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422824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第一次水平测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20分)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抚摸(f) 应和(h) 栖息(q)济南(j)B.锥形(zhu) 薄雪(b) 贮蓄(zh)烘托(hn)C.干涸(h) 嘹亮(lio) 啜泣(zhu)蜷曲(jun)D.清冽(li) 嶙峋(xn) 酝酿(nin)竦峙(zh)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看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B.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在这4年中,他们

2、形影不离。C.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地完成了作业。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部门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B.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C.上一世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血战。D.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4.默写。(3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_,水_,太阳的脸_。(2)_,百草丰茂。_,洪波涌起。日月之行,_;星汉灿烂,_

3、。5.下面四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说法不同。如果你看到某同学穿的衣服非常漂亮,你要告诉别的同学,应选择的句子是( )(3分)A.她穿的衣服还算漂亮。B.她穿的衣服难道不漂亮吗?C.她穿的衣服漂亮的过了头。D.她穿的衣服真漂亮!6.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自己的历史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领我们追求无穷知识。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3分)_7.综合性学习。(6分)班级开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2分)示例:“灾”由“宀”和

4、“火”构成。“宀”是房子,火烧着了房子,自然是灾祸临头。“灾”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火灾对人类的威胁。提示:豕(sh):猪。_(2)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家”是什么。(2分)材料一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要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材料二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有一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当他历尽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时,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_(3)请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仿照下面的语句,写出你对家的感受

5、和认识,与大家交流。(2分)家是冬日午后的阳光,有令你怦然心动的温暖与温馨;_,_;_,_。二、阅读与鉴赏。(46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10题。(8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_9.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分)10.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宽阔博大的胸襟。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C.尾

6、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D.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二)阅读春(节选),回答1113题。(9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11.本段写春天的花美。从文段中可以看出,春天的花美在哪里?(2分)_1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着”改成“叫着”好不好?为什么?(3分)_13.作者写野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7、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_(三)(2015安徽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6题。(10分)槐 花季羡林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的香气中,但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

8、瞪得又大又圆。“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什么奇迹呀?”“你们这样的花树。”“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B】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得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什么神奇?”“这木棉花。”“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

9、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

10、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选自季羡林散文集,有删改)【注释】氤氲(yny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14.文章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4分)_15.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3分)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A.【A】处B.【B】处C.【C】处D.【D】处16.“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3分)_(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20题。(19分)夏 天(英)爱德华托马斯丘陵草原远处,白天与黑夜的空气浸透了忍冬(植物名)和新干草的清香。在这里散步好还是静静躺着也好,是雨好还是日头好,是刮风好还是风和日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