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5646735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34小题,每题1.5分,共51分)1.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虽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这一变化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B.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政治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国2.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这说明A.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 B.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加强C.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 D.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3.唐初建立起专门的谏官以规正皇帝的过失,唐太宗编写贞

2、观政要确立了一系列关于君主的行为准则,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也规定了权力运行方式。但这些努力都无法约束后代君主的言行,不久就被破坏殆尽。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缺少对官僚政治的有效约束 B.宋代用分化事权加强了君权C.中国封建制度本身固有缺陷 D.儒家等级观念导致专制强化4.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安:“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已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种做法A.使中书省地位超越尚书省B.有利于防范宰相的擅权C.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能D.说明监察机构日益完善5.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

3、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6.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7.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风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

4、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

5、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1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11.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

6、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民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容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12.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遼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13.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

7、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A.注重实际不崇尚理论 B.主要是私法而非公法C.奠定近代欧洲法律基础 D.需要不断发展完善14.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A.法律必须维护人民的利益 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C.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 D.法律必须与民主政治相适应15.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

8、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本质认识是A.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巩固 B.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C.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D.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1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这反映出当时法国A.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B.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C.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D.政府强化国民共和意识17.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

9、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C.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D.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18.1892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指出:“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这一论断表明共产党宣言A.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B.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大联合C.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D

10、.顺应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需要19.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间口岸四、浙江省杭州府。”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胶澳租界条约20.“联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A.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C.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21.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到:“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

11、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大革命2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评价为“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一些学者认为这次大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这次会议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B.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C.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 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23.蒋介石曾在1925年演讲中说:“民生主义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

12、义,所以我们叫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论断A.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B.推动了轰袭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兴起C.奠定了国共之间第二次合作的理论基础 D.明确显示蒋介石掩盖反动面目的欺骗性24.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25.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

13、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质通道26.1763年4月,英国议员威尔克斯发表匿名文章,谴责国王乔治三世凌驾于议会之上的专横行为。乔治三世下令逮捕威尔克斯。被少数贵族控制的下议院迎合国王旨意,不顾议员享有逮捕豁免权的规定,宣布取消威尔克斯的议员资格。在1768年议会选举中,威尔克斯再次当选为议会代表,下议院蛮不讲理地拒绝承认他的议员资格。这一事件的发展表明A.议会选举改革成为当务之急B.国王执政的合法地位受质疑C.下议院权力呈日益扩大趋势D.民

14、主和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27.在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过程中,一次华盛顿与杰斐逊共进早餐,杰斐逊问为什么要设参议院?华盛顿反问道,你为什么把咖啡倒进浅碟里?杰斐逊说是为了使咖啡凉下来。华盛顿说,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这则小故事反映设立参议院是为了A.暂时调和宪法制定中政党矛盾B.完善立法程序来防止决策谬误C.扩大国会立法权强化中央集权D.建立国会内部的三权分立体制28.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A.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 B.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C.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D.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29.毛泽东指出:孙中山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叫我们反抗帝国主义,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使中国人民自立于统治地位。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使中国大事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革命的三民主义A.成为了辛安革命的理论指导 B.奠定了临时约法的思想基础C.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D.推动国民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30. 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的曾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