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生心理特点出发谈数学教育教学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652584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初中生心理特点出发谈数学教育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初中生心理特点出发谈数学教育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初中生心理特点出发谈数学教育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初中生心理特点出发谈数学教育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初中生心理特点出发谈数学教育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初中生心理特点出发谈数学教育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初中生心理特点出发谈数学教育教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初中生心理特点出发谈数学教学 作者: 日期:8 从初中生心理特点出发谈数学教学石屏高级中学 李涵摘要:中学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初中是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学生的学习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初中的学生一般是十三、四岁,刚从童年进入少年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旺盛时期,思维、感情、性格、爱好等心理状态都有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初中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小学有显著的差别,因此搞好初中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使之顺利“过渡”,是进行优秀教学的依据。关键词:心理特征 学习心理 学习动机 教学方法1、 引言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可以因此少教,但是学生

2、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来和坚实的进步。”其中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是不可或缺的。 如何恰当有效的运用教学方法呢?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但首要的问题就是从学生学习心理层面去探究教学方法最为实际,最为现实。然而在教学和工作中,人们更多地把视线聚焦在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忽视了抓住学生学习心理这一重要角度,那么再多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此文将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如何有针对的进行教育教学。2、 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初中是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学生的学习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的学生一般是十三、四岁,刚从

3、童年进入少年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旺盛时期,思维、感情、性格、爱好等心理状态都有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基本成熟 学生开始能够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品质,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如认识评价自己、关心自己的成长、与他人比高低等,青少年在评价自我的时候,往往出现两种心理状态。一方面,如果在评价自我的时候,他们不断受到外界环境的称赞,而从不被轻视或攻击,这时如果再没有成人的指点,他们就很容易陷入自我满足虚荣,经不起一点失败的状态。另一方面,如果在评价自我的时候,他们不断受到外界的冷遇,失败总缠绕着他们,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另一种倾向,即容易产生自卑

4、心理,并不断寻找种种客观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失败,以弥补内心的不平衡。 2、产生“成人感” 青少年身体的迅速发展,使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 企图要求摆脱父母和教师的管束,自行其事;不承认自己是小孩,要求老师家长平等对待,尤其要求老师父母理解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尊自信心,要求有一种“独立人格”。 我们要充分利用少年“成人感”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他们,促进他们发展自尊心和独立性,以充分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人生与宇宙奥秘的求知欲。 3、思维能力明显发展 青少年处在思维能力由具体向抽象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是学习知识技能,接受新事物,从事脑力活动的黄金时期。但是,青少年缺乏鉴别事物的能力,学习

5、从兴趣出发,难以恒定持久,经常转变学习目标和人生看法,思维尚未定型。 4、情感丰富,强烈,易冲动,不稳定 逐渐从低级性的单纯天真的情感活动向高级社会性情感发展,表现为具有一定群体感,道德感,美感,社会责任感,向往美好理想的成熟型情感。但青少年情感常表现为情绪兴奋高、情绪紧张、情绪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欠成熟,容易波动失控。如果遇到不满和矛盾时,容易激动,暴怒,呈现激情状态。男生比女生明显。3、 从中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进行数学教学教学内容对教师来说是已知的,对学生来说,则是未知的。这样就要求我们平时教学要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学教学。否则,教学带有盲目

6、性,教学质量就难以保障。那么,如何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数学教学呢?1、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采用逐步深入的教学方法。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初中教育是学生由小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初中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前面,即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情况进行教学安排。初中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处理一些问题,但还正处于黄金发展期,需要教师进行良好的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思维或者行为,来形成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培养一定程度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数学是规律性极强的学科,任课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意提前总结知识规律,向学生介绍特殊情况,然后由学生自主推广到一般情况。任课教师必须要对授

7、课内容深刻了解,保证能够抓住教学重点,在授课时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任何学科都离不开生活,数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设定相关的生活情境,抓住初中生特定时期的特定心理,通过生活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知识,切身感受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初中阶段的学生还保持着较强的好奇心,凶此应通过直观感性的教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及学习的信心。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几何教学而言,初中几何内容复杂多变。一道题可能有多种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几何模型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但是模型思想的建立又非一日之功。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实行专题教学,专题教学对于学生模型思想的建立是

8、非常有效的。要引导学生对于几何学习要善于举一反三,从一方面联想到多方面,对于相似类型的题目要善于学会触类旁通,通过所学的知识进行化难为易,化整为零。逐渐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早日达到对于一些关键知识点及其敏感的程度,使学生心中建立几种固定的经典几何模型,使学生在看到新题目时能保持淡定自如的心态,更从容的答题。从而到达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境界,在浩瀚的数学世界中不再迷失方向。对于初中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广度的培养,只有思维的广度提高了,学生才会主动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探索,通过问题进行所学知识的消化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想法,教师要摒弃经验教育,耐心倾听,让学生保持思维的发散性,保持学生

9、思维的活跃度2、 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能够学会学好知识的前提。任课教师应该建立一种先主动自学然后进行小组讨论,通过教师授课外加辅助相关练习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在授课之前教师应先提出相关教学目标,并向学生介绍一定的参考资料,让学生自主思考,这也符合新课标教学的思想。让学生不再只是教师授课的对象,让学生从课堂的旁观者变为实际参与者,通过自主学习和积极主动的思想交流加深对于教师所授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在后期复习阶段,这点尤为重要。后期复习阶段学生都会产生厌烦孤独心理,这时候小组讨论能够很好地解决这心理问题。复习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实现彻底消化吸收,使

10、学习品质由肤浅学习转变为深层次的掌握。教师要避免采用“填鸭式”教育,防止学生厌烦复习。教师要按照学生认知知识的特定规律,建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良好的课堂教学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对于学生,教师应该采用鼓励的方式,注意学生的内心情感,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及语气,也可以采取适当的鼓励措施,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时有效地鼓励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确立良好的学习及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地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

11、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地态度,而不动情感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地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地负担。”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使学生轻松愉快、情绪高昂、智力振奋地愉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地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教学位置的练习时,我对学生说:“只要你能说出你的好朋友的前后或左右是谁,我就能猜出你的朋友是谁,不信的话,你们就试试。”这一番话,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兴奋的活动起来。当学生发现老师说出的答案非常正确时,他们就会跃跃欲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就像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动机和目的一样,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学习也有他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上的

12、自觉性和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使其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正常发展的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 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正是教师应该关心并着重研究的地方,教师备课往往要研究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但过去大多是从教材内容去分析而很少从学生方面去找原因产生这方面困难的心理因素是什么则很少考虑。为什么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呢?这都是与注意、记忆、想像、思维等心理过程有关,其中尤其与思维这一心理过程关系最为密切。思维上造成学

13、习困难的心理因素大致有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矛盾、思维惰性、思维的单线性三方面。 (1)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矛盾学生进入中学后,由于数学教材内容的抽象性突然增加,要求学生将表象让位给抽象思维,而这时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一时跟不上,这就构成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矛盾初中代数中“用字母表示数”是个突出表现,初中几何入门课中这种矛盾就更为突出,造成学生进入中学后成绩的第一次大分化。(2) 思维的惰性 思维过程的惰性是学生学习造成困难的另一重要心理特点,学生的年龄越小,智力越不发达,思维惰性的消极面就越明显。这种消极面往往表现在问题条件只有少许改变,就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学完有理数,教师总要问学生“2+n与 2

14、哪个 数大 ?” 总会有学生认为 2+n大 ,这样的错误称为停留性错误,而产生停留性错误的心理因素则是思维惰性这一特点。因此教育心理学主张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变式资料,促进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从而举一反三。 (3)思维的单线性知识的迁移问题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课题。迁移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是因为客观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而人的知识经验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人的知识经验不能彼此分裂。但由于学生的年龄越小,智力发展水平越低,能意识到的联系就越少,就表现出思维的单线性。于是,他们在解题时就不善于运用解题所需的全部材料。尽管这些材料在他头脑中是有的,但不经过别人指点或提示,他总想不到,于是就表现出知识的迁移能力极差。在同班的学生中,各人的知识量几乎是相等的,而能力的差异则较大,原因往往在此。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不宜随意向学生堆砌知识,而要在“用”字上下功夫。4、 总结与反思总之,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工具。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新课标对于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任课教师不能再单单向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介绍,不再只是通过考试这种硬性检测方式来检验教学质量。新课标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要依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