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杜甫为何为诗圣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415192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析杜甫为何为诗圣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析杜甫为何为诗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析杜甫为何为诗圣(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析杜甫为何为诗圣 诗圣”的令名,是经过八百年的沉淀而来被称为“诗圣”,其内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他的完美人格、醇厚的伦理风范;一是指他精深的诗歌造诣、承前启后的诗坛地位。 “诗圣”的得名,要到明朝才正式成名。明朝中期,武宗之时,白沙学派的盟主陈献章,在随笔之六中曰:“子美诗之圣,尧夫更别传。后来操翰者,二妙少能兼。”陈献章在当时的明朝诗坛地位很高,他的评价,正式给杜甫以“诗圣”之尊,从此,“诗圣”杜甫算是正式称名。不过若论把杜甫尊为诗中圣人的观点,则早在唐宋间就有了。 首先对杜甫创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推许为最高地位的是唐代的元稹;他在为杜甫所写的墓志铭中曾道:“. 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

2、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在这方面又推进一步的是宋代的秦观。他在韩愈论中把杜甫和孔子相比:“. 杜子美之与诗,实积众家之长,适其时而已。.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呜呼,杜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第二,杜甫是个爱国的人。杜甫生活的时代正是唐王朝由极盛转入衰败的关键时期。安史之乱造成之后百年的大动荡,国家屡屡被推向破亡的风头浪尖,因此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爱国诗人,但杜甫与其他人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不仅仅在诗作中嗟叹“国将不国”,发出些呻吟,更是立下雄心壮志,渴望驰骋疆场,为复兴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他借戍边将士之口说“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男儿死

3、无时”(前出塞九首)他向他的朋友大声疾呼,希望他们能同自己一起“济时肯杀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他更勉励即将奔赴沙场的朋友“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寄董卿嘉荣十韵)。杜甫这些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歌对后世起到了巨大激励作用。杜甫是 “读书破万卷,下笔 如有神 ”。他吸取古人的 长处 ,继承他们 的优 良传统 ,有人说过杜诗 “无一字无来处 ”他力求诗句的表达效果达到最 高境界。他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之所以被称为“诗圣”“诗史 ”就是他 能通过语 言把 民族矛盾 以劳动人 民的苦难表达出来 。并且诗歌的艺术性很强。如“朱 门酒

4、 肉臭 ,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云雷屯不已,艰难路更蹋”(观水涨 ),“废 邑狐狸语 ,空村虎豹 争”,“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由此可见,杜甫,“诗圣:令名的的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漫长的积淀,选择,最后被确认。杜甫,笃信儒学,把济世苍生作为自己的信条,孜孜不倦,终其一生。儒家信奉“达者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杜甫只信奉“兼济天下”。由于杜甫有着艰难困苦的仕途经历,一直活跃于社会的底层,在他的诗歌中,心系苍生之疾苦,朝廷之危难,直陈时弊,体察民情,即事名篇,有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关于杜甫诗歌的特色和艺术成就,文学史上多有论述,我就不详细解说了。总之,杜甫,不愧为“诗圣” 之令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