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素质教育概论_考试及答案 4月10考试 得分 88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422493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 素质教育概论_考试及答案 4月10考试 得分 88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徐州 素质教育概论_考试及答案 4月10考试 得分 88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徐州 素质教育概论_考试及答案 4月10考试 得分 88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徐州 素质教育概论_考试及答案 4月10考试 得分 88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徐州 素质教育概论_考试及答案 4月10考试 得分 88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 素质教育概论_考试及答案 4月10考试 得分 88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 素质教育概论_考试及答案 4月10考试 得分 88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A) 素质 (B) 学习 (C) 生活 (D) 成绩 分值:1.02. ()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普遍或主干发展得到教育保障。(A) 社会学习 (B) 个人学习 (C) 集体学习 (D) 自主学习 分值:1.03. ()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A) 基础教育 (B) 家庭教育 (C) 学校教育 (D) 社区教育 分值:1.04.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 )。(A)

2、学习潜能 (B) 课程潜能 (C) 教学潜能 (D) 个性潜能 分值:1.05. 素质的(),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A) 自然属性 (B) 教育属性 (C) 科学属性 (D) 文化属性 分值:1.06. 科学思维训练既应统一组织进行,又要体现个别性和个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运用()实习教学和科研锻炼。(A) 劳动 (B) 工厂 (C) 实验 (D) 社会 分值:1.07.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A) 高等教育 (B) 个性教育 (C) 现实教育 (D) 素质教育 分值:1

3、.08. 所谓()就是说,每一位教育者都可以而且应当从事基于对教育规律独到理解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这样的教育活动经过反复检验、完善、定型和升华,就成了超出教育经验层次的教育模式。(A) 教无定法 (B) 学有所成 (C) 素质教育 (D) 教有所学 分值:1.09. 人的潜能具有一定的(),有些潜能在常态下难以发现,这就容易使人产生某些错误判断。(A) 显性 (B) 共通性 (C) 差异性 (D) 隐蔽性 分值:1.010. ()开发特别要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将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通过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A) 国家课程 (B

4、) 地方课程 (C) 教育课程 (D) 学校课程 分值:1.011. ()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A) 教学 (B) 成绩 (C) 德育 (D) 思想素质 分值:1.012. ()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A) 课堂教育 (B) 闲暇教育 (C) 休闲教育 (D) 野外教育 分值:1.013.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A) 给学生传授多少经验、知识 (B) 开出多少实验 (C) 培养哪些技能 (D) 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分值:1.014. 对()的要求,实际上是对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要求。

5、(A) 课改教育 (B) 课堂教学 (C) 课程教育 (D) 课改教学 分值:1.015. 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很小的,后天的()都是十分巨大的,只要有适宜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A) 个性潜能 (B) 品德修养 (C) 发展潜力 (D) 文化修养 分值:1.016.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的教育。(A) 优秀学生 (B) 特殊学生 (C) 全体学生 (D) 全校师生 分值:1.017. 促使知识内化,使学生形成素质,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A) 基础 (B) 目的 (C) 追求 (D) 以上都不正确 分值:1.01

6、8. 完整的(),必须依据社会对人才的各种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按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他们成为相应类型、层次的人才提供教育机会、创造适宜条件。(A) 道德教育 (B) 科学教育 (C) 素质教育 (D) 文化教育 分值:1.019. 课程的()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以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民族素质。(A) 分级管理 (B) 学科管理 (C) 地方管理 (D) 学校管理 分值:1.020.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上得以体现。(A) 教学经验 (B) 教学内容 (C) 教学质量 (D) 教学方法 分值:1.021. ()是一切教

7、育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一个教育体系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A) 教育方法 (B) 教育目标 (C) 教育成果 (D) 教育标准 分值:1.022. ()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他对教学过程所进行的科学探索,体现着他独特的创造性。(A) 教师 (B) 教授 (C) 学生 (D) 专家 分值:1.023. 素质教育的()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需要的新观念。(A) 传统课程观 (B) 综合课程观 (C) 小课程观 (D) 大课程观 分值:1.024. ()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A) 素质教育 (B) 目标教育 (C

8、) 成人教育 (D) 高等教育 分值:1.025. ()是创造的源泉,它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 思维 (B) 思想 (C) 学习 (D) 创新 分值:1.026. ()是指建立在反复学习实践基础上的对学习本身的一种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积淀升华成为主体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A) 个人道德素质 (B) 思想道德素质 (C) 法纪责任素质 (D) 学习素质 分值:1.027.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的差异。(A) 社会地位 (B) 出身贵贱 (C) 文化高低 (D) 文化底蕴 分值:1.028. ()是指素质教育施教过程应重构学生培养的思路,寻求有利于促进他们自主健康成长的途

9、径,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A) 素质教育改革 (B) 新课程研讨 (C) 新思路构建 (D) 新课改方案 分值:1.029. ()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所谓“功利性目标”,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A) 生产力发展 (B) 经济建设 (C) 社会主义建设 (D) 物质文化建设 分值:1.030. 素质教育以培育()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需要对创新与创新精神、实践与实践能力有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A) 自我学习创新能力 (B) 创新精神 (C) 创造精神 (D) 社会生存能力 分值:1.0 (二) 多选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

10、不得分 1. 素质教育的“教”需要确立的基本观念是()。(A) 教学服从教育观 (B) 教育服从人才观 (C) 人才服从质量观 (D) 质量服从人生观 分值:2.02. 素质教育是一种“解放教育”,这意味着()。(A) 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该建立在学生主动需要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直接目的 (B) 应该允许学生怀疑、质疑,提出不同见解,提出反面意见 (C) 学生的主体精神不仅体现在学习活动中,也体现在管理活动、交往活动和其他一切教育活动与学校日常生活中 (D)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在学校的监管中由学生自主探索进行 分值:2.03. 教育新思路构建的方法和模式主要是()。(A) 教的人选适合

11、 (B) 教的内容鲜活 (C) 教的效果激活 (D) 教的方法灵活 分值:2.04. 从严格的定义来讲,素质教育是指以()的整个教育活动。(A)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 (B) 促使知识深刻内化为关键 (C) 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 (D) 促进所有学生共有和特有的精神品质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为目标 分值:2.05. 要做到严于律己,铸树典范,就需要教师做到()。(A) 首先要充分认识教师的职业特点 (B) 追求目标必须崇高 (C) 克服阻力,坚持实践 (D) 竭力躬行,托以致远 分值:2.06. 当前,法纪责任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的主要表现是()。(A) 基层执法中以权代法、

12、以言代法现象尚未根绝 (B) 我国长期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确立和走向依法治国的时间尚短,致使履行法纪的行动仍不够自觉 (C) “民不告,官不究”的思想根深蒂固,有些官、民在法纪面前存有侥幸心理,缺乏法纪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 (D) 执法执纪中“掺假”现象时有发生,法纪天平往往失衡 分值:2.07. 教育基本原理即是关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及近年来逐步形成的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A) 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目的 (B)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C) 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D) 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任务 分值:2.08. 新中国成立后,国人在精神上获得的解放是()。(A) 从“三座大山”的长期压迫下翻身 (B) 改革开放,人们从束缚手脚的计划经济桎梏中获得精神的解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