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期与临床对照研究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43225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期与临床对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期与临床对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期与临床对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期与临床对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期与临床对照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药物与I 床 2 0 1 0年 6月第 l 0卷第 6期 C h i n e s e R e me d i e sC l i n i c s , J u n e 2 0 1 0 , V o 1 1 0 , N o 6 D T P A) 造影剂作增强, 注射剂量 0 1 m mo l k g , 注射速度 1 ml s 。 1 3 前 列腺癌的 MR临床及病理 分期 : 前列腺 癌的临床及病 理分期均根据 Wh i t e m o r e F3 提出的前列腺癌分期标准进行。 A: 无临床表现的癌: B 1 :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包膜 内,累及 1 个 叶 直径 1 5 - 2 0 C I l

2、l ; C: 肿瘤局部侵犯( 如包膜外 、 精 囊 、 膀胱 、 静脉丛等) ; D1 : 上述任何一种伴有盆腔淋巴结转 移 ; D 2 : 上述任何一种伴有远处转移( 包括腰骶椎 、 骨盆等) 。 临床分期的方法包括: 直肠指诊 、 活检 、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 原 ( P S A) 、 腹 腔镜检 查及淋 巴结活检 、 膀胱 镜检查 、 直肠 内超 声 、 同位素骨扫描。 临床和影像 MR结合起来, 易于诊断前列腺癌, 并给予分 期 , 其确诊的依据是指诊 、 P S A、 MR I 多方位检查 、 直肠超声引 导下活检相结合 2 结 果 2 1 M R I 诊断的准确率 : 5 6例在不

3、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 , MR I 诊断前列腺癌 4 4例 , 部位均在外同叶, 其余 l 0例诊断 为前列腺良性增生, 诊断为炎症者 2 例 , MR定性诊断准确率 达 7 8 6 。 2 2 前列腺癌的主要 MR表现:原发肿瘤 4 4例 ( 7 9 ) , MR 表现为: T 2 WI 像上高信号的周边带出现异常结节状低信号, 或 T 2 WI 像上前列腺带状结构破坏,周边带与中央带界限消 失。T 1 WI 上肿瘤与前列腺等信号, 少数较大肿瘤可见血肿; 包膜及周边脂肪侵犯 4例( 9 ) , MR表现为: 前列腺轮廓形 态发生改 变。 周边脂肪在 T I WI 上不对称 , 甚至脂肪大部

4、分消 失; 精囊及周边静脉丛侵犯 7例( 1 6 ) , MR表现为: T 2 WI 高 信号的静脉丛和精囊 内出现低信号, 两侧不对称 : 膀胱及直 肠受侵 3例( 7 ) 。 MR表现为: 邻近前列腺的膀胱内出现不 对称增厚的软组织影 : 盆腔淋巴结转移 3例 ( 7 ) , MR表现 为: 盆腔内单个淋巴结( 直径一般 1 0 mm) 和多个淋巴结互相 融合成结节状 、 团状 ; 骨及远处转移 3例( 7 ) , MR表现为: 局部骨质的大部和全部破坏, 呈长 T l 长 T 2信号表现( 骶骨 2 例、 髂骨 1 例, 均与单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E C T ) g 相符 。 2

5、 3 前列腺癌的 MR I 临床综合及病理分期结果 :在已知病 理为前列腺癌而不知分期的情况下, 对 5 6例 MR资料进行了 分期。在盆腔范嗣内临床综合分期 、 MR分期及 2 2例根治术 后病理分期结果 见表 1 。 表 1 5 6例前列腺癌 的 MRI 临床综合及病理分期结果 注: 不包括 1 2 例 M R I 上未显示的肿瘤 临床工作中, 部分病例已有盆腔外转移。只有综合分期 才能行根治切除术。我们所获得的前列腺癌资料中, 盆腔范 围内MR分期 4 8例正确, 8例错误, 其中 1 2例因肿瘤局限于 中央带和过渡带, MR不能显示, 但在临床病理活检确诊为前 671 列腺癌的情况下,

6、 据临床通常规则及文献 3 报道 MR 1 分期 应属于 B期 :其 中 4例活检 发现 0 3 c m、 0 4 C H I 淋 巴结 有转 移,应分期为 D期: 2例病理发现包膜侵犯; 2例膀胱镜发现 膀胱侵犯 应分期为 C期, 准确率为 8 5 7 。 3 讨 论 3 1 前列腺癌各种检查的比较 : 直肠指诊结合实验室 P S A是 临床前列腺癌检查的主要方法, 单纯靠指检对其硬度有较大 的意义 , 而常常低估肿瘤的大 b E , 况且常与操作者的经验及 方法有很大关系,不能评估淋巴结的情况及远处骨转移情 况, 故单纯凭此类检查不能决定可靠的治疗方案。直肠探头 超声 ( T R U S

7、) 为前列腺癌 的主要影像检查方 法之 一 , 它可 以发 现直肠 指诊未摸到 的癌结 节 ,或 引导 穿刺活检及局部分 期。 但 直肠超声 的前列腺癌低 回声缺乏特 异性 发生 于中央带 的 癌以及 8 3 0 直肠指诊触摸到的病变 在经直肠超声上不 能显示 , 故其有一定的局限性。C T较易显示进展期前列腺 癌, 观察周嗣及淋巴结肿大情况 , 还可显示前列腺内钙化及 骨转移等情况 , 但由于前列腺癌是等密度, 很难发现包膜内 的癌灶, 对其分期有一定局限性。MR I 由于软组织分辨率高, 而且具有多方位、 多参数成像的特点, 能很好地区分前列腺 的中央叶及外围叶。因而能较好地显示前列腺癌的

8、病变 其 诊断准确率及分期准确性明显高于直肠镜。尤其是直肠腔内 线圈和盆腔阵列线圈结合及 MR S对良、 恶性前列腺疾病鉴别 诊断和分期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 其准确率达 8 5 以上 已成 为目前前列腺疾病最准确的检查方法 6 l 。 3 2 MR 1 分期诊断 的准确率及其 局限性 : MR对 B期 以下 的 前列腺癌诊断准确率较低 , 但对 C期和 D期的前列腺癌分期 诊断准确率较高,对于 MR能定性诊断的前列腺癌总的诊断 准确率为 7 8 6 。 分期准确率为 8 5 7 , 本组 MR对 B期以下 的前列腺癌诊断准确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发生于中央带的 病灶 , 病灶体积小, 超出 M

9、 R分辨能力 , 受各种因素影响外围 带呈弥漫性或局限性低信号。C期肿瘤误诊为 B期的多是仅 表现为包膜轻微不规则或肿瘤对神经血管束侵犯影响表现 不够明显的。由于大部分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 在 MR I 信号上与前列腺癌相似。 所以局限于前列腺中央带及 过渡带的前列腺癌 MR I 上难与前列腺增生鉴别。本组 l 2例 位于中央带及过渡带的前列腺癌未能确诊, 2 例误诊为炎症, 与其形态无明显改变有关 ,前列腺癌的诊断依据一般是在 T 2 WI 像上前列腺癌的外 围叶中出现不均低信号 , 但 T 1 WI 周 边带低信号并非前列腺癌的特异性表现。有些少数病变如炎 症 、 瘢痕钙化也有类

10、似表现, 故应综合分析 、 结合临床及活 检 , 结合前列腺增强扫描。多数情况下 , G D D T P A造影剂增 强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帮助不大, 效果不如 T 2像, 有时可用 于鉴别炎症和恶性肿瘤, 这两种疾病都表现为外围带的信号 减低, 但前列腺癌 G D D T P A增强有轻度强化, 而肉芽肿性前 列腺炎几乎没有强化 另外增强图像可以把前列腺和精囊腺 区别开来, 在前列腺体积较大 , 对精囊腺造成推压时较有帮 助。本组 4例增强均有轻度强化。 3 3 前列腺癌的治疗及预后 : 前列腺癌是男性老年病 , 一般 6 7 2 中国药物与临床 2 0 1 0 年6 月第 1 O 卷第 6

11、期 C h i n e s e R e m e d i e s C l i n i c s , J u n e 2 0 1 0 ,V o 1 1 0 , N o 6 发展缓慢, 病程较长, 其治疗方法很多 , 但应根据患者的年 龄, 全身状况, 临床分期 , 病理分期综合考虑, 是否行根治性 切除取决于其分期 ,由于前列腺癌国内的治疗对于诊断为 C 期及 C期以上病例均不行根治切除术, C期主要以内分泌治 疗为主 可行睾丸切除术, 配合抗雄激素制剂提高生存率。对 内分泌治疗失败可行化学治疗,但总的效果不很理想。而 B 期则为手术适应证, 而且术后也要配合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内分泌激素治疗但

12、仅适于年龄较轻, 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MR I 可显示前列腺癌侵犯精囊腺也可沿射精管 、神经血管来侵 犯 精囊腺侵犯也往往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 MR 1 分期 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价值。随着 MR检查方法的进一 步完善, 随着磁共振线圈的改进及动态灌注扫描成像经验的 进一步积累, M R I 对男性盆腔的检查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1 Wals h PC, L e p o r h H T h e r o l e o f r a d i c a l p r o s t a t e c t o my i n t h e ma n a g e m e n t o f p r o

13、s t a t i c c a n c e r C a n c e r , 1 9 8 7 , 6 0 ( 3 S u p p 1 ) : 5 2 6 2 王继琛, 高玉洁, 蒋学祥, 等 前列腺癌的 M R I 诊断及分期 中华 放射学杂志 , 1 9 9 6 , 3 0 ( 1 1 ) : 7 4 1 3 Wh i t mo r e WF J r Na t u r al h i s t o r y a n d s t a g i n g 0 f p r o s t a t e n e e r , Ur o l Di n No ah AM , 1 9 8 4, 1 1 : 2 0 5 4 M

14、c Ne al J E, Vi l l e r s AA, Re d wi n e EA, e t a1 Ca p s u l a r p e n e t a t i o n i n p r o s t a t e c a n c e r :s i g n i fic a n e e r f o r n a t u r a l h i s t o ry a n d t r e a t me n t A m J S u r g P a t h o , 1 9 9 0 , 1 4 ( 3 ) : 2 4 0 2 4 7 5 S t a me y T Ma ki n g t h e mo s t o

15、 u t o f s i x s y s t e ma t i c s e x t a n t b i o p s i e s Ur o l o g y , 1 9 9 5, 4 5 : 2 6 W a n g L, M u l l e r a d M , Ch e n H, e t a 1 Pr o s t a t e c a fl c e i n c r e me n t al v a l u e o f e n d o r e c t a l MR i ma g i n g fin d i n g s for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e x t r a - c a

16、 p s u l a r e x t e n s i o n R a d io l o g y , 2 0 0 4, 2 3 2 ( 1 ) : 1 3 3 - 1 3 9 ( 收稿 日期 : 2 0 1 0 0 3 0 5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腹膜后肿瘤的临床价值 叶云慧 本文对 2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肿瘤的超声声像 图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目的在于总结超声对腹膜后肿瘤 诊断的规律性 提高腹膜后肿瘤的诊断率及超声诊断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 2 8 例均为 1 9 9 7年 1 月至 2 0 0 7年 l 2月 来我院检查的患者, 其中男性 l 7例, 女性 1 1 例, 年龄 2 5 6 8 岁, 平均 5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