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成长导师制工作方案(详尽、实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39257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3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成长导师制工作方案(详尽、实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学成长导师制工作方案(详尽、实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学成长导师制工作方案(详尽、实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学成长导师制工作方案(详尽、实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学成长导师制工作方案(详尽、实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成长导师制工作方案(详尽、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成长导师制工作方案(详尽、实用).(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生成长档案袋学生 班级: 高一( )班 高二( )班 高三( )班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要求,依据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办学目标,为满足浙江省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适应新时期学生选择性发展的强烈需求,为每一个学生成为富有个性、多元发展的主体,使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明确的、相对固定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成长中的个体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长、短期学习目标和人生规划,促进学生成长为现代公民。(二)工作目标1、通过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长导师,推动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和谐发展2、通过每一名老师都拥有受导学生,打造

2、全员育人校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3、建立新型教学人际关系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主优势,推动特色化、优质化发展,达到教育的全面提升。(三)组织机构学校成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员导师制工作的领导、实施、评估工作。德育教务两处和年级组长、班主任具体负责学校、年级、班级三层面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的具体工作,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人。 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组织机构:组 长:邵迎春副组长:钱洲军、童跃琴、周永焕、曹 斌组 员:钱 军、叶 炯、施大庆、虞 君、张晓芳、王洪见、马军超、胡智星、谢铁军、虞晓淑、王高伟、李晓芳、张延斌、沈盈盈下设办公室:叶 炯(主任)、张晓芳(副主任)、

3、马军超(副主任)(四)工作流程成长导师制,在试行基础上,吸取经验教训,继续探索导师团队的建设,逐步推进导师组工作,以确保导师工作的实际效果。具体按下列工作流程进行: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流程步骤工作内容及要求负责人时间1教务处根据本学期任课情况,结合体育组、音乐美术组、劳技、计算机、学科竞赛班等老师的实际工作情况,确定各班的导师组名单。教务处9月中旬2教师大会,落实启动事宜德育处10月中旬3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在学生中做好宣传工作,将班级导师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初选自己心目中的导师【1】班主任10月中旬4各班召开导师组会议,班主任任导师组组长,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选择情况,结合导师意见,确定导师与受

4、导学生名单,制定本学期导师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完成学生成长导师制班级导师明细表和导师工作学期计划表,上交给年级组和德育处。班主任10月中旬5由班主任主持,召开导师聘用仪式,公布师生结对名单,发放导师聘书,完成班级导师组建设工作。班主任与各导师10月下旬6开始具体实施导师工作。【2】(1)学生成长档案袋由导师按计划布置给学生,学生完成后自行缴至导师处,由导师保管。(2)导师应及时联系受导学生及其家长,告之联系方式,完成导师工作手册。(3)导师可根据班主任建议和学生基本情况,确定主要受导学生。导师组应共同完成主要受导学生的成长档案。(4)导师应多与受导学生沟通交流,将导师工作落到实处。各导师持续进行

5、7(1)学年结束,导师应将学生成长档案袋交至班主任处,由班主任保管。(2)班主任收齐导师工作手册后,统一缴至德育处。(3)对导师的考核评定。德育处、教务、年级学年结束说明:【1】由学校根据任课教师情况确定班级导师组名单,学生从导师组中选择自己的导师,班主任是班级导师组组长,是导师制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导师组成员要为班主任负责。原则上全体任课教师都应担任学生的导师工作,并在学校的指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班主任应让学生充分了解“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含义、原则和目的,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老师。【2】具体工作包括:(1)学生成长档案袋建设:完成进度表认定、学生成绩登记表填写、综合素质发展与参与活动纪实黏

6、贴。注:综合素质发展与参与活动纪实由班主任统一布置素质发展记录表,待班主任完成相关工作后(输入学籍系统),交给导师,黏贴入册。(2)完成导师工作手册:导师工作基本统计信息填写、导师工作进度表填写、受导学生名录填写、导师工作记录表填写。另外,导师可将导师组活动(会议)记录、学生约谈记录、家校联系记录、学生集体活动记录、学生特殊事件记录、导师工作意见和建议等填写在相应地方,详见导师工作手册目录。在导师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导师组应发挥团队的力量,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导师工作。(五)导师的基本职责导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与受导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指导,起到“思想上引导、

7、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等作用。(1)思想上引导:主要是通过导师个别引导,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增强学生自尊、自主、自强意识,提高学生管理自己的能力。导师首先要关注受导学生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情况,利用换位思考、平等接触、尊重关注、正面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接纳自己的现实情况,对受导学生生存的不良习惯进行诊断分析,并施以纠正。引导受导学生确立志向,向优秀看齐,提高学生的品格与素养。(2)学业上辅导:主要是通过导师个别辅导,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优劣势项目,客观分析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自我识别学习风格,对不同风格的受导学生实施匹配策略,进行多重辅导方

8、式,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受导学生排除不良学习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意志品质,使学生高质量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开展选课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不同课程,逐步了解不同的专业方向,逐步清晰了解自身的职业需求和优势,初步设立人生生涯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指导和修正。(3)心理上疏导:主要是利用导师的人生经验和专业心理素养,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和各方面蓬勃向上的愿望。疏导的核心是沟通、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是每个成功疏导者的最主要诀窍。导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创设宽松的心里环境、鼓

9、励受导学生自我表露,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力,指导受导学生学会与人正常交往。(4)生活上指导:主要是导师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导师通过校园生活指导、社会生活指导、家庭生活指导等指导受导学生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和合理消费,帮助受导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生活作息制度,指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六)工作制度拟采用以下几项

10、工作制度,以便于导师开展工作1、档案袋建设制度。导师必须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特长、家庭背景等情况,指导每位受导学生建立档案袋,追踪受导学生高中阶段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等。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各种事件的记录单,各种资料复印件等。导师根据被导对象的不同,分别从学业成绩及原因、品德行为缺陷及原因、兴趣爱好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制订发展措施,不断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记录各种表现细节。导师还必须对指导过程进行记录,对是否解决问题进行反思,以便于学生指导工作的延续。2、师

11、生交流制度。这一制度强调导师与受导学生的互动交流,要求导师要保持与学生的经常接触,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受导学生进行谈心交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导师可要求受导学生每月一次以成长汇报的形式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导师每周与学生谈话1人次以上,每学期至少对所导学生单独谈话2次以上,对学生成长进行指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困惑,也可以及时向导师请教或寻求帮助。导师在确立受导关系、学生选课前、学生阶段性考试前后、学生发生突发事件时必须与受导学生面对面交流一次,以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导师要避免形式化的教育,必须要建立平等、信任、共情、友好的师生关

12、系,走入学生内心,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发展,对学生的问题采取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引导方法,不得采用挖苦、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导师在学期开始时,要择机要帮助学生安排适合于自身特点、能力、素质和成长目标的学习计划的制订,指导学生的课程选择、时间安排、经典阅读、社会交往等具体问题。3、家校联系制度。导师应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每学期至少一次电话联络或约谈,并及时利用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有机会可开展家访活动。学校组织年级家长会时,除了学校安排的讲座和以行政班为单位的家长会外,导师还可以组织受导学生家长召开小型家长会。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

13、括家庭的结构,密切与家长联系,整合学校和家庭的力量共同教育学生,并把有关过程记录在成长档案袋中。导师与家长的联系过程中,要严守师德规范,维护教师和学校形象。4、突发事件介入制度。导师作为受导学生在的成长指导首席,对于学生涉及的突发事件,了解情况后请及时主动参与处理受导学生,与班主任一起,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5、个案研究与会诊制度。导师组组长应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必要时组织召开导师专题会议,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针对存在情况,研究对策,提出解决办法。学校每半学期组织一次全体导师例会,交流经验,反思问题。(七)受导学生义务(1)尊敬导师,在约见的时间应当按时到位,实事求是

14、反映问题,坦诚地与导师交流,制定成长计划,完成导师布置的成长作业。(2)如实书写阶段成长总结,提供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纪实素材。(3)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在导师帮助下学会管理自己,规划学习生涯。(4)如实评价导师的工作。 导师工作说明(一)主要工作内容(1)配合导师组组长(班主任),制定导师组工作计划。(2)按计划向学生布置导师作业(学生成长档案袋),完成进度表认定、学生成绩登记表填写、辅导学考及选考计划表、综合素质发展与参与活动纪实黏贴。(3)导师必须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特长、家庭教育环境等情况,经常与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

15、,完成导师工作手册,为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方面的困难提供可靠的依据。导师工作手册具体完成内容包括:导师工作基本统计信息填写、导师工作进度表填写、受导学生名录填写、导师工作记录表填写。另外,导师可将导师组活动(会议)记录、学生约谈记录、家校联系记录、学生集体活动记录、学生特殊事件记录、导师工作意见和建议填至相应位置。(4)导师应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构筑家校联系平台。(5)导师可适时组织所有受导学生集体辅导活动,增强师生交流。(6)在导师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导师组应发挥团队的力量,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二)工作要求(1)导师与每位所导学生每学期单独交流2次以上,可将交流记录记载在导师工作手册中。要避免形式化的教育,努力建立平等、信任、共情、友好的师生关系,走入学生内心,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发展,对学生的问题采取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引导方法,严禁采用挖苦、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2)导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