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特区”到“经济特困区”——改革开放35年汕头发展之路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58937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经济特区”到“经济特困区”——改革开放35年汕头发展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经济特区”到“经济特困区”——改革开放35年汕头发展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经济特区”到“经济特困区”——改革开放35年汕头发展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经济特区”到“经济特困区”——改革开放35年汕头发展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经济特区”到“经济特困区”——改革开放35年汕头发展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经济特区”到“经济特困区”——改革开放35年汕头发展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经济特区”到“经济特困区”——改革开放35年汕头发展之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经济特区”到“经济特困区”改革开放35年汕头发展之路 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最早得益者,汕头以其历史的商贸优势和侨乡优势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纵向比较来看,改革开放35年来,汕头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横向相比于同期设立经济特区的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具有较大差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汕头从名副其实的“经济特区”沦落到现今万人调侃为“经济特困区”的地步? 本人以一个土生土长的汕头人的身份,从汕头经济特区的设立说起,谈汕头过去35年的经济发展,谈汕头的经济现状,更重要的是提出关于汕头沦落原因的思考,并指出汕头未来发展的方向。一 汕头经济特区的设立邓小平同志在197

2、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明确指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蓝图,提出让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让整体社会呈波浪式向前发展。于是就有了1980年沿海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1979年,在中央咨询设立经济特区的候选城市时,日后被誉为“特区拓荒者”的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提议了家乡汕头。汕头位于“省尾国角”地带,毗邻台湾,在吸引台商投资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几百年来有大批潮汕人“下南洋”谋生,汕头变相积累了国内难出其右的侨乡优势。当年汕头能够优先设立为经济特区,除了省委书记吴南生的推动,汕头的侨乡优势和商贸优势更为至关重要,那才是经济特区设立依托的根本。放眼整个汕头的城市发

3、展史。迄今为止,决定汕头城市命运的时刻有两次。一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开埠,促进了汕头商业社会的形成,同时大批潮汕人凭借善于经商的天赋和能力,走出汕头打天下;二是1980年,汕头成为改革开放前期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如果说100多年前的命运抉择为汕头的发展打下基础的话,100年多后的改革开放,汕头才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腾飞。二 改革开放35年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的汕头是广东第二大经济体,1980年GDP达到10.79亿元,仅次于省会广州,经济实力可谓雄厚,作为对比,当年的深圳和珠海GDP均在2亿元左右;汕头港是全国第七大港口,商贸十分发达,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

4、商品集散地。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一是侨乡侨力丰富。汕头是全国著名侨乡,目前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35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侨资侨力是一笔极大的财富,也是招商引资最重要的资源,汕头改革开放后直接吸收的外资中,80%以上是侨资。二是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汕头民营经济起步比较早,发展比较好。改革开放初期,汕头特区就率先提出“四放”方针,实行“三个一齐上”,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三是区位条件比较好。汕头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根本性改善,区位优势将不断增强。同时,汕头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两地人缘相亲

5、,文缘相通,商缘相联,加强汕台商贸合作潜力巨大。四是积累了一定的发展条件。1860年汕头开埠以来,汕头作为东南沿海重要商贸城市的地位一直难以撼动,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物质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汕头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创办特区之初,特区的开拓者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顽强拼搏,顶风沙、冒酷暑,住篷棚、成功地走出一条“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产一片,收益一片”的求实创新之路。上世纪90年代后,汕头抓住经济特区扩大到整个市区和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后市场经济活跃的契机,明确市场经济体制,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在特区快速

6、发展的带动下,整个汕头市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7.29亿元增至2009年的1035.7亿元。1987年,全市实现人均GDP比1980年翻一番,1992年实现第二个翻番,1995年提前实现第三个翻番,2009年突破2万元。2009年,汕头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8.5亿元,人均年消费品零售额1万多元,人均居民储蓄存款近2万元。经济特区成立35年来,其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汕头的产业结构演变从1980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5.1:34.1:40.9调整到2011年的5.1:56.4:38.5,形成了以纺织服装、玩具礼品、工艺毛衫、轻工机械、精细加工、音像制品为

7、主体的工业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优化,但是汕头的高新技术产业有待加强。现如今的汕头,已经迈入了经济发展的新轨道。最新经济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1716.0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41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897.58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25.01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5.6:52.2:42.2调整为5.4:52.3:42.3,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略有提高。在现代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74.03亿元,增长6.9%。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8.6%,金

8、融业增长8.0%,房地产行业增长3.5%。民营经济增加值1213.88亿元,增长10.0%。全市人均GDP31192元,增长8.2%。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8.16亿元,增长11.2%。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6%。三 关于经济特区35年经济发展的思考回顾过去,汕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汕头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一部区域竞争史。如果与先进地区比较,与整个广东省的发展比较,汕头的成绩并不令人满意,汕头相对落后的地位并没有改变。汕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2.39%提高到2009年的3.09%

9、,但汕头人口增长得更快,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2.98%提高到2009年的3.82%,即人均GDP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汕头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等几个主要的指标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全国平均高出10几个百分点。据公布的数据,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汕头和厦门两市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因人口差距,厦门市的GDP还远低于汕头市。到2000年,汕头市GDP为478亿元,财政收入为38.33亿元;当年的厦门GDP为501亿元,财政收入为51.85亿元。厦门市的经济总量指标开始全面超越汕头市。而当年深圳的GDP为1667亿元,财政收入为225亿元,遥遥领先

10、其他经济特区。汕头这35年的经济发展相比其他经济特区,显然不尽人意,不仅决策者为此焦头烂额,普通民众同样心力交瘁。很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对汕头经济特区发展失败的看法,希望能够为未来汕头经济的发展开一剂妙药良方。我在参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思考,做出以下总结。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前期,汕头把握住率先改革、率先开放的良好机遇,乘势加快发展,起到了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发展中的矛盾逐渐显现,地理位置、商贸文化、华侨众多、特区政策等发展优势发挥不出应有的带动作用,资源、科技、管理、交通等劣势不能有效解决,导致汕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长达十年之

11、久。一. 地理区位未能发挥明显发展优势位于“省尾国角”的汕头,唯一能称得上地理优势的,就是汕头距离台湾近,有更多吸引台商投资的机会,但是这一点在改革开放初期因为政策原因没能发挥巨大优势。而在地理环境方面,海拔1560米的莲花山脉横亘在汕头北面,南面是一片汪洋大海,这一尴尬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汕头不适合投资做实业。二.自然资源不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慢汕头是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有一定储量的矿产资源只有19种,主要是价值不高的锆英石、玻璃用砂、钨、饰面花岗岩等。虽然地处海滨,但汕头水资源并不丰富,全市多年平均本地水资源总量19.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426立方米,仅相当于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7%,全国人

12、均的20%。土地资源更是稀缺,全市土地面积2064平方公里,人口却达500多万,人口密度全国之冠。汕头过去的发展中并没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高级化,反而与其它地方一样,走的是高土地占用、高资金投入的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产业发展中科技、创新的作用不明显。三潮汕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实体经济发展潮汕文化是汉文化的一个地域性亚文化,也被认为是岭南文化的分支。从晋唐时期开始接受中原文化后,潮汕人至今保留着比较完整的中原文化。潮汕文化包含许多的文化特质,而潮汕话是潮汕文化维系的重要纽带。潮汕地区地狭人稠,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很大。激烈的生存、竞争环境造就了潮汕人敢于冒险开拓、吃苦耐劳、注重义气、敢于任事、勤

13、俭立业、团结互助等潮汕民系文化特征,同时,也形成了务实精明、善于经商、冒险开拓的重商文化传统。这种独特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人与人之间最为核心、坚不可破的纽带,是家族血缘关系,外人决不能进入。因此,潮汕人讲血缘,重亲情,重乡情,这是潮汕文化最核心的理念,由此也在潮汕地区形成强烈的排外风气。上述潮汕文化特质在造就潮汕地区经济的繁荣兴旺的同时,其两面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潮汕地区的衰落埋下隐患。由于潮汕地区小农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浓厚,缺乏对社会产业发展趋向规模化、产业化的预见。尽管潮汕地区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达,但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却依旧落后。另外,潮汕人多认为吃苦耐劳便可出人头地,所以都不喜欢打工,

14、都想当老板,缺乏合作精神,缺乏勤恳工作的态度,其结果就是整体经济生活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最后就是大家都当不了老板。潮汕文化讲究血缘和关系的文化特质在商品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负面突出表现是不讲规则和法律,讲人情关系。现在的汕头是一个无市民社会的传统民间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社会构成是以家族血缘关系为核心,之后往外扩至乡情,再扩至政府和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政府和市场都是家族化和血缘化的。在潮汕地区,办事情是不按规矩来的,谁有关系谁先办,谁关系硬谁就升迁快;出了事情也是靠关系才能解决,这一点作为潮汕人我深有体会。在潮汕地区,潮汕人之间讲血缘关系,而外地人没有血缘关系,无依无靠,法律法规形同虚

15、设,久而久之就演变成潮汕地区的排外风气。这种不良风气发展下去的结果就是很少有外地人来汕头定居,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一个开放性城市的发展。四无力无为的汕头政府无法提供经济发展的保障汕头市的经济构成主要是以民营经济为主,小资产阶级占据着社会的主要资源。民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国企不具备的独立性,这也是形成汕头“民富”现象的基础。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政府在宏观经济的掌握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用小政府、弱政府来形容汕头政府也不为过。正如前文提到,去年全年汕头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3.97亿元,给公务员发完基本工资后,汕头政府已然无力进行市政建设了。汕头政府本身财政收入不足

16、,国家和省对汕头的直接投资也是少之又少。1978年以来,国家和省对深圳直接投资多达33000亿,同期厦门这一指标是逾4000亿,而汕头同一指标仅为1200亿。这就不难理解汕头市内各种占道经营,封街为市的经济乱象,也就不会为汕头落后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对外交通系统感到诧异。市政建设难以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公共交通建设迟缓,居民医疗卫生体系亟待完善,如此城市发展前景不佳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改革开放35年来,汕头政府换届频繁,每一届政府都想对汕头进行改革,希望扭转汕头的落后局面。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政府一朝政策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汕头的发展。汕头的城市定位频繁变动,从现代商贸城市到现代港口城市等等。城市定位犹如发展目标,一个稳定合理的发展目标自然有利于城市发展。而不断变动的城市定位只会分散城市发展的精力,阻碍城市发展。五信用缺失是汕头一度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提到汕头沦落的原因,本地人、外地人、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