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聚集财力支撑跨越发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393951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好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聚集财力支撑跨越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管好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聚集财力支撑跨越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管好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聚集财力支撑跨越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管好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聚集财力支撑跨越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管好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聚集财力支撑跨越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好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聚集财力支撑跨越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好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聚集财力支撑跨越发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好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聚集财力支撑跨越发展赵茂安 陈泽全国有资产是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并能为国家提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资产、资金、资源,行政事业性资产、企业国有资产、资源性资产(含特许经营权),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国有资产管理是指对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各类资产的经营和使用,进行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具体地说,就是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进行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管好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聚集财力支撑跨越发展,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在确定“3年跻身全省

2、20强的目标”后,给财政部门明确的重大课题。对此,财政部门组建课题专班,查阅相关资料,搜集大量数据,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形成了初步思路。力争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每年新增1亿可用财力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增加金财担保公司资本,每年为企业新增1亿元贷款。1、 我市国有资产管理现状与存量评估管好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有一对翅膀,一只是管理,一只是盘活。管理,就是要将不同类别、不同形态的所有国有资产掌控在政府手中,从减少流失或避免投资损失方面增加效益,重在配置、购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处置环节。盘活,就是要让固定资产运营起来,让资产存量转化为企业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在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产的过程中越

3、滚越大。如果要实现在存量国有资产上新增1亿元可用财力的目标,“管好”与“盘活”这对翅膀必须振动起来。但我市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的现状却不尽人意。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政府掌控。2009年,我市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收“两证”、发“新证”,将资产所有权归位于政府、占有使用权归位于单位、管理权归位于财政,全市15亿资产尽在政府掌控之中。2010年,全市286家行政事业单位占用资产总额159052万元,比上年147298万元增加11754万元,增长7.98%;负债总额44360万元,比上年42969万元增加1391万元,上升32.37%;资产负债率为27.89%。国有资产净值114692万元,比上年1

4、04329万元增加10363万元,增长9.93%。全年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总额1250万元。其中:资产出租出借收入550万元,资产处置收入210万元,交通运输特许经营权收入100万元,白云边商标租赁收入100万元,广电等部门投资收益290万元。全年行政事业事单位公开交易公务用车27辆,中介评估价78.4万元,成交金额95.9万元,增值金额17.5元,增长率22.3%。 企业国有资产部门分散管理。我市国有企业资产在建国后几十年的投资经营过程中曾经达到了一定规模,至1996年推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全市企业国有资产总规模有3.5亿元(95年清产核资统计)。后经多轮国有企业“国退民进”改制改组后,企业从1

5、99家减少到2009年的50家,资产总额不到1.8亿元。50家国有企业只有25家还在经营,其余的25家都是改制未注销的“空壳”企业。企业国有资产净值究竟多少,没有一个可靠的数据来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企业法人出资制度不健全,企业监管权力分散,政府出资人权益难于享有。现有的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分散于行业部门,各行其政,各管一方,影响了企业国有资产营运效益。二是资产质量不高,运营效率不佳制约企业发展。现有25家企业总资产3.83亿元、总负债2.4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64%,所有者权益1.38亿元中,国有资产6500万元,仅占净资产的47%。2008年国有企业年实现利润-

6、1846万元,实现税收916万元。25家改制未注销的“空壳”企业资不抵债总额达6037万元,债务总额为10892万元。三是营运监管机制不完备,经营责任制度未落实,资产保值增值激励约束手段乏力。按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的要求实行的国有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度未落实,企业经营者的选任考核、目标制定、奖惩结账难以实现提高企业经营效能,激发经营者运营潜能的目的,企业经营效益与企业经营者利益不对等,难于调动企业经营者创业才能。四是改制企业处置不规范,国有资产权益被“隐消”。已改制的国有企业除依法破产和按规范程序转让国有资本的企业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或因银行债务、个股清退等难题至今未能依法注销或解散,企业保留“空壳

7、”应付,所余留的资债仍由其原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留守处”看管。这些企业剩余资产处置、出租和出借收入除少部分用于改制余留问题的处理,绝大部分被行业主管部门挤占、挪用和设立“留守处”人员开工资。有的则被改制后的民营企业无偿占用。资源性国有资产粗放式经营。我市“六山一水三分田”,资源性资产存量巨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这就是说,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只包括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这种产权不完整、产权主体单一、虚位、范围不明确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自然资源的资

8、本化进程。国家为建立与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相适应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相继出台了土地法、矿产资源法、国务院关于将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通知等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国土资源部出台实施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等法规,对自然资源开发及其产权的获得和流转等进行了规范。但从松滋的情况看,企业和个人获得自然资源产权,还是以政府无偿划拨或低价承包为主,加上对自然资源产权转让的监管不到位,导致了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巨大流失和自然资源开发效率的长期低下。特别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盐卤(钾盐、稀有金属)、铁矿、石灰石、重晶石等储量大,如果经专业机构鉴定

9、评估,价值无可计量;即使依照国家规定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最低标准收取,也是一笔可观的国有资产收益。特许经营权运行效益有待提高。政府特许经营权是指经特定程序而获得的对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权。特许经营权出让,是指政府将特许经营权在一定期限内授予经营者的行为。特许经营权转让,是指经营者在特许经营期内将特许经营权转让给其他经营者或投资者的行为。特许经营权的出让、经营和管理范围,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项目等。在这方面,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成都市人民政府特许经营权管理办法可

10、资借鉴。该办法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经营管理体系,从这个体系中,我们感觉到成都市政府通过出让、转让方式不但减轻了公益性项目建设与管护的政府财政支出负担,而且从中获取了一定的政府收益。其中包括城市道路(桥梁)建设与经营权,内河航运经营权、客运出租汽车运营权、公共汽车线路运营权、市域内公路客运线路运营权、公路(桥梁)建设与经营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权,管道燃气供应、加气站的经营权,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粪便(渣)、建筑垃圾和特种垃圾经营权,户外广告载体使用权,旅游资源经营权,城市公园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与经营权,城市道路、桥梁、隧道、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冠名权,货运汽车城市道路使用权,城市自来水生产和供应、污水处

11、理的经营权,依法需要实行政府特许经营的其他项目。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外,我市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总体上看来,由于多种原因,存在观念陈旧、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数据不实、存量不清等问题,要想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形成松滋跨越发展的支撑,必须以创新的理念、改革的魄力、企业家的精神重新设计国有资产运营制度体系。2、 以国有资产存量聚集财力的基本思路以国有资产存量聚政府之财,从理论上讲,是政府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从策划学的角度看,是一个化无形为有形、以空间换时间的转换过程。以国有资产存量聚政府之财,从法律的角度认知,是对公司法、担保法、土地管理法、企业国有资产法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的综合

12、运用;从体制改革的角度看,是以市场化手段为依托,建立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可持续循环发展模式的制度创新;从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角度看,是在地方财力不足条件下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的被迫选择。如果把“以国有资产存量聚政府之财”比喻为一座核电站的话,“三层构架”是外部构成,“一加N”模式是内部结构,“五个渠道”是原料来源的通道,“两个支点”是能量输出线路。“三层构架”理顺资产运营管理体制。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三层架构是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政府管理国有资产市场层面操作难题的现实要求。三级架构的第一层次是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由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代行日常管理职能),第二

13、层次是国有资产营运主体(实体为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第三层次是出资企业。三层架构各个层次的基本功能:第一层次处于国资管理的宏观层面,其基本功能应是“六个中心”,即国有资产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中心、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指导中心、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中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评价考核中心、国有企业监事会管理中心、国有资产管理政策研究中心;第二层次处于资本经营层面,其基本功能应是“四个平台”,即培育主业的投资平台、不良资产的处置平台、剥离债务的托管平台、国有股权的经营平台;第三层次处于商品经营层面,其基本功能应是“三个主体”,即依托国有资产生产产品(服务)的主体、依托产品(服务)进行垄断经营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依

14、靠经营实现并上缴国有资产收益的主体。各个层次的功能定位明确,有利于避免各自的缺位、越位和错位。“一加N”模式构筑资本运营合法平台。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央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迅速膨胀。据审计署2011年第135号审计结果公告,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109.51亿元,占62.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23369.74亿元,占21.80%;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16695.66亿元,占15.58%。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尚未支出仍以货币形态存在的有11044.47亿元,

15、占10.31%;已支出96130.44亿元,占89.69%。已支出的债务资金中,用于市政建设、交通运输、土地收储整理、科教文卫及保障性住房、农林水利建设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支出占86.54%。在此背景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整合并规范融资平台公司的措施,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行为。因此,单纯以政府财政担保,以投资公司向银行借贷筹集资金的做法已成死胡同。要想将政府资产、资源变现,必须借鉴“重庆八大投”的成功运作模式。至2010年底,“重庆八大投”资产总额已由成立之初的230亿元发展到4400亿元;尽管负责率达到62%,但净资产依然高达1672亿元。其运作模式受到世界银行的充分肯定,并在近期地方

16、政府投融平台的整顿规范中顺利过关。专家认为,“重庆八大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一加N”模式,在于它以市场化方式规范公司运营,以赢利投入公益建设(而非以借贷融资投入项目建设),支撑重庆发展。“一”即一个支撑重庆渝富。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国有独资综合性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于2004年3月18日正式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9亿元,由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资产收购、资产处置、土地储备、土地整治及相关产业投资、投资咨询、财务顾问、企业重组兼并顾问及代理、企业和资产托管等。“N”即重庆八大投地产、城投、开投、高发司、交旅、水务、水投与建(能)投,八大投分别在八大领域承担政府规划的发展项目。重庆市政府、渝富与八大投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重庆市政府地产城投开投建投水投水务交旅高发司渝富根据我市实际,按“一加N”模式,当由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统一经营全市国有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