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免疫组化封闭液原理的讨论.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338031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免疫组化封闭液原理的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免疫组化封闭液原理的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免疫组化封闭液原理的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免疫组化封闭液原理的讨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免疫组化封闭液原理的讨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免疫组化封闭液原理的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免疫组化封闭液原理的讨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可以理解为NC膜或者PVDF膜上有很多洞洞,通过电转,胶上的蛋白被转移到了膜上,塞进了很多洞洞里面,但是你也知道,蛋白并不是连续的,有很多空隙,而且比如说样品孔之间也有空隙,这些洞洞并没有填进东西,而抗体也是蛋白,也会被吸附在空的洞里,这样,就会有很多非特异性的信号,但如果用富含蛋白的封闭液与膜作用,那所有的空洞都会被BSA或者酪蛋白填满,这样,抗体蛋白就不会被非特异性的吸附到膜上,而只会跟特异性蛋白结合,封闭的原理,但个人认为并不全面,如果封闭仅仅是填补空隙的话,那封闭仅仅是起到降低背景的作用。如果是这样的话杂带的问题怎么解释呢?还有免疫组化的封闭是怎么个原理呢? 个人觉得从抗原决定簇的角

2、度来说可能会更好一点。抗体是识别抗原决定簇,然后与之结合,奶粉和BSA起封闭作用主要是通过蛋白起作用的,就是能够非特异性地将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结合,这样特异性的抗体就不会跟这些非特异性的抗原决定簇结合,这样背景就会降低。 可能有人会问,那目的蛋白为什么不能被封闭掉? 因为抗体跟目的蛋白的结合是非常特异的,结合能力很强,封闭之后依然能够结合。当然如果封闭是太长,也能影响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导致最后显影信号变弱,这就是有时候封闭时间长了信号变弱的原因。同样,通过延长封闭时间来去除非特性条带以及免疫组化中延长封闭时间降低背景都是这么个原理。,skykiller认为,封闭时的封闭蛋白不仅是吸附到膜上的空白

3、位置(此点与zzz198506相同),而且还会和膜上已有的蛋白(目标蛋白和杂蛋白)产生竞争性的洗脱作用,而不是和膜上的蛋白产生结合作用。即不是用封闭液封闭杂蛋白的非特异性的抗原决定簇(用抗原决定簇这个词不是很妥当,但好理解一些),而是将杂蛋白从膜上部分洗脱下来,从而减轻了非特异性的条带信号。这种洗脱也会对目标蛋白产生作用,同样减轻其条带信号。 zzz198506的这句话:“当然如果封闭是太长,也能影响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导致最后显影信号变弱,这就是有时候封闭时间长了信号变弱的原因”不能用结合来解释,但用洗脱就比较好理解。抗体与目标抗原的亲和结合常数远远高于这个zzz198506战友假说的非特异性

4、结合,即使封闭液中的蛋白可能有与目标蛋白的非特异性结合,在抗体孵育过程中也会完全被替代,而不会影响到最后的显影信号。 用吸附-洗脱假说来看封闭的操作,就能明白为什么封闭液的组成、浓度、时间等等要素的对WB的影响。封闭液中要有可以和膜产生非特异性吸附的分子量适中的蛋白,太大了可能对邻近的目标蛋白产生位置阻碍,太小了容易从膜上的孔洞里脱落。封闭液的pH,盐,表面活性剂等一方面影响封闭液中的蛋白与膜的结合吸附,另一方面还会对膜上的已有的蛋白产生不同洗脱作用,这也是WB中选用不同封闭液的原因,即为了尽可能多的洗脱杂蛋白,尽量减少对目标蛋白的洗脱作用。封闭液的浓度越高,封闭时间越长,对膜上孔洞的覆盖越好

5、,由于竞争性的作用,对杂蛋白的洗脱也越好,但对目标蛋白的洗脱也越强。也就是说在相同曝光条件下背景更干净,杂带更淡,但目标条带也更淡。,楼上说的都很精彩,借你们的文字和理论,我也自己总结一下,对错与否,恳请赐教。 1、转膜后蛋白以机械填补(堆积)和吸附的方式结合于膜上,这种结合是很牢固的。 2、封闭液中的蛋白可以与膜上的空白位置结合,同样以机械填补(堆积)和吸附覆盖的方式结合在膜上,因为有“填补”和“覆盖”蛋白结合位点以避免一抗的非特异结合,所以有“封闭”的说法。同样这两种作用使封闭液中的蛋白能够很牢固的结合在空白位置上。 3、同时,封闭液中的蛋白与膜上的蛋白(抗原决定簇)进行非特异性结合,说明

6、与目的蛋白也是有结合的。但这种结合强度不强,起码比1或2的结合方式要弱得多。 4、不排除“封闭液中的蛋白与膜上的蛋白存在一种竞争性洗脱作用,无选择性”。但应该说这种竞争是很微弱的,因为原来在膜上的蛋白和膜结合得很牢固,这种洗脱作用不至于对膜上蛋白的数量造成实质性影响。 5、一抗和目的蛋白的结合是特异性结合,这种结合力比较强。 6、结合能力比较:1253 7、理由: a、抗体洗脱液可以洗脱抗体,却不能洗脱膜上的蛋白,故25。(另外,洗涤剂如免疫组化的PBS或wetern的TBST无法洗脱2和5、3这三种结合,只是洗去未结合一抗。因为在加二抗前有洗涤,如果能洗脱的话,二抗就会取代被洗掉的蛋白而与膜

7、或其他蛋白产生非特异结合。所以,在封闭后也可洗涤也可不洗涤,但不洗会保险一点,因为在都封闭的情况下,一抗终究会取代封闭液中的蛋白。) b、1和2有着相同的结合方式,但1的机械填补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完成的,综合起来认为12。 c、一抗和目的蛋白的结合是特异性的,这种结合在封闭后进行就存在这一抗和封闭液中蛋白对目的蛋白的竞争,但这种竞争很不平衡,因为特异性结合比非特异性结合牢固得多(53),也就是说一抗最终肯定取代封闭液中的蛋白结合在目的蛋白上;但毕竟是存在着竞争,所以一抗的取代不是完全绝对的,还受封闭液的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封闭液的不同会影响一抗和目的蛋白的结合率,也就解释了封闭时间长短,浓度

8、会影响目的条带的现象。虽然这种影响很微弱。 8、最后,结合的强弱都是相对的,非特异条带的出现首要考虑一抗的特异性,其他只是辅助因素,只有衡量利弊,才能有合适的实验方案。,展开引用 leeo2636 wrote: supermaltose说的形象,让人一目了然。但个人认为并不全面,如果封闭仅仅是填补空隙的话,那封闭仅仅是起到降低背景的作用。如果是这样的话杂带的问题怎么解释呢?还有免疫组化的封闭是怎么个原理呢?个人觉得从抗原决定簇的角度来说可能会更好一点。抗体是识别抗原决定簇,然后与之结合,奶粉和BSA起封闭作用主要是通过蛋白起作用的,就是能够非特异性地将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结合,这样特异性的抗体就不

9、会跟这些非特异性的抗原决定簇结合,这样背景就会降低。可能有人会问,那目的蛋白为什么不能被封闭掉?因为抗体跟目的蛋白的结合是非常特异的,结合能力很强,封闭之后依然能够结合。当然如果封闭是太长,也能影响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导致最后显影信号变弱,这就是有时候封闭时间长了信号变弱的原因。同样,通过延长封闭时间来去除非特性条带以及免疫组化中延长封闭时间降低背景都是这么个原理。 个人拙见,不知道说没说清楚,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我有个疑问,既然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其与目的蛋白的结合是非常特异且结合能力很强,其辨识目的蛋白的能力应该很强,那特异性的抗体怎么会与非特异性的抗原决定簇结合? 这里有2种情况 1,Ig

10、G本身也是一种蛋白质,是蛋白质就有疏水作用或者亲水基团,这样和别的物质就会发生一定牢固程度的结合,当然这种结合总是强不过特意性的“抗原-抗体”结合。 2,相似表位的问题(半特异结合),一个表位一般是有4-6个氨基酸组成的,一个抗原或者说一个蛋白质本身可以组合出很多种表位(包括线形和空间两种表位)。当你的抗体的特异性不是非常好(识别的表位属于一些类似蛋白的同源性或者保守区),或者一些蛋白有3-4个氨基酸序列和你抗体所识别的表位序列相似时(转膜的蛋白种类越多,发生这种“撞衫“情况的几率也越高),抗体也是有一定的亲和性。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一个抗体表位特异性的时候了,高质量的单抗,这方面应该是尽量避免发

11、生的,所以做QC的时候需要用全细胞裂解液作为转膜的蛋白,来测试细胞中是否有杂蛋白能“非特异”或者“半特异”结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一面墙,墙上布满胶水,胶水很黏。 有一个人,开着一辆车,从垃圾回收站把一堆废铜烂铁拉到墙边,并粘在上边。 有一群孩子很顽皮,把好多的破烂东西往墙上粘,有塑料、木头,甚至少量铁屑,最后都粘满了。 车主想看看自己捡到的东西里有多少铁。 他用水龙头往下冲,结果只冲下少量泥土。 他想了个好办法,将一些彩色的磁石粉撒到了墙上,然后又用水冲 他看到了那些彩色的东西在一个地方闪闪发光,很特异 首先,nc膜靠疏水性结合蛋白,力量大;pvdf膜也靠疏水性但它还带正电荷,所以和带

12、sds的蛋白正好结合,力量更大。大家所说的堵上窟窿虽然很形象,但是实质上不是靠窟窿,而是靠蛋白与膜的结合力,电转只是将蛋白送过去,是一辆车,而不是把蛋白订到膜上的锤子。 所以无论是电转上去的蛋白条带,还是滴加上去的封闭液,作用力相差不大,封闭后的结果就是膜上布满蛋白!而且结合力都很强! 有少量的封闭剂会和我们的目的蛋白发生一些作用力,有可能堵住抗原决定簇,但这种力量很小,所以我们用低浓度tween20去洗,其实tween洗的就是他们!如果你用tween80去洗,结果几乎就是一张新膜 一抗也是蛋白,但来晚了,膜上没有位子了,只有一些蛋白上有它的抗原决定簇可以结合,所以它就被特异了!一些不太合适的

13、决定簇也可能被结合,但又可以用tween20了 就这样,一抗特异了,在不断的思考过程当中,觉得无论 封闭(膜与封闭蛋白或非蛋白)、 特异性的抗体结合(抗原抗体,一抗二抗)、 非特异性的蛋白相互作用(杂带与封闭蛋白,杂带与一抗二抗,封闭蛋白与一抗二抗)、 洗脱液中各种成分的作用(如Tween) 都可以用化学反应中的动态平衡来比喻。 影响WB结果的就是这些反应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参与反应的物质,以及化学动力学中达到反应平衡所需的反应时间。平衡常数决定了这些相互作用的强度,而动力学决定了能否到达平衡的时间作用。 从理论上来讲,WB体系中的吸附和洗脱都是存在的,无非就是参与反应的强弱而已。可能平衡常数和动力学决定了某些反应在实践中难以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