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十课过关考试题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418131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过关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过关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过关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过关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过关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过关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第十课过关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与哲学第十课过关测试题 作者: 日期:2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知识过关检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种子发育成为植物是A.事物量变的过程 B.事物自身否定的结果C.外力作用的结果 D.新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2.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C.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D.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3.辩证的否定观是指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其实质就是扬弃 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要求人们做到不唯

2、上,不唯书A B C D4.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不动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据此做5-6题5.树立创新意识的辩证法依据是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6.下列关于“创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创

3、新是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要敢于否定一切B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创新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7. 2008年北京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它教会我们的生活态度是敢于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摒弃别人、前人的经验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大胆抛弃一切,极富革命的批判精神A B C D8.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段话说明A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9.下列

4、说法中,包含着辩证否定原理的是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在某一瞬间,既在空间的某一个位置上,又不在空间的某一个位置上 任何生物体的存在,都是同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 “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在对外开放的问题上,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一方面要学习国外一切东西A BCD.10.庄子刻意中说:“吹啕呼吸,吐故纳新。”成语“吐故纳新”由此形成。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新事物曲折中前进的原理 B.辩证否定的原理C对立统一原理 D.量变质变的关系原理 11.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看,新制度必然代替旧制度。新的社会形态必然代替旧的社会形态。从哲学上说,新社会对旧社会的否定是( ) 社会性质的根本变

5、化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彻底砸烂旧社会的一切 “扬弃” 社会发展的中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A B C D 12.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事物的自我否定 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包含肯定的否定 主观、任意的否定A BCD.13.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这符合A辨证的否定观 B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C历史虚无主义 D全盘抛弃的观点14.十七大报告指出,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之所以强调自主创新,是因为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A、

6、 B、 C、 D、15唯物辩证法和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就必须具有批判性思维怀疑一切、批判一切、推翻一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于寻找新思路、树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ABCD16.江泽民同志强调:“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这句话说明了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这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要敢于突破和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A B C D1

7、7.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A. B. C. D.182007年3月28 人民日报报道,去年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达3910件,增速居全球首位,但专家指出,我国属原创性的专利相对较少,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从哲学上看,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A把增强创新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B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认识和改造规律C解放思想,勇于否定一切既有理论D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断发展真理19.经过近1

8、0年艰苦实验,我国科学家应用基因技术,利用水稻亚种间遗传基因的杂交优势,培育出高产稳产的超级稻新品种.这对我们青少年启示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善于思考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要培养创新意识 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明、创造新的规律A. B. C. D.20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在未来的5-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上材料说明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已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中国科技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技

9、创新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而广阔的影响 B. C. D.21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通过对当时已有的几何学知识的搜集、鉴别与梳理以其独创的公理化方法,完成巨著几何原本,使零散的知识由此系统化为演绎的知识体系,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创新。欧几里德的成功表明知识创新需要对已有知识的扬弃 知识创新是已有知识积累的量变知识创新需要新思路、新方法 知识创新需要与旧知识彻底决裂A B c D22.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和感觉。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

10、显著成效。“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说明模糊性的传统经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认识的升华必须扬弃传统经验的模糊性 模糊性的传统经验是精确性认识的来源 精确性的认识必须全面继承传统经验A B C D23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我们也必须采取有分析、有选择地吸收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是全盘照搬,也不是一概排斥;既反对崇洋,也反对排外。我们采取这样的态度,其哲学理论依据是A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B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观点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D.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点24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看,新制度必然代替旧制度。新的社会形态必然代

11、替旧的社会形态。从哲学上说,新社会对旧社会的否定是 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彻底砸烂旧社会的一切 “扬弃”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A B C D25人类在发明创造活动中,对某一事物的“习惯性”思维往往制约着人们的发明眼界。而对这种“思维定式”的有意识破除,则可使人们产生出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传统观念在思维过程中,要进行合理想象,大胆创新 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A、 B、 C、 D、26辩证法的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这是因为A.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B.

12、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每一事物,都会被彻底否定、抛弃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D.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27.“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两院院士王选埋头苦干18年,研究出第1代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这体现A.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C.创新引起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D.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28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对知识的态度体现的哲学观点是一分为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否定即“扬弃” 谦虚好学,不耻下问A B C D29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表明A.科技创新推动着人类文化的进步 B.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C.发现问题是认识的目的和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