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之臭氧层空洞10分钟PPT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647662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之臭氧层空洞10分钟PPT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自然灾害之臭氧层空洞10分钟PPT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自然灾害之臭氧层空洞10分钟PPT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自然灾害之臭氧层空洞10分钟PPT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自然灾害之臭氧层空洞10分钟PPT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之臭氧层空洞10分钟PPT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之臭氧层空洞10分钟PPT讲解(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臭氧层空洞 什么是臭氧空洞? n指的是因空气污染物质,特别是氧化氮和卤化代烃等气溶胶污染 物的扩散、侵蚀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 n一种大量用作制冷剂、喷雾剂 、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 是导致臭氧减少的“罪魁祸首 ”。另外,寒冷也是臭氧层变 薄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首先 在地球南北极最冷地区出现臭 氧空洞的原因了。 臭氧空洞的成因 臭氧破坏的原因 人为消耗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是:广泛用于冰箱和空调制冷 、泡沫塑料发泡、电子器件清洗的氯氟烷烃(CFxCl4-x, 又称Freon),以及用于特殊场合灭火的溴氟烷烃( CFXBr4-x,又称Halons哈龙)等化学物质。 消耗臭氧层 的物质

2、,在大气的对流层中是非常稳定的,可以停留很长 时间。CF2C12在对流层中寿命长达120年左右。因此,这 类物质可以扩散到大气的各个部位,但是到了平流层后, 就会在太阳的紫外辐射下发生光化反应,释放出活性很强 的游离氯原子或溴原子,参与导致臭氧损耗的一系列化学 反应: CFxCl4-xhvCFxCl3-xCl ClO3ClOO2 ClOOO2Cl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n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臭氧层被破坏后,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 降低,使得人类接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机会大大 增加了。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破坏人的 免疫系统,使人的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患呼 吸道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大量增加;另一方

3、面 ,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据 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0万人死于皮肤 癌,大多数病例与过量紫外线辐射有关。臭氧层 的臭氧每损耗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增加 2 。另外,过量紫外线辐射还会诱发各种眼科疾病 ,如白内障、角膜肿瘤等。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n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直接引 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幼体鱼类以及整个水生 食物链的破坏。研究人员测定了南极地区UV-B辐 射及其穿透水体的量的增加,证据证实天然浮游 植物群落与臭氧的变化直接相关。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n高层臭氧破坏增加低层臭氧造成的破坏 臭氧在平流层起保护作用,在地面却是有害污

4、染物。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地面臭氧阻碍农 作物和树木的生长,限制能见度,损害肺功能。 植物遭到臭氧的侵袭后,叶面就产生大量的白色 斑点,影响光合作用。因平流层臭氧损耗导致阳 光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加速建筑、喷涂、包装及 电线电缆等所用材料,尤其是聚合物材料的降解 和老化变质。特别是在高温和阳光充足的热带地 区,这种破坏 作用更为严重。由于这一破坏作用 造成的损失估计全球每年达到数十亿美元。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n对气候的影响 n臭氧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因子,同时又是重要的氧化剂 ,在大气光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臭氧吸收了太阳光 中的大部分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从而加热大气,也 能吸收9-10微

5、米的热红外线,使大气层加热。 n 正式由于臭氧的这一特性,使得地球上空1550公 里的大气层中存在着升温层(逆温层),因此,臭氧对平 流层的温度结构和大气运动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大气的温 度结构对于大气的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臭氧浓度的变化 不仅影响到平流层大气的温度和运动,也影响了全球的热 平衡和全球的气候变化。除此之外,在对流层中,臭氧因 对红外线的吸收作用而被称为温室气体之一。 解决臭氧层破坏问题的技术措施 n最根本的措施在于尽早开发代用品 1985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推动下,制定了保护 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 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8种

6、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简称受控物质)提出了削减使用时间 的要求。中国于1992年加入了蒙特利尔协议书。 代用品的开发应考虑: 1、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能; 2、价格适宜,能被市场接受; 3、对臭氧破坏潜能低; 4、温室效应潜能低 n合理使用,控制排放 CFCs的代用品要相当一段时间才可以完 全取代CFCs,因此在这段期间内合理节省 使用CFCs及在运输、保管、使用、维修、 制品废弃各个环节控制排放也是一项重要 的措施。 n回收和再生 开发CFCs回收再生技术对控制排放、节省资源 ,降低成本,代用品顺利转换等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这项技术还可以延用于代用品的回收。美国 环保局认为美国CFCs消费量的2/3

7、均可回收。 回收再生的方法是一句CFCs的种类、排气量、浓 度、生产员来选择的,以求经济合理及保证再生 品的质量。IBM公司在原联邦德国的一家工厂的一 个循环装置可回收本厂的70%-80%的容积;丹麦 和挪威在使用的一种技术能在发泡阶段抽集氯氟 烃,回收总排放量的40%-50%。 n分解和破坏 在CFCs混有多种杂志或回收后的二次处 理等不适于采用回收再生技术的情况下, 采用分解破坏的方法也不失为一种现实选 择。 英国南极探险队从1997年开始观察南极上空 以来,每年都在9-11月发现臭氧层空洞。这 个发现引起举世震惊。联合国相关组织为防 止臭氧层空洞进一步扩大,决定成立保护臭 氧层工作组,并制定出保护臭氧层的议定书 ,主要内容包括:列出了破坏臭氧物质的种 类;规定了排放破换臭氧物质的限额基准; 确定了限制排放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最后时间 ;确定了评估机制,规定从1990起至少每4 年对指定的措施进行一次评估。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