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八册《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育教学设计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658242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第八册《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第八册《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第八册《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第八册《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第八册《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第八册《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第八册《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育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第八册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2 人教版第八册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复备人:一、教学内容: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而自然之道是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一行人到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被嘲鸫啄咬时,不顾向导劝阻,让其把幼龟抱向大海。后来,成群的幼龟得到外面安全的错误信息鱼贯而出,结果成了食肉鸟的美餐,令作者非常后悔。文章通过以上事例告诉我们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知道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反而容易干坏事。也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与自然和谐相处。2、学习本课,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2、以疑促读,读中感悟,在探究、体验中受到启迪。二、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写课文中的词语,指导不易写好的字。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得到启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方法,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运用质疑探究、前后联系和情感体验等多种方法理解内容。3、学习本课,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了解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产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1、正确读写本课生词,在此基础上把课文读准确,读通。2、能从关键句入手,根据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

3、相关材料。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新朋友见面,按中国人的传统想送大家一份见面礼。这份见面礼是个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有人发现已裂开一条缝的茧中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听完了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说?是的,破茧成蝶虽然痛苦,但是,这是一只蝴蝶必须经历的过程。自然界有许多现象看似残酷,但其实却蕴涵着深刻的自然之道。这里的“道”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道理,也不是道路,而是指规律,那“自然之道”就是指自然的规律。(二)、揭题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名为自然之道的课文。(

4、板书课题)课文究竟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自然之道,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三)、自读课文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朗读的时候,不要忘了完成两个任务:(幻灯出示自读要求)1、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新词。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话想说。学生交流。(四)、学习生字新词好,同学们读了课文后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感受,那屏幕上这些词语你都会读了吗?(屏幕出示)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嘲鸫 返回 海鸥 蠢事 踌躇不前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指读(第一次读后解决“踌躇”读音;第二次读后解决“幼”书写;找双胞胎兄弟“幻”;第二次读后

5、解决“嘲鸫”认识)齐读(五)、通读课文,感知内容生字学得这么好,看来大家刚才自读的效果非常不错,老师这里有个填空你能做吗?(出示)1、 一天,我们去()旅游,想()。近黄昏时,我们眼前出现了()的一幕。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描写了这紧张的一幕?(第三自然段):这儿有一个生字“啄”,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的谁能来说?(中间一点不能落)教师范写。通过表演理解“欲出又止”、“踌躇不前”看来,同学们 对这只小海龟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谁愿意带着兴趣来读一读这段话呢?指读,齐读。2、因为我们看到了这紧张的一幕,所以我们(出示)我们()3、然而,接下来小海龟们的行动却让我们感到极为震惊。课文中如何描写这令人震惊的一

6、幕?(第五自然段)结合图片与表演理解“鱼贯而出”同学们理解得这么到位,相信肯定也能读得很好,哪位同学愿意来读?指读,齐读。4、 海龟们出现在沙滩上了,这时候,黄昏的沙滩上又出现了()的情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画面(幻灯出示课文插图)假如你就是这旅游团中的一员,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生交流)同学们说的都非常生动,惟妙惟肖,那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谁来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指读,小组比赛读5、 面对这样的局面,虽然我们(),但是心里仍然感到(),最后,向导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声悲叹。向导如何悲叹?指读,男女生读。6、 小结:同学们发现了吗?其实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六)、练习巩固同学们这么厉害,相信接下来的一组练习同样不会难倒大家。(出示练习)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筑()孵化欲出()止()无其事阳光明()无()无拦响()云霄2、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反馈,校对,朗读。向导为什么要发出悲叹,他们的行为为什么会对海龟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这中间究竟蕴涵着什么自然之道,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深入探究。六 教学板书设计: 9 自然之道 起因 经过 结果 遇危险 救幼龟 受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