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序言》教学导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40479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宽容序言》教学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宽容序言》教学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宽容序言》教学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宽容序言》教学导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宽容序言》教学导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宽容序言》教学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宽容序言》教学导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宽容序言教案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参评组别:A组专业分类:课程名称:语文2011年全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参评教案 序言教案作者姓名:李 恒 敏 单 位:肥城市高级技工学校 通讯地址:肥城市文化路009号 联系电话:13705480734 序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2.掌握寓言虚拟情节,富有深意的特点,从而体会本文主题。3.掌握一般序言的写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理解想象与联想,从中选取并归纳主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灵性,善于围绕主题进行想象和联想。3.开展读书活动,围绕宽容一书召开读书讨论会,培养学生

2、的审美能力。情感目标理解“宽容”的深刻含义,同时围绕现实生活,教育学生应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历史、文化及人际关系。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体会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的特点,理解本文的深刻含义。难点:体会宽容的真正含义,教育学生应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历史、文化及人际关系。解决办法:介绍宽容这部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宽容有初步的了解。采用针对性的阅读,分析具体语句,理解本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真正含义。通过课堂讨论,更加深入地对宽容予以阐释,加深理解。通过课堂练习,训练学生的想象、联想的能力。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课前安排学生阅读宽容一书,安排读书讨论会,让学生介绍宽容一书的

3、主要内容。分小组讨论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的。写作训练:运用想象与联想,表现一定的主题。五、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林则徐的诗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问学生这首诗写的含义可以用哪两个字来概括。(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引申】在人类的历史上,好与坏、恩与怨总是同时存在的,时代的不同、文化的差异、阶级的矛盾等都会带来种种不理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正如林则徐的诗句所告诉我们的,只有宽容才能摆脱隔阂的阴影,真正走向相融一体。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勇气、魄力,以及博大的胸怀,今天就让我们来倾听房龙先生的宽容序言,在作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中去体

4、验宽容。(板书课题)明确目标学习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并进而体会本文主题。整体感知请学生自读预习提示和注释,对作家和作品有个整体的了解。【掌握作家、作品及背景】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6),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882年1月14日生于荷兰鹿特丹,1903年赴美,在康奈尔大学完成本科学业。1911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几所大学任教,后任记者、编辑和播音员等。1913年,出版第一部专著荷兰共和国衰亡史。1921年,人类的故事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解放(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

5、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了当时整整一代年轻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在久违近半个世纪的今天,又被世人重新发现,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宽容初版于1925年。在这部著作中,房龙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了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的过程一读:这篇序言的写法很有特点,像是散文诗,又像是寓言,初读一遍,你能否说出这个寓言大致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6、?学生小组讨论,经老师点拨后明确:在一个无知的山谷,有着一群守旧的人们,他们固守着传统,愚昧、落后、固执,决不允许新生力量的出现,面对一位敢于向外边的世界探险,寻求解放和自由的青年,他们不予理睬,反而加以残酷的镇压,最终青年被残忍地杀害,而这些愚昧的人们也最终遭到了自然的报应。二读:细致朗读,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你能否说出这篇文章中一些具体事物代表什么?有什么含义?学生小组讨论,经老师点拨后明确:山谷:无知的领域,“宁静”见其愚昧,平静的可怕。小溪:知识的源泉,在此文中“发源于昔日的荒山”指源于落后,“消失在未来的沼泽”指必须更新,打破旧势力,争取解放。守旧的老人:反动守旧的势力,他们

7、对新生事物极力排斥、予以打击,甚至疯狂的镇压。 山的那一边:指新的世界,具有新生力量的美好生活。正如文中所说,“那边的山上有牧场,牧草同样肥沃,男男女女有同样的血肉,城市是经过一千年能工巧匠细心雕琢的,光彩夺目”。青年:追求新生力量的勇敢的探险者,他不愿只停留在过去的生活中,渴望新生事物,但毕竟力量有限,最终被强大的、邪恶的、反动的保守势力残忍的杀害。最终特大干旱时山谷里的景象:无知的人们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报应。三读:作者虚构了一个“创新”与“守旧”两大势力斗争的故事,从而提出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作者的联想与想象极为丰富,体验一下如果不用联想与想象,直接来表述作者的意

8、图,效果会是怎样的?学生小组讨论,经老师点拨后明确:联想与想象的运用,使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化,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如果不这样,而是直接以议论的语气写作,就会变得干枯、乏味,也不会这样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撼与共鸣。(五)总结、扩展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尽管采用寓言的形式,但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表达。在当今的社会,仍然存在野蛮、落后、愚昧的民族,面对新生的力量,加以残酷的镇压,并没有采取“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作者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了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在本文中,想象与联想的运用,突出了表达效果,在我们自己的写作中也应该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六、学生练习运用联想与想象,谈论以下几个话题(任选其一)(1)灯 (2)亲情 (3)社会公德七、布置作业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在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宽容?请针对这一问题写一篇作文。附:【板书设计】 宽容序言 房龙 守旧老人 村民 漫游者 祖宗法律 恐惧 幸福 宽敞大道 宽容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