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40397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可行性研究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研究报 告内容摘要:小学三年级正式从“写话”进人“习作”阶段。他们现有的语文知识、语言水平都影响着他们的表达方式,学生畏难于写作,教师困惑于写作。本课题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立足于教师教学研究和学生习作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善于挖掘习作素材,运用多种途径加强练笔,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一、课题背景及界定(一)课题背景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写话”的训练,但写话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写自己所说的话,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而三年级的习作却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搜集作文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学会根据作文需要,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

2、见所闻所思。由此,我可以看出,从“写话”到“习作”,不只是概念的改变,而是学生书面表达交流素质的质的飞跃。1教师教学情况分析由于从“写话”到“习作”发生了质的飞跃,习作的内容更丰富,容量更大,语言要求更具体、更形象,所表现的主题也更深刻,情感更真挚。因此,教师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一节作文课经常从选材到写作方法讲得面面俱到,而学生的习作却达不到预期效果。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由于学生生活面比较窄,经历有限,因此往往造成无材可选无事可写,再加上他们语言积累有限,写出的语句也很平淡,还有些孩子写出的习作没有层次,顺序混乱,甚至辞不达意。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孩子的畏难心理,觉得习作怎么这么难,慢慢地失去信心,

3、放弃习作。(二)课题名称的界定语文课程标准在书面语表达的教学方面作了教学梯度的区分,第一学段12年级为“写话”, 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为“习作”。而作为习作起始年级的三年级,由于存在以上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指导策略”。“策略”指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而本课题所要研究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书面语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的习作教学打下坚实基础的方法策略。广义来说,就是教师从哪些方面来指导学生;指导时用什么方法;指导到哪种程度等等。

4、由于三年级作为习作教学的起始年级,具有时段性和时段的特殊要求,因此很有必要把三年级作为实验年级来研究习作教学的指导策略。二、理论依据及意义三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写作兴趣、习作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我将结合学生的学情,围绕语文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将新课标作为课题研究的导航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方法,积累经验,探寻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指导策略。在习作起步阶段,指导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教师指导得当,才能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习作基础,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写出他们小小心灵中的点滴美好感悟。另外,培养

5、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使他们不再怕作文,而是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灵感受到的用自己的笔主动表达出来。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一)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从新课程标准来看,小学三年级正式从“写话”进人“习作”阶段。他们现有的语文知识、语言水平都影响着他们的表达方式。起步阶段学生对习作有畏难情绪,怕写作文。因此,我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习作分析、小组讨论,先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这样就能做到对症下药,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总结我发现,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审题不清,不理解习作要求;2素材单一,叙述方式简单;3语言表达不准确,平淡不吸引人;4写好作文不会修改。针对起步阶段学生

6、习作出现的问题,我教师从学情出发,在教学中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扩大学生的素材积累,养成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我将课题研究分三步走来进行:第一阶段(2014年4月-5月)在教学中初步研究探索进行作文起步阶段训练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并确定其中较为有效的几个方法。总结前期研究成果,撰写前期研究报告。第二阶段(2014年6月-10月)教师将自己确立的较为恰当的方法进一步进行探究试验,并进一步研究从写一句话到写一段话如何恰当过渡,从写一段话到写起步作文怎样转变,从写简单的作文如何过渡到能较顺利地独立作文这几方面进行研究探索。第三阶段(2015年5月)收集教研究成果,撰写课

7、题研究报告。(二)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整理习作起步阶段的指导策略。在课题研究中,我采用调查问卷法、实验对比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等。我边研究、边思考、边总结,探寻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指导发法与策略。1.确立目标,使习作指导有章可循(1)研读课标,分析学情,制定年级习作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习作要求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泥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地内容。这是对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习作教学策略的指导。分析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我发现,学生畏难于习作,教师

8、困惑于习作教学,而我将习作教学的门槛放低一些,将三年级的习作目标归纳为一个,即“让学生喜欢写作”,让学生好迈进来,让教师好引导学生迈进来,这样,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互利互惠,既激发了兴趣,又达到了目标要求。(2)培养兴趣,热爱写作。小学生作文是“习作”而不是“创作”,所以不要从立意、选材、语言等各方面过高地设置要求,以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只要他们写出自己所看到的生活,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就可以。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的作文回到生活当中去,解决了学生的写作素材问题,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没有题材、体裁、字数的限制,降低写作的难度。引导学生写自

9、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写出自己的快乐,写出自己的烦恼,凡是生活作文,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这样起步作文,让孩子觉得作文并不可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写作热情。2学好语文,积累素材。(1)丰富学生生活,拓展习作素材。“作文难,难作文,下笔无言难成文;头儿空,肚儿空,空来空去空对空”。这句顺口溜反映学生怕写作文,作文内容千人一面,习作素材雷同的现状,究其原因:学生脱离社会,脱离生活,脱离感情。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根据叶圣陶先生的教诲,根据我农村生活特色及以往的教训,我在习作教学研究过程中,要改变以往封

10、闭的课堂教学做法,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去欣赏大自然,去体验生活,参加实践活动,开拓农村小学生个性化习作教学的道路。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家乡美景,寻找习作素材。农村是广阔的天地,也是孩子们习作素材的宝库。因此,我重视启发、引导孩子们去拥抱大自然,去亲吻这青山绿水,去欣赏家乡的菜园、绿野、果林等。这样,大量的习作素材将会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和强烈的习作兴趣。春天,我带领孩子们出去仔细观察广阔的田野,领略美好春光;夏天,我带领孩子们去观赏校园、田野的美丽景观;秋天,我带领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硕果累累的果园、满地黄金的田野,感悟丰收的喜悦;冬天,我带领孩子们冲进大雪纷飞的雪野,欣赏“千山

11、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银白世界,这样不仅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情趣。其次走进体验田间生活,丰富习作素材。农村的孩子公园去得少,汽车乘得少,都市的繁华见得也不多,更不用说体验都市的生活了。反之,田园、菜园、果园,他们去得多,板车推得多,他们的父母乃至祖辈,都从事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活。因此,他们最熟悉的都是栽种、施肥、除草、松土、收获等农事。于是,我鼓励和引导孩子们利用放学后、星期天、节假日涉足田间,走进菜园,钻进大棚,用眼去看,用手去动,用嘴去问,用脑去想、去发现,在充实生活的同时,也使学生趣味盎然,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在习作课或语文课外活动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谈

12、从田间生活中获得的感观和感受。郭春辉有一篇习作:拔“灰条”,文中这样写道:“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认识了“灰条”的特点:远看“灰条”,比万寿菊苗略高;走到近处,拨开万寿菊,发现“灰条”的茎呈肉红色,而万寿菊的茎是绿色的;摸一摸,万寿菊的茎是光滑的,而“灰条”的茎是毛乎乎的。”拔“灰条”多有意思,简单的现象,深刻的道理,这是“我”的经验啊!许多同学由于亲身经历,亲手实践,写出了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社会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使学生活泼的个性得以发挥,又可以使孩子们在快乐中拓宽视野,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激发起爱家乡、爱科学、爱劳动的思想情感,为学生开创了动手动脑的新天地,培养了学生各方面

13、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耳闻目睹,亲身经历,对许多事物有了感性认识,成为了习作的典型题材,这就激发起了学生习作的兴趣、灵感和激情。(2)营造书香校园,促进积累运用。古人说得好:“博览群书,长袖善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知道,多读书,读好书,能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习作水平。为此,学校统一部署,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从而充实学生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积累运用。第一、激励广泛阅读,奖励故事明星。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

14、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上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活

15、动。一是在班内组织开展交流活动,介绍自己阅读的书刊内容和精彩部分;二是组织故事会,学生演讲故事,评故事明星。这两项活动既可以感染学生,吸引阅读,更重要的是通过介绍、演讲、反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习作打下良好基础,各组均评出不少故事明星。我班马凡同学刘演讲武松打虎,比划一招一式活灵活现。人物的形象、语言、心理活动和动作也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潜移默化地推动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第二、加强阅读指导,培养积累习惯在全班掀起一浪又一浪的读书高潮中,我发现,有许多同学偏面追求故事情节,对故事紧张有趣的书刊看得较多;另一方面忽略文章细节描写。为调正学生读书心态和阅读方法,我加强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老

16、师每周检查一次学生的阅读笔记,把记录中一些描写优美环境的语句和精彩故事的细节描写展示出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正确记载。通过交流读书方法,使学生懂得精读、精摘,中年级学生每人备有读书记载本,许多学生把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人物外貌描写分门别类作好记录,培养了学生积累的习惯,为写作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3)抓住契机,坚持练习首先结合文章构思,引导学生仿写构思简单的说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儿详写,哪儿略写教材中有些文章明显地体现了作者的构思和具体的写作方法,抓住这些文章的特点,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文章构思的指导。其次延伸课文内容,实现迁移练笔。人教版三年级教材中安排了很多小练笔,这些小练笔都是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这种形式的“小练笔”就是绝佳的习作训练途径。因为学生学了课文,有了依托,觉得有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