品的智能,他突出了人在实践中的智能。因此,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开放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开放性对于教师正确评价学生具有借鉴意义,各种智能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无优劣、轻重之分,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教师应当从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出发,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应当促进其优势智能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教师评价学生再也不应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与智能作为惟一的标准与尺度。多元智能理论扩充了智能的内涵,并超越了传统的智能概念,加强了智能理论与教育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使智能水平突破了传统的智能理论的范畴,不以智能测验的结果作为衡量智能高低的惟一依据

1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所体现的教学评价理念具有吻合之处,都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及个体差异,把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自身发展的智能差别,作为教学评价的着眼点来加以考虑。因此,我们应当改变传统教学以单纯的学科考试成绩作为主要形式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方面,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课业学习智能,而应该是多元性、开放性;在评价的方式方面,也不能只注重书面的考试,而应当探索多元的评价方式。只要我们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方式的科学性、评价目标的诊断性,才能真正发挥多元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的提高。三、多元教学评价的设计学生的智能结构有较大的差别,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能表现

1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有所区别。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评价中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笔者设计了如下多元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小组评价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学认知能力信息、数据处理能力情感态度能力意志毅力合作学习能力多元评价体系图【3】在多元评价体系图中,中间的小圆代表学生的达标水平,外面的大圆代表学生的优秀水平,八个箭头分别指向八个评价内容,教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评判,分别把自己的评价标注在箭头上,沿着箭头方向越向外表示此项智能越强,然后三将标注的八个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多元评价体系表,此图将教师、学生、小组的评价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其旨在帮助学生感知自己在评价中的

14、不足之处,而后师生共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种评价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创造性,其特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吸引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改变了传统教学评价中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模式。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从而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层次性、公平性、民主性,使学生由被评价者转变为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且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中容易互相沟通,彼此增进理解,从而营造和谐的多元评价氛围。2、多元评价体系比定量评价更全面,比定性评价更直观,通过多元性评价能够正确评价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的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取向,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

15、兴趣和自信心,并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促进自我完善和素质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3、多元评价体系可促进全体学生均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能将班级中的“好生”、“中等生”、“差生”紧密地编织在一起,促使他们互学互补、全体参与、相互尊重、相互了解,构建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和特长的发展,让具有各种优势智力的学生均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最终让每一位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四、课程标准下的评价理念的实施策略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以及行为、态度情感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评价和终结性并举,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评价机制。可见,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过程、注重体验、注重主体参与。数学教学评价应发挥其激励与发展功能,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数学学习水平。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给予必要、及时、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那么如何在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